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影视

【大明王朝1566】:明明已经刀架脖子了,严党为什么还在贪?

2024-02-07影视

在【大明王朝1566】中,鄢懋卿巡盐是严党倒台的标志性事件。

在巡盐之前,改稻为桑已经失败、郑何身陷贪墨大案,连严阁老的首辅之位都摇摇欲坠,形势异常严峻,严党生死未卜。

改稻为桑濒临破产,严嵩只好打出了最后的底牌——江淮巡盐。

毕竟,官场之斗、权谋之争,斗来斗去逃不过一个钱字。只要严党能够为朱道长开源节流,像魔术师一样凭空变出真金白银,就谁也倒不了他们。

鄢懋卿巡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作为改稻为桑的平替,江淮巡盐周期短、见效快、收益高,是个零风险、高回报的项目。

既然五十万匹的出口订单无法完成,那么鄢懋卿巡盐、来一波快钱着实是个不错的建议。

吊诡的是,形势已经恶化到了这样的田地,严世蕃、鄢懋卿们依然上下其手、大肆揩油。最终,巡盐没有拯救严党,反倒为严家父子的覆灭按下了加速键。

明明已经刀架脖子上了,严世蕃、鄢懋卿为什么还要像只进不出的貔貅一样,舍不得吐出嘴中的肉呢?

答案藏在一处细节里。

在剧中,鄢懋卿巡盐的提议最早出现在第29集中。当时,郑泌昌、何茂才的供词到了北京,嘉靖帝对严党失望之极。他虽然一直默许着严党的贪腐,但是郑何两人的行为还是令人触目惊心。

在这场御前会议上,严党输得彻头彻尾。为了巩固地位、找回场子,严嵩在会后向嘉靖奏请了两件事: 一是鄢懋卿南下巡盐;二是抓捕通倭刁民齐大柱。

这两件事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其内在的逻辑。我曾在【堂堂首辅严嵩,为什么偏偏和齐大柱过不去?】一文中说过,严嵩之所以煞费苦心地要抓齐大柱,目的不仅在于找回丢失的面子,更是为了测试嘉靖帝的态度。

以往的嘉靖,对严阁老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所以,严嵩父子才敢一手遮天、为所欲为。

如今,时代变了,严阁老化身为泥菩萨,自身尚且难保,更别说把持政局。因此,在缺失的安全感的驱使下,严阁老这才抛出齐大柱这个诱饵,借机试探嘉靖帝的态度。

嘉靖给的答案很是简单—— 准奏 。千万不要小看这两个字,对于严嵩而言,这是定心丸、是保命符,是一切行动的指明灯、是未来党争的杀手锏。

正是有了这个前提,鄢懋卿巡盐后的一连串迷惑行为才能合理解释。

鄢懋卿南下巡盐,一共收缴了五百三十万两的税银。在这笔税款还没有入京之前,严党已经给出了分配方案: 国库二百三十万两,严家及鄢懋卿二百万两,嘉靖一百万两。

这方案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简直是公平公正的模范。但是,嘉靖却出离地愤怒了。明明是我的银子,还要看你们的脸色,这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这剧情颠倒、角色互换的故事,一度让嘉靖怀疑了人生——谁是主子谁是狗?严党自己抓了西瓜,却回头只甩给嘉靖一粒芝麻,强烈的反差让人无法接受。

嘉靖曾说过,「 一两银子,十二钱归国库,四钱归他们,朕认了,十钱归国库,六钱归他们,朕也认了,要是他们还想再多捞……

人人的心里都横着一笔账,严党收入不能超过四成是嘉靖心里划定的红线。如今,鄢懋卿巡盐归来,严党入账二百多万两,上交国库二百三十万两,这1:1的分配难怪皇帝不答应,当场痛骂鄢懋卿冒青烟。

不过,站在严世蕃、鄢懋卿的角度,所有的故事都会豁然开朗。

严阁老已经借着齐大柱通倭事件试探了嘉靖的态度。测试结果显示,皇帝一如既往地信任阁老,严家的首辅地位依然稳如死狗。

于是,在大厦将倾、严党覆灭的前夜,你看到了这样的严世蕃——该吃吃、该喝喝、该贪贪,郑何那点小事别往心里搁。

倒严的力量在暗中集聚,但严党对此却一无所知。嘉靖帝苦心营造的假象,还是骗过了严世蕃们。

在鄢懋卿巡盐过后,嘉靖帝已经下定了倒严的决心。但是,为了稳住严党、出其不意,他依然选择苟的策略。

帝王心,海底针。嘉靖的心里暗藏着小宇宙,严嵩也不会轻易相信就这样软着陆。

于是,严阁老再一次对嘉靖进行了心理测试。

有了之前的成功经验,严阁老这次简直是驾轻就熟。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严嵩再次奏请将齐大柱正法。

为了稳住严党,嘉靖再次选择了虚与委蛇,他痛快地答应了严嵩的请求。

这一次,严嵩又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只是,严阁老拆开皇帝给的礼盒,才发现其中暗藏着炸弹。严世蕃们对形势出现了误判,只能接受这样的结局。

严党,成于贪,毁于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