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影视

男十八号之死,让【庆余年2】悲情再封神

2024-05-25影视

【庆余年2】第15集中,御史赖名成下线,又一段很有力量的悲情高光戏份。

这大概是第9集范闲唤醒邓子越之后,又一直击人心的重锤。

你看,若说戏份说番位,饰演赖名成的毕彦君,戏份很少、四舍五入恐怕连「男十八号」都未必算得上。

但这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赖名成被廷杖、而范闲监刑」、戏很动人。

来,展开说说。

一,将他理想碾作尘、再逼他和泪含血吞

都说诸多朝代是「儒表法里」,而庆帝连「儒表」那点皮面也不装了,满手血满身威满面「天威难测,圣心如渊」,玩的完全是「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那一套;他当然不是真搞法制,而是权谋制衡:都跪好了、当战战兢兢彼此牵制的人形玩偶。

范闲终于在陈萍萍提示下接旨,跪下时应声响起雷鸣,范闲悲肃的无声和炸雷的轰鸣,炸起一段大悲血雨。

这一段里宫殿建筑、乃至雨水雨伞,虽则无言、但也都是表达的有机部分、共同构成了喋血悲凉画卷。

先说 宫殿,君权牢笼的具象化、无声巨兽的压迫感。

范闲疯狂跑向行刑处,平常上朝时热热闹闹的回廊、如今寂寂杳杳,偌大一个宫殿、只余三三两两小太监。阴雨绵绵、长空黯黯,巍峨宫殿的庄严、对比范闲的慌乱疾驰, 像山岳般沉默的巨兽,吞噬范闲的血肉

范闲问「赖名成在何处廷杖」,雨中雕栏画栋皆无言、深宫寂寂全无声,唯有一只鸟儿微微探头。你看,飞檐画阁森冷、像一层层牢笼,锁大庆满朝文武无人敢直言, 锁孤臣喋血、锁少年白头。

锁他热血从头被浇冷,锁他诤友笑谈变死别

从疾驰飞奔慌乱找人,到广场上孤零零一人的无助,再到宫门行刑处,这一段剪辑进的不同镜头,有对准慌乱脚步的特写,也有固定机位远景「空荡荡广场上只他一人」,也有跟随他背影略带摇晃感的处理,能明显看出跟着故事跟着情绪的有机丝滑。

范闲终于找到行刑处,窄窄一道宫门、高高四面屏障,四处满溢着压抑感。

风雨如晦、忠臣枉死。

再说伞。

伞是物理的实际的伞,也是心理的象征的伞

范闲希望是赖名成的伞, 敬他孤直、尊他清正,喜他耿介、仰他磊落 ,表面上是参和被参、骂狗和被骂狗的关系,实际上是心无灵犀但大道相同的 诤友

赖名成表面上是个颇为迂腐的「傻读书人」,实际上某个部分和范闲一样,诉求是「绝对权力的去绝对化」,是「对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帝制皇权的监督」。

范闲推开侯公公递来的伞,赖名成惨被廷杖、生死一线:我有什么脸有什么心情顾着打伞?

而赖名成死后范闲又捡起地下的伞、遮住赖名成遗体,此时是「除了为他撑一把伞还能做什么」。

范闲走向赖名成,镜头是 俯拍机位 ,人像一个小竖点一样错落烟雨中,而雨水有短剑有匕首一般的有形感,有一种「小小玩偶被无形之手操控」的碾压式的纵深。

范闲为赖御史撑伞之后,镜头缓缓拉远,苍凉凄恻;此后的转场,从行刑场景到马车,是雷声轰鸣和车轱辘声轰隆的「同声」联结,也是范闲内心山崩地裂的情绪外化。

血肉模糊的何止是赖御史的肉身啊,那也是 范闲被侮辱被损害的人间理想

庆帝 毁他锦绣清平梦,击他至寸寸玉碎,将他千般理想万般愿景都碾作尘,再逼他和泪含血吞。

此前「家宴」上庆帝为范若若指婚,如今庆帝命他为赖御史监刑, 君威压四海 ,范闲一碎再碎一恸再恸。

长门长、深宫深,岁月寒、衣裳薄 ,范闲这条路、风霜刀剑严相逼、步步血泪时时杀机。

但正因如此才格外动人不是吗?

