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影视

张钧甯化身黑暗使者为女复仇,【默杀】豆瓣评分8.0,到底凭啥?

2024-07-04影视

【默杀】来了,比预期的时间晚了整整一年。然而,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终究是好的。

首映日是暑期档的第3天,票房就突破 4300 万。看过的观众,都给出了超过 80 分的好评。

校园霸凌是「最时髦」的话题,也是「最沉重」的话题。时髦,是新闻里不断出现被虐待致死的孩子,还有被拆散的家庭。

沉重,无论是学生和家长,包括学校都在反思自己,但是受害者的命运和人生没有办法逆转。

所以,当我们看电影【默杀】时,除了对一再反转和烧脑的剧情感到惊叹时,更会感慨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里会怎么样?

除了后怕外,我们还要反思。

如果我们和孩子都不畏惧,不躲闪,是不是校园霸凌事件会越来越少?

因为沉默,所以受害者会越来越多,施害者会越来越肆无忌惮。

电影【默杀】讲述了一个校园霸凌引发的一系列罪恶事件。但是,被害者的反杀却不仅仅是施暴者,还有所有看到却没有发声,保持沉默的人。

其实,家庭与学校都是孩子施暴,或者被害后保持沉默的根源。就像电影中的李涵,张钧甯饰演的母亲,表面隐忍和无奈,其实骨子里却是隐藏着极度的暴力倾向。

她看到女儿被同学欺负和虐待,也只是默默剪掉女儿被粘住的头发。还有,她只会躲在女儿怀里哭泣。

作为母亲,她有帮助女儿反抗校园霸凌的机会,也有逃出魔鬼之手的机会。但是,她选择了沉默,也等于帮助女儿放弃了逃生的机会。

【默杀】的结局很惨,因为所有人都不该死,所有施暴者和沉默者都是冤魂。可是,自从第一个受害者出现开始,连环杀人和复仇的脚步就无法停止。

有时,复仇也是执念,也是黑暗的源头,就像那个举起斧头的父亲。

看了这部电影,我们可能会想起那句古话,「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这里的「我」至死可能都没有明白,自己到底为何而死。而就算他们知道了,上天也没有给他们悔过的机会。

今年春节档时,张艺谋的【第二十条】涉及到了校园霸凌,也给出了正确处理问题的「教科书式」答案。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这还是过度理想化的结局。有多少受害孩子会不沉默,多少旁观者会选择不逃避?

还有多少为人父母会关心孩子在学校受到的委屈,鼓励孩子站出来反抗,维护正义,保护自己和他人?

有时,人世间的冷漠更可怕,因为那个自私和贪念的黑洞,会越来越深,越来越黑暗。

终究会有一天,洞口围观的人,会被黑暗反噬。

用导演柯汶利的话来说:「我觉得凶手当然可恶、残忍,但是我觉得,真正的元凶是沉默的这一群人,集体的沉默是会杀人的。」

当年,他看过一篇报道。一个女孩被杀在自家的楼栋里,很多邻居都听到了女孩的求救声,却没有人出手相救。就算女孩母亲挨家挨户询问时,依旧没有人说出当天的实情。

柯导看到这个报道也沉默了,只不过他沉默的方式是用自己的电影来唤醒那些沉默的人。

十几年前就有的构思和剧本,迟迟未能搬上大银幕。直到他靠着【误杀】和【唐人街探案】等一系列电影,为自己赢得了荣誉和机会。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部具有黑暗力量的电影。但是黑暗之上,就是光明与希望。

我们都有凝渊之眸,只有透过黑暗,才能看清这个世界。才能拯救自己和受到伤害的孩子。

沉默就是黑暗之手,是你,是我,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