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菲律宾反潜舰击沉潜艇!

2024-06-24军事

当前,菲律宾海军正在恢复反潜作战能力,现有实力包括2艘现代化多用途护卫舰、2架AW-159反潜直升机,以及1艘美制海洋调查船。之所以说是恢复,是因为菲海军曾经拥有反潜战能力,并成功取得一次击沉潜艇战果。

关于菲律宾认为的击沉战果,公开资料较少,其主角是一艘美国战后转让的可敬级级远洋扫雷舰:PS-33 RPS Samar。时代背景是,菲律宾对前殖民者投怀送抱,军事围剿菲共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

PS-33原名为AM-278,作为战争剩余物资于 1948年5月24日转入菲律宾海军,当时这艘舰在美军仅服役了4年。PS-33舰长56.24米,舰宽10米,吃水2.97米,标准排水量650吨,满载排水量945吨。动力为两台柴油机,1,710匹马力,速度15节,舰员104人。

主要武器包括:1门3英寸/ 50炮,6门厄利孔20毫米高炮,2座双联博福斯40毫米高炮;2座深水炸弹投掷器(K型炮),2座刺猬炸弹投放架。理论上,装备了主流的声呐与反潜武器,可以直接打击2000米以内的潜艇,可作为反潜巡逻舰使用。

加之PC、PCE,总数达到20艘左右,让菲律宾海军具备了反潜作战能力。1952年,在苏比克湾举行的美国海军反潜作战训练中,PS-33号连续三个月荣获最佳反潜舰称号。

1952年11月,菲律宾当局不断收到有关在奎松省拉蒙湾发现不明潜艇的报告。1952年11月 12日,菲律宾出动3艘巡逻舰前往指定区域:PS-31 位于卡西古兰湾,PS-28 位于圣米格尔湾,PS-33 位于拉蒙湾。

1952 年11月13日,PS-33雷达发现两艘不明船舶正在汇合,判别为水面状态潜艇。为拦截潜艇,PS-33航行到两艘不明潜艇之间,但在 2,000 码(1海里为2000码)范围内与潜艇失去接触。几分钟后,PS-33声纳恢复接触,指挥官LTSG Domingo Villamater PN下令投掷深水炸弹,但没有听到爆炸声。

第二天,即1952年11月14 日凌晨5 点30分左右,PS-33的声纳再次与入侵者接触,入侵者采取规避动作并驶向更深的水域。PS-33确定为潜艇,再次连续投下深水炸弹,最后一次投掷时间约为凌晨6点10分,这次深弹正常爆炸。

事件发生后,PS-33接受了苏比克湾美国海军人员以及美国联合军事顾问组 (JUSMAG) 的检查和评估,结果确定深水炸弹是在潜艇上方投下,可能会损坏潜艇。这次事件被称为「拉蒙湾」事件,是菲律宾海军历史上第一次进行反潜作战。此后直到1955年,都没有报告发现潜艇。

1955年9月6日,菲律宾巴坦群岛警察收到报告,称距离其海岸两英里的伊巴雅特岛帕加纳根居民发现 3 艘不明身份的潜艇。报告促使菲律宾海军从拉乌尼翁省的波罗角派遣两艘反潜巡逻舰,对该地区进行搜索。

两艘军舰是Federico Martir PN 少校指挥的RPS Negros Occidental(PS-29)、Dioscoro Papa PN少校指挥的PS Leyte(PS-30),出动后立即对上述区域进行了检查反潜,截至当天 24:00,均未报告任何声纳接触。同时,上级机构向巴丹群岛巡逻舰部队进一步协调,确认报告的真实性,并向美国海军确认上述地区是否有美国潜艇,美国回复:没有美国潜艇。

这个时期,尤其是50年代中后期,菲律宾各地均有报告发现潜艇,包括南伊罗戈斯省的邦奥湾、塔威塔威湾、西布图湾、北巴这段时间,巴拉望岛和南巴拉望岛、萨兰加尼湾、拉蒙湾、通基尔和迪里格湾。动机,被与当时的反政府行动联系起来。

