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全球陆军都过时了,但中国仍是最有希望的?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

2024-02-12军事

回顾人类的军事史,陆军的地位正变得越来越尴尬。

为了夺取制海权与制空权,各国都争先恐后地将国防预算投入海军与空军,而陆军很多时候只能享用剩下的「残羹冷饭」,以至于不少人认为陆军是一支「即将过时的军种」。

中国陆军集结检阅

不过,也有人认为, 那是因为其他国家的陆军力量衰退严重,但中国陆军却是一个例外。

美俄陆军现状

事实上,以中国陆军的标准来看,其他国家的陆军力量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与缺陷, 就连美国与俄罗斯这样的大国也不例外。

首先看俄罗斯陆军的问题。

在2012年绍伊古军改后, 俄罗斯陆军为了适应信息化战争的场景,启动了BTG营级战术群改革 ,将各种技术兵器加强给营,把传统的「小营」变成战斗力更强的「大营」。

俄罗斯陆军接受阅兵检阅

在军改后,虽然俄罗斯陆军的兵力数量大幅削减,但得益于技术兵器的密度增加,俄军的理论战斗力实际上是不减反增。

然而俄乌战争却暴露了俄罗斯陆军的问题—— 强调精锐化的BTG营级战术群只适合小规模冲突,但面对大规模战争的表现却不尽人意。

在俄军进攻乌克兰时,BTG营级战术群往往由于缺乏兵力导致攻坚能力不足,它们面对乌军固守的城镇几乎无计可施。

俄罗斯士兵集结

再加上BTG的后勤系统也很不完善,使得俄军的攻势往往以虎头蛇尾告终。

接下来看美国陆军的问题。

由于美国长期以来重视海空力量的建设,因此美国陆军在大部分情况下只是海空力量的附庸,忽视了自身力量的建设。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美国陆军体系里并不存在专门的防空部队,只有零星装备的便携式单兵防空导弹能起到应急作用。

美国陆军部队集结

可见在美国陆军的头脑里,制空权仿佛是美军生来就有的「天赋」。

除此之外,美国陆军在中东地区打了长达数十年的治安战,这也导致他们应对大规模战争的能力出现了退化。

目前美国陆军的火炮与坦克密度在中美俄三国里排名倒数第一,单论地面火力甚至还比不过俄罗斯陆军,遇到大规模战争就只能依赖空中火力的支援。

这意味着一旦美军未能夺取制空权,地面部队的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

在中东战场的美军士兵

中国陆军的强大

在看了美俄陆军各自的问题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代陆军的确存在被边缘化的问题。

不过,作为传统的陆军强国之一,中国却并没有放弃对陆军的现代化建设。

在经过2017年陆军的合成化军改后, 中国陆军已经成长为世界上规模最庞大、装备水平最先进、作战体系最完善的陆军力量 ,即使是美俄陆军也要甘拜下风。

解放军合成旅阵容

在合成化军改中,中国陆军经历了「师改旅」、「团改营」的编制改革,裁撤了较为臃肿的师团级编制,转而采用「轻装上阵」的旅营级编制。

在信息化战争的场景下,各部队讲究的是 「发现即打击,打击即摧毁」 ,因此臃肿的部队编制反而容易遭受敌方打击,而轻量化的部队编制拥有更好的机动性和隐蔽性,战场生存能力更强。

解放军合成旅进行演习

有人或许会说:「这难道和俄罗斯的BTG营级战斗群」不是同一个思路吗?「

的确,从大体来看,中俄都不约而同地削减了兵力规模,但中国陆军保留了合成旅一级的部队编制,每个战斗单元的兵力大约保持在6000~7000人以上;

而俄罗斯BTG的兵力只有1200~1500余人, 故两者应对大规模战争的能力存在根本差距

而相比美国陆军,中国陆军的作战体系则要全面完整得多。

解放军陆军举行演训

在中国陆军的每一支合成旅里,都会拥有装甲营、炮兵营、防空营、特战营等一系列技术兵种,其中防空营就是负责为部队提供野战伴随防空。

它们通常装备红旗-17野战防空导弹、04式弹炮合一防空系统以及大量的高射炮与便携式防空导弹,可以随时为地面部队撑起防空保护伞。

中国陆军的未来最光明

其实从地缘战略的角度来看, 世界上最强的陆军必然会诞生于中国,也只会诞生于中国

解放军防空部队接受检阅

首先,中国本身是一个大陆国家,这是发展强大陆军的先决条件之一;

其次,中国的陆上邻国数量较多,而且至今仍有某些国家与中国存在领土争端,这意味着中国有必要保持强大的陆军;

最后,中国境内拥有复杂的地貌与气候条件,陆军可以在各种极端条件下进行演训。

如果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那么中国陆军也是世界上发展前景最光明的陆军力量

正在训练的解放军坦克

一方面,中国陆军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无人机,例如「翼龙」与「彩虹」系列无人机,它们极大拓展了陆军的态势感知能力;

另一方面,中国本身是世界上最大、生产部门最齐全的工业国,陆军所需要的火炮、坦克、装甲车均可独立生产,因此中国陆军应对大规模战争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参考资料

【1】陆军之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央视网

【2】揭秘俄陆军核心BTG营级战斗群 央视网

【3】俄称美国陆军有五大问题 防空力量缺乏或成重大隐患 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