一曲喋血长歌,泪尽了还啼血,正是因为一再被碾碎、才 更坚定更九死不悔

可怜可恨,那庆帝 不问苍生问神殿

可悲可敬,那 忧国忧民老臣心 ,以身殉理、以死相谏。

你看,范闲已经不是最初的范闲,他背着老金父女未完的朴素人生、未尽的血海深仇,背着赖御史未毕的清正谏言、未圆的理想大梦;

逝者已矣,当他们随春风春雨再归来,愿范闲和伙伴们、已让庆国人间更值得。

二,书房众生相

赖御史一参再参再再参,这一段书房众生相特别有意思。

辛其物是喜剧化的丑角,低阶变色龙,上赶着拍马屁总是拍不对地方。

林相、陈萍萍乃至户部尚书范建,某种意义上都是能先一步明白帝王心的老(权)臣,只是他们「置身事内」的程度又很不同。

庆帝问如何处置,范建范闲父子力保赖老头,只是儿子说赖御史有功,而父亲更懂得将画风转向「陛下宽宏大量」。

秦业说降官,而林相说「赖名成罪无可恕,可是陛下仁德天下皆知」,给罪名定性「忤逆陛下」,强调陛下「仁」、更强调「全凭圣恩」「陛下圣裁」。

你看,只有范闲一个人真正讲对错。

林相也好陈萍萍也罢,都很早就明白庆帝杀心已起、而范闲不明白。

范闲不明白和辛其物抱大腿抱不对节奏不同,他不是看不破、而是依旧怀抱一种过于理想化的天真。

庆帝说「要赏」之时,范闲高高兴兴以为真要赏赖名成;赖名成的赏赐忽然就变成了死罪,范闲措手不及惊愕万分,你看,他一度真心以为庆帝会更好世界会更好。

两位皇子,从一路表情复杂看赖御史「杀疯了」,到太子掐大腿嚎哭、和辛其同流合「丑」;都是野心家都疯癫,但对诸多细节的态度都很不同。

赖御史每个阶段抛出不同的雷,一众人等或早或晚或悲或惊的反应,已知未知的时间节点等等,都很有看头。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段戏好在「 从任何一位的视角,都可以交错纵横又严丝合缝重新理一遍故事 」,信息量极高,但不碎不枯燥。

这么多人的群像,这么复杂的大戏,从喜剧谐谑小丑登场、到众人当堂打御史的荒唐,再到真正的喋血悲凉,剧作调度和把控能力很好。

赖御史背后,站着历朝历代诸多清正身影。

一包红枣清贫而来、两袖清风翩然而去,青史留名一点丹心、宫门喋血一片忠魂

赖御史此前参范闲、然后参陈萍萍,都是御史之职(御史监察百官,明代改御史台为督察院);赖御史御前杀疯了,参完监察院又参庆帝,这一条其实更接近「谏诤机构」官员的工作。

「谏诤机构最主要的官员,先后有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正言、司谏、给事中。其职责和御史监察锋芒指向百官不同,而是向君主进谏。」「君主专制制度下无真正法制可言,御史、谏官兼职者并不罕见」(引自祝总斌【君臣之际:中国古代的政权与学术】)。

【庆余年】是一个架空故事,剧中监察院明面上更接近「帝王耳目之官」,督察院(御史台)一度沦为闲置,而谏诤机构目前在剧中尚未浓墨重彩出现(还是那句话,监察院目前明面上接近庆帝耳目)。

范闲要做的不仅仅是diss庆帝或者嘎了老登,而是确保一种制度性的权力制衡。

不是个人权谋野心的「让底下人互相制衡」的权术,而是另一种更文明更法制更理想的未来。

【庆余年】往前进的一大步,就在于范闲也好赖名成也罢,都不说「清君侧」、不说奸臣蒙蔽君主。

不是那种「浮云蔽白日」「谗言遮圣心」的模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指向庆帝这个老登且越过庆帝,从点到面更有普世性。

范闲质问「万民和陛下到底哪个重要」,早就有标准答案:民为贵君为轻;蒙蔽住庆帝的不是次元壁,而是他自己的欲望。

封建君主制为何腐朽,【庆余年2】在用血肉真心用一个个「鲜活又惨死」的悲剧,回答这个问题;不是干枯教条,而是入骨锥心之悲,是摧枯拉朽之力量。

老金头殒命长街上、金家女香消凄风里,赖御史喋血冷雨下、小范闲含恨宫墙内,而雨总会停、天总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