菲律宾认为,这些身份不明的潜艇和渗透者研究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潜艇战役,因为上述地点是战争期间盟军潜艇运送物资或让盟军情报局特工登陆的登陆点。现在,被应用于支持反对菲律宾当局的武装力量。

1956年6月,拉蒙湾事件发生四年后,RPS Samar(PS-33)的指挥官已经换为LTSG Burgos Baluyot PN,他受命对民众的又一起潜艇发现报告进行处置。

PS-33的目的地是民都洛岛鲁邦岛,LT Baluyot 命令对巴拉望岛卡拉缅附近海域进行声纳扫描。巴拉望岛北部的卡拉棉群岛,由科隆岛、库利昂岛和布桑加岛组成。然而,这些水域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目标。随后,PS-33前往巴拉望岛的阿拉塞利市,并派遣一支登陆队与市政府官员协调有关该地区发现潜艇的报告的真实性,而该市官员和沿海居民却否认有潜艇出现。

离开阿拉塞利后,PS-33沿着南行航线驶向杜马兰岛。LT Baluyot再次下令进行声纳扫描,意外取得了接触。战斗警报立即响起,从船头到船尾的所有船员都处于战斗状态。与之前的遭遇一样,LT Baluyot 再次采取了标准作战程序,通过水通机向其发出呼叫。在未收到任何水声信号的情况下,LT Baluyot 命令「投放深水炸弹」。投弹后,时间已是 1956年6月22 日午夜,但声呐接触再次中断。

LT Baluyot保持了耐性,决定不离开该区域,而是继续跟踪其猎物。大多数军官和船员推断潜艇一定已经潜入深海,正在等待他们离开。1956年6月23日 05:18,声纳再次接触之前的水下目标,但在5分钟内丢失。

尽管失去接触,PS-33 仍按一定模式持续投掷深水炸弹。声纳接触在 05:30 左右恢复,并又投掷了3枚深水炸弹。在随后的爆炸之后,PS-33驶离该区域,返回后发现,该海域海面有漂浮物和浮油。

PS-33接触的是哪国潜艇,到底击沉没有?

漂浮物和浮油,是典型的击沉结果。还有一种典型可能是:漂浮物是否是潜艇的应对手段,也无从印证。至于这艘潜艇的国籍,从未确定。时任菲律宾国防部长、后来成为总统的拉蒙·马格赛赛对这些军舰的指挥官表示赞赏,称他们出色地阻止了叛军获得武器弹药的补给。

反潜战的难题,首先是发现,其次是辨别,再后是识别。菲律宾海军的第一信息源是民众报告,这个变量太多。辨别是分开鱼群、沉船、水面舰船等,需要专业的声呐兵。识别是确认敌我、具体型号等,需要数据支撑。最大的问题是作战流程,菲律宾都是将不明当作敌人,采取直接攻击,这是极其风险的行为,可能导致潜艇反击。

印尼潜艇部队

例如,在PS-33在拉蒙湾事件的第一次攻击,深弹没有爆炸,但对于潜艇来说可以掌握全部过程,完全可以进行现场反击,根本没有机会让PS-33进行第二次攻击。所以,PS-33声呐到底抓到的是什么?对于菲律宾当局来说,抓到什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希望他是什么!

当时的亚洲,只有两个国家拥有潜艇,一个是中国、一个是印尼,中国的潜艇还局限在黄海,地理距离最近的是印尼潜艇。对于菲律宾的击沉记录,没有相关国家的资料作为印证,所谓孤证难立。在海军史界,极少提及这起菲律宾认为的潜艇击沉记录。

比较奇怪的是,PS-33于1960年退役,仅仅服役了 12 年。作为比较,PS-28服役了71年,PS-29服役了62年,PS-30服役了30年(因为搁浅提前退役)。PS-31于1948 年7月加入菲律宾海军,2021年3月1日退役,服役了73 年。

PS-33仅服役了 12 年,很不符合菲律宾老爷舰传统,难不成深弹把自己震毁了?有信息显示其遭遇「不幸」,具体不详。欢迎大家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