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杨利伟回地球后去看望钱学森,钱老却问起另一人:王永志还在吗?

2024-07-26军事

2003年10月16日,杨利伟从太空返回地球,在内蒙中部着陆。

杨利伟出仓的画面通过电视直播传向了全国,一时间举国振奋。

此时,92岁高龄的钱学森,躺在病床上也激动得眼含泪光。

几天后,工作人员前来告诉钱老,杨利伟来看他了。

听到这个消息,钱老却突然向工作人员问起另一个人: 「王永志还在吗?」

看到中国人首次成功登上太空,钱老不由得想起他的得意弟子王永志。

钱老是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第一任院长,而王永志是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第六任院长。

正是经过他们这几代人几十年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国最终才有能力在2003年把杨利伟送入太空。

常言道英雄不问出处,这句话在钱学森和王永志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他俩的身世完全是两个极端。

钱学森出生于上海,钱家在杭州当地属于名门望族,他的父亲钱均夫乃是民国时期鼎鼎有名的教育家。

在这种家庭条件下,钱学森自幼受到良好教育,3岁就能背诵唐诗宋词等启蒙内容,还具备了一定的心算能力。

一到入学年龄,钱学森就进入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小。

此后他一路就读名校,直到考入上海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934年,23岁的钱学森以航空专业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夺得唯一一个清华大学公费留美「航空门」名额。

在国内实践近一年后,钱学森来到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

而王永志则跟钱学森完全相反。他出身贫寒,小时候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

钱学森和王永志一南一北,钱学森是上海人,王永志是东北辽宁昌图人。

王永志父母是贫农,他小小年纪就要帮父母干活,家里根本没钱供他读书。

六岁的时候,王永志还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

以现在标准来看,他已经输在起跑线上很难在学业上有所成就。

幸好在他七岁的时候,他大哥竭尽所能,把他送进了小学。

东北解放得早,王永志享受到贫困家庭免费教育的机会,才能够继续读中学。

来之不易的机会王永志十分珍惜,他学习刻苦也有天分,三年初中年年都拿了年级第一。

即便这样,王永志初中毕业时也已经17岁。

1949年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被保送到东北实验学校上高中。高中毕业后又顺利考上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专业。

从有机会上学开始,王永志勤学苦读,学业上奋起直追。

到上大学,他已经基本达到当时正常学龄。

1955年,王永志通过留学苏联的考试,开始两年留学预备学习。

就在这一年,中美举行大使级谈判,美国希望换回朝鲜战争中被俘的美国军事人员。

这个时候钱学森早已是空气动力方面的专家,他当过麻省理工学院喷气推动技术教授,并参与过美国政府的机密研究。

一直有心报效祖国的钱学森,1950年准备回国。

美国政府百般阻挠,海军副部长甚至放出狠话: 「钱学森抵五个海军陆战师,宁可枪毙他也不能让他回中国。」

钱学森从这时起一直被美国政府软禁,他只能秘密给中国大陆政府发出帮助其回国的求救信。

中美大使级谈判期间,中国提出放钱学森回国,美国谈判代表还不愿答应。

然而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认为, 「钱学森脱离科研五年掌握的信息已不再有多高价值了。」

于是美国答应以钱学森做交换,钱学森离开美国时,满怀激情对美国媒体坦露心声: 「我将尽我所能,帮助中国人民建设一个幸福而有尊严的国度。」

正在求学的王永志,毕生所愿也和钱学森一样。

钱学森回国即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鼻祖,在他的建议时,1956年3月中央成立了以聂荣臻元帅为主任、钱学森任委员的国防航空委员会。

委员会以航空命名,是出于保密需要,其实是领导发展火箭、导弹和远期的航空航天技术。

研发中国自己的导弹是当务之急,聂帅建议国防航空委员会成立导弹管理局,由钱学森出任管理局总工程师;成立导弹研究院,由钱学森任院长。

导弹研究院当时叫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也就是运载火箭研究院,成立于1956年10月。

运载火箭研究院1988年发展为中国航空航天工业部,1993年改为国家航天局,全面负责发展中国航天事业。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石,而钱学森是第五研究院的创建人,也是航天基础学科力学所的创建人、人造卫星和空间站等研究机构的创建人。

称钱学森是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鼻祖实至名归,杨利伟首飞太空归来拜会钱学森,是要向这位中国航天鼻祖,献上航天事业的第一个果实。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以前,钱学森就在给高层的一份报告中写道: 「没有喷气式飞机技术和导弹技术,就没有现代航空,没有现代国防。」

