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起源与发展:M20无后坐力炮的二战时期历史

2024-01-20军事

二战结束后,M20无后坐力炮并未被束之高阁,而是在韩国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尽管其在对抗坦克方面有所不足,无法穿透厚达100毫米的装甲,但作为步兵支援武器,M20在对付轻型装甲车辆和敌人碉堡方面表现卓越。本文将深入探讨M20的历史背景、开发过程、规格特点以及在国际上的广泛装备和最后的退役历程。

二战结束时服役有限的M20无后坐力炮在韩国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尽管它只能穿透厚达100毫米的装甲,因此对苏联T-34等坦克无效,但作为步兵支援武器,它在对付轻型装甲车辆和敌人碉堡方面表现卓越。

开发新型无后坐力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迎来了对一种轻型武器的需求,这种武器既适合前进的步兵使用,又足以对抗敌人的装甲。在这一需求的推动下,1944年,军械部的轻武器部门展开了开发工作,最终产生了M20无后坐力炮。

早在此之前,美国已经推出了更小型的无后坐力炮,例如M18的75毫米版本,这些版本已经开始测试。经过成功的试验,M20于1945年3月正式投入生产。

M20的开发标志着一项重要的军事技术进步。设计旨在在保持轻便的同时,提供足够的火力来对抗敌人的装甲。其独特的无后坐力设计为士兵们提供了更好的操控性,使他们能够在战场上更加机动灵活。

1951年埃塞俄比亚士兵在韩国使用M20无后坐力炮

M20无后坐力炮规格

M20无后坐力炮的规格令人印象深刻。其重量介于103至114.5磅之间,整体长度接近7英尺。尽管如此,它被巧妙设计成步兵部队的便携式武器。整体概念十分简单,膛线枪管的外观犹如一根管子,向后逐渐变细,形成扩大的排气部分。

M20采用穿孔炮弹壳,并与排气部分相配合,使推进剂气体得以逸出。这一设计消除了后坐力系统,进而减轻了重量,使其更适合步兵携带和使用。

采用传统的后膛装填系统,M20可发射多种弹种,包括75毫米的高爆反坦克、高爆、高爆塑料/塑化和白磷。其初速为每秒1,000英尺,最大射程可达3.9英里。

M20的操作相对简便,可由一名士兵单独操作,但通常由两名士兵组成小组 - 一名炮手和一名装填手。他们使用枪管两侧的提手移动步枪。与较小的无后坐力炮不同,M20在使用时不由操作员握持,而是装配在M1917A1三脚架上。这种设计使得无后坐力炮可以固定在吉普车上,提供更大的机动性和射击稳定性。这些规格使M20成为一款多功能、高效的武器,适应了不同战场条件的需要。

1952-55年美国海军陆战队骑兵鲁莽中士配备 M20无后坐力炮

朝鲜战争

M20无后坐力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区有着有限的服役历史。然而,在朝鲜战争中,它与火箭筒一起成为美国在韩国的两大主要反坦克武器。

然而,M20很快显露出一些缺陷。在乌山战役中,M20未能摧毁朝鲜人使用的任何T-34坦克。随着超级火箭筒的部署,M20的反坦克角色逐渐被淘汰,而它开始在步兵支援的领域大放异彩。在这一新的角色中,它成功摧毁了敌人的战壕、碉堡和掩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之间,M20逐渐退出现役,美国军方开始研发更先进的线制导导弹系统。随着1970年BGM-71 TOW导弹的推出,M20无后坐力炮最终全面退出现役。尽管如此,直到1990年代,该国仍保有大量M20弹药库存。为了用尽这些库存,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和国家林务局决定将这些无后坐力炮投入使用,开始进行受控雪崩的工作。这一过程展示了M20的多功能性,使其在不同时期仍然发挥重要作用。

美国士兵在韩国使用M20无后坐力炮

几个国家装备了M20无后坐力炮

M20无后坐力炮并非仅限于美国使用,其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广泛装备。法国在第一次印度战争期间是该武器的首个非美国使用国家。此后,北约和美国的盟国也纷纷采购了这种高效武器,包括荷兰、韩国、阿根廷、哥伦比亚、菲律宾、越南南部和沙特阿拉伯。

这些国家选择装备M20无后坐力炮,彰显了其在反坦克和步兵支援方面的实用性和卓越性能。M20成为这些国家军队的得力助手,为其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战场条件。

1954年手持M20无后坐力炮的荷兰士兵

最近一次M20的部署是在1975-1991年的西撒哈拉战争期间,由摩洛哥皇家军队使用。这一次的部署再次验证了M20的可靠性和适应性,使其在跨越几十年的时间里保持了其在国际武器市场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