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法国T-47型驱逐舰:从炮舰升级为导弹舰!

2024-02-26军事

戴高乐有句名言:法国不伟大,就不能称其为法国(La France ne peut être la France sans la grandeur)。

当今世界,对「伟大」还念念不忘的国家实属不多。有此念想的国家,也基本是美国的打压对象,例如法国与中国。

一个事实是,二战中法国42天亡国。之后,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保住了法国的名誉,由于实力过于弱小,同样想抱美国大腿而不得。

二战末,雅尔塔会议制定战后秩序,没有戴高乐法国的份。拉开反攻大幕的诺曼底登陆,美国也没有提前通知戴高乐。最让戴高乐寒心的是,美国计划将法国定为占领国,待遇同日、德。

最终在英国的支持下,戴高乐从英国反攻回来欧洲大陆,自由法国升级为临时政府,保证了法国的战胜国地位。在此过程中,戴高乐在刻骨体会中获得了四个字:独立自主。这独立自主,源于法国称霸欧洲、引领欧洲的辉煌历史,还有现实的屈辱。这一点,我们很好理解。

二战开始与结束,法国经历了比利时、卢森堡这些通道型国家的悲惨,先是作为德国的战场,后作为美国的战场,前后被炸了两遍,可谓百废待兴。独立自主,如何独立,如何自主?百废待兴约等于一穷二白。

具体到法国海军,原来号称世界第4的海上力量,战后主要靠黎塞留号战列舰撑门面。黎塞留何人?法国著名的铁血宰相,让法国第一次伟大。这艘战列舰也表达着法国的决心,法国复兴的决心,法国再次领导欧洲的决心。

现实也是显而易见,独立自主得过苦日子,跪首乞食虽然快捷但要丧失自主。面对二难选择,法国选择了向现实屈服,这也是许多伟大不得不接受的开局。戴高乐选择下野避而不见。

当这种不自主下沉到具体实际,到处渗透着美国的印记,例如日本人种被改造,法国用上了美国的二手舰。

法国海军在重建过程中,也是从美国获得援助开始。作为战胜国,待遇相对好些,可以租借航母。

当然,在法国眼里这属于不能自主的耻辱。在独立建造舰艇方面,法国海军还是决定先建造驱逐舰,命名为T-47型,这样做的好处是起点低、见效快,能尽快恢复海军力量。

军舰设计借鉴了二战前服役的空想级驱逐舰,采用长艏楼船型,两根细长的烟囱透出浓浓的美系二战风。新舰定位为航母战斗群防空舰,为3艘来自美国与英国的二手航母提供护航,主要设计以此展开。

T-47型驱逐舰全长128.6米,宽12.7米,吃水5.4米,标准排水量2750吨,满载排水量3740吨,舰员配备347人。蒸汽动力,双轴推进,总功率6300马力,最高航速34节,燃油携带量800吨,续航里程5000海里/18节。

主武器是仿美式MK16舰炮的3座双联1948型127毫米高平两用炮,采用前1后2设置,对海射程15公里,对空射程10公里,每门炮备弹300发。副炮为3座瑞典造双联装57毫米高射炮,配合4挺20毫米机关炮,提供近距离防御。

有意思的是,这是法国海军舰炮第一次采用英制单位口径舰炮。127毫米舰炮,也就是经典的5英寸舰炮。英法由于历史上的不对付,法国舰炮采用的是公制单位,例如战列舰用340毫米。好在炮是英制口径、美国制造,法国心里稍微好受些。

另外,T-47型还装备4座3联装鱼雷发射管,这种二战雷击风在当时属于常规设计,意大利、日本也存在。发展之处是,前两座用于发射L3声自导反潜鱼雷,25节时射程5000米;后两座兼容反潜与反舰鱼雷,反舰鱼雷50节时射程900米。这种设计,对法、意后世舰艇产生了影响,即同时装备远程、近程两种鱼雷。

主要电子设备为:安装在主桅顶端的DRBV 20A米波远程对空警戒雷达,最远探测距离400千米,精度较差。DRBV 11 对海、对空警戒雷达,安装在后桅。DRBC 30导航雷达,工作在X波段,最大探测距离25海里。声呐为DUBV 1 和 DUBA 1,分别用于警戒与攻击。

T-47型首舰为絮库夫号,于1951年开工,1953年10月下水,1955年11月交付海军。其余各舰于1956年4月至1957年建成入役,共建造12艘,由4家造船厂分别建造。舷号为D621-D632,舰名取自于十七至十九世纪的著名军官。

与同时期日本、意大利新建的驱逐舰比较,武备同样处在二战水平,T-47采用老旧的长艏楼设计,只是排水量更大、采用分段建造技术,可缩短建造周期。

二战后至70年代,是舰载武备快速发展的时期,二战舰与战后初期舰普遍经历过大规模升级。T-47型服役后中,发现127炮可靠性较差,双57炮也难以应对越来越快的喷气机。

1958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之后,戴高乐开始重新执政,大展手脚,包括1960年爆炸了原子弹,1964年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66年退出北约。在此大背景下,T-47型升级突出「独立自主」。

T-47型的升级分为三种,一种是旗舰型,作为舰队司令的座舰,原本担任此大任的2艘轻巡洋舰已退役。

为了容纳舰队指挥人员和远程通讯设备,拆除了B炮位双57炮,将舰桥前端延伸至与甲板室前端齐平,舰桥后段新建甲板室;拆除两部分甲板室之间的2座鱼雷发射管、2门20毫米高炮,连通中部与后部甲板室,获得新的舱室空间。