王永志初到苏联学的是飞机设计专业,一年后即改学火箭导弹设计专业,这个改变注定会让他和钱学森结下深厚缘分。

1961年王永志学成归国,马上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

王永志回国前一年,第五研究院已在酒泉成功完成了中国第一枚地/地近程导弹(东风一号)的飞行试验,钱学森指导设计的第一枚探空火箭也发射成功。

王永志归国时,第五研究院正在研发中国第一枚地/地中近程导弹(东风二号)。

29岁的王永志在钱学森带领下工作深感荣幸,他相信有钱学森坐镇,东风二号一定能成功发射。

可是东风二号首飞却失败了,还差点酿成重大事故。

而王永志的一个惊人想法,对东风二号第二次试射成功有重要意义。

这个想法也让钱学森对王永志倍加欣赏,两人的师生情谊从此进一步加深。

东风一号研发期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所有援华专家。

东风一号仿制苏联导弹,离开苏联专家的帮助,导弹研发面临搁浅的可能。

当时聂帅不无忧虑地问钱学森: 「还能搞下去吗?」

钱学森坚定回答: 「一定能!」

两个多月后,东风一号首飞成功,中国有了第一枚自己的导弹。

不过东风一号毕竟是仿制导弹,又是近程导弹射程,只有五百五十公里。

中国要研发出自主设计、射程超过一千公里的中近程导弹,才算真正掌握了导弹技术。

东风二号由中国自主设计,射程达1300公里。

王永志回国不到一年,就迎来东风二号首飞的日子。

1962年3月21日一大早,王永志激动地走出酒泉导弹研发基地的「丙级宿舍」,去观看东风二号首飞。

「丙级宿舍」是尉官宿舍,校官宿舍是「乙级宿舍」,但将军也住在「乙级宿舍」。

将军们都坚持,要等卫星、导弹上天,才修专门给将军住的「甲级宿舍」。

发射现场挤满了人,都在翘首以待东风二号升空。

倒数计时开始,现场的人心都提起来。

等看到东风二号一飞冲天,现场欢呼声震耳欲聋。包括王永志在内,大家都以为首飞成功了。

不料东风二号肉眼可见急速下坠,接着一声巨响传来,离现场600米左右冒出滚滚浓烟。

观看的人群陷入死一般的沉寂,有人眼中涌出泪花。

这次失败也有不幸中的万幸,东风一号试射前五天, 苏联试射洲际导弹发生事故,包括火箭军司令在内160余个导弹精英全部丧生。

这次东风二号事故,如果在现场爆炸,损失将会十分惨重。

事后查明,事故是因东风二号弹体加长,但设计还是沿用东风一号思路,造成震颤扰乱了控制系统。

这是导弹整体设计的问题,钱学森为解决这个问题,专门成立了总体设计部。

当时还是中尉的王永志,被分到总体设计部工作。但他和很多同事一样,对总体设计连基本概念都没有。

钱学森用一个通俗的例子给大家答疑解惑: 「大热天房间里有一台冰箱,很多人会认为打开冰箱门能给房间降温。但恰恰相反,冰箱漏冷气电机会释放更多的热能,升温要比降温更多。这就是局部和总体的差别。」

钱学森的话,让王永志把总体设计刻到了脑子里,这对他未来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对东风二号重新进行总体设计的同时,中国第一个弹性振动测试平台也在争分夺秒建造。

1964年,新设计的东风二号通过了弹性振动测试,第二次试射紧锣密鼓筹备起来。

可是临近试射,技术人员却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东风二号的燃料仓装不进预定数量的助推剂,这意味着东风二号不能实现设计射程。

要增大燃料仓,牵一发而动全身,又要再次回炉设计,试射只能延期进行。

关键时候,32岁的王永志提出了石破天惊的建议 :卸载部分助推剂减轻导弹重量,就能达到设计射程。

这不是南辕北辙吗,助推剂不够才达不到射程,减少助推剂只会让射程更短。

当时很多导弹研发人员,都觉得年轻的王永志简直是异想天开。

王永志不是拍脑门就提出建议,他的方案经过初步计算确实可行。

眼见方案不被人接受,王永志焦急地找到钱学森,当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钱学森果然不同凡响,听到他的方案没有露出丝毫不屑,反而两眼放光频频点头。

在反复计算过后,东风二号采用了王永志的方案,于1964年6月29日按时试射成功。

王永志在这次试射中的贡献,也给钱学森留下了深刻印象。

1969年,中苏临近战争状态,苏联已经摆出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架势。

中国研发洲际导弹迫在眉睫,已经到了 「没有洲际导弹毛主席睡不好觉」 地步。

在钱学森主持下,中国第一代洲际导弹于1971年9月10日基本试射成功,中国洲际导弹有了坚实的基础。

在研发第一代洲际导弹时,王永志已经位居副总设计师,协助钱学森为洲际导弹研发做出了不少重要决策。

1979年,第二代洲际导弹研发开始筹备。

就在大家理所当然认为还是由钱学森担任总设计师时,钱学森却说: 「第二代就该由第二代人挂帅。」

随后,他推荐由王永志担任总设计师。

从此,王永志成为中国洲际导弹第二代领军人,和中国载人航天开创人。

杨利伟首次成功往返太空后,钱学森不禁问起王永志。

很快,他就接到王永志的电话: 「恩师,您交给我的任务完成了。」

2024年6月11日,王永志去世,他和钱学森为中华民族做出的贡献,将被载入史册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