3艘T-47型进行了改装,分别是D621絮库夫号、D623卡萨德号、D626骑士保罗号。1962年,卡萨德号加装了飞行甲板以携带直升机。

一种是防空型,加装美制鞑靼人舰空导弹。由于法国自主设计的马舒卡研发滞后,不得已采取拿来主义。

从1962年至1965年间,法国对4艘T-47型驱逐舰进行了改装,分别是D622克桑特号、D624布韦特号、D625杜比特图阿号、D630杜沙耶拉号。

这些舰将3座127毫米双联装炮塔及火控系统全部拆除。舰艏原127毫米炮塔位置换为1座博福斯375毫米六联装反潜火箭发射器。这种武器是4管版本的法国加强版,射程达到3千米,舰艇的反潜战术可以更加灵活。

后部甲板室连通在一起,原来此处的2座鱼雷发射管被拆除,在甲板室上方安装1座MK-13单臂导弹发射架,备弹40枚,导弹射程40千米。作为配套,加装两部AN/SPG-51火控雷达,后桅增加1部AN/SPS-39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

后面2座鱼雷发射管拆除,保留了前端的2座反潜鱼雷鱼雷发射管。3座57炮得到保留。这个时候,舰艇编制为278人,军官17人,士兵261人。舰桥新设了指挥控制中心。

一种是反潜型,加装舰壳声呐与拖曳声呐。

在60年代,D629德斯特里斯号便开始试验变深声呐。

在1968年至1970年间,有5艘T-47被改装成反潜型,分别是D627迈耶布赫热号、D628沃克林号、D629德斯特里斯号、D631卡萨比安卡号、D632瓜普拉特号。

反潜型在舰艏安装DUBV 23型声呐,增大了舰艏的前倾,避免被船锚碰伤;将舰艉加长了4米,以装备DUBV 43型拖曳变深声呐;将前桅进行了加强,安装了 DRBV 22A 对空搜索雷达、DRBV 50 对空/对海雷达,取消了后桅。由于船体增大,最大续航里程也降低为4100海里/15节。

所有的127毫米舰炮都被拆除,换成2座1964年型100毫米舰炮,分别位于舰艏和舰艉。反潜武器主要有两种,一个是舰艏B炮位的1座博福斯375毫米六联装反潜火箭发射器,再就是舰尾的1套马拉丰反潜导弹系统。

由于自动化程度提升,人员进一步减少到260人,可以缓解下紧张的内部空间。

在服役过程中,各型舰伴随着法兰西殖民地独立与国际影响力的下降,这些舰作了最后的努力。

1960年3月26日,首舰D621絮库夫号撞上浅滩,损坏较大。1962年3月,絮库夫号参加镇压阿尔及利亚的独立起义,但遭到部分军官抵制。

1956年10月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中,2号舰向一艘身份不明的船只发射了65发炮弹,该船只后来被确认为埃及驱逐舰Ibrahim el Awal,驱逐舰被重创。

T-47型舰改装后,服役时间有长有短。最先退役的是D621絮库夫号,1971年6月,该舰在演习中与一艘苏联油轮相撞,9人当场死亡,1人烧伤不治身亡。舰体在拖出时在短艏楼连接处断裂,前半截沉没,后半截被拖回土伦。

1972年测试飞鱼反舰导弹时,后半截舰体作为靶标被击沉。

紧接着剩下的2艘旗舰型由于武器系统落后,也在1971年(D626)和1974年(D623)退役。剩下的4艘防空型和5艘反潜型由于武备进行了更新,一直服役到了80年代。防空型D630杜沙耶拉号服役到了1991年,成为最后退役的一艘T-47型驱逐舰。从服役时间上看,比同时期日本建造的凌波级等驱逐舰还要长,贯穿了整个冷战。

退役后,大部分舰艇成为靶舰被击沉,部分舰被用作防波堤,只有D-627成为博物馆。2016年在拍摄电影【敦刻尔克】过程中,这艘舰出镜扮演二战时的法国驱逐舰。由于上层建筑重建,「二战」味已基本没有。

从技术层面看,加装最新的武备与电子设备,带有技术验证作用。法、意海军重建虽然都是以美国援助开始,但很快实现全面自主,包括动力与舰载武备,各自在美国体系之外独立发展了新路线。

在法国这条线,发展了100舰炮、飞鱼反舰导弹、马舒卡防空导弹、马拉丰反潜导弹,法国可以打造符合自身需求的舰艇。从功能上看,T-47型舰12艘舰三种功能,可以为法国60年代的国产克莱蒙梭级航母提供全方位的护卫。

T-47型舰在改装过后,职能变化导致舰艇母港在布雷斯特与土伦之间变换。在国产新护航舰建成之前,升级后的防空舰、反潜舰,可以提供紧缺的编队防御能力。

T-47型不仅打满冷战全程,而且奠定了法国海军驱逐舰防空、反潜两条路线,开局水平不高,但影响深远,比意大利、日本更早步入正轨。

舰艇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也是政治文化的产物。防空版T-47型舰退役后,两座鞑靼人舰空导弹发射架被送到美国升级,升级后可使用标准1导弹,继续安装在卡萨尔级驱逐舰上。这是为何?

显然不是为了省钱。升级不是购买,这样法国得以避免言行不一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