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知青往事:时隔半个多世纪,至今难忘在陕北度过的第一个元旦

2024-01-02军事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似乎就在转眼间,半个世纪的光阴就如白驹过隙一般转瞬即逝了。一晃又到了2024年的元旦,这让我又想起了五十四年前在陕北插队落户时度过的第一个元旦,当年我们九名北京知青一起「喝饺子」欢度元旦的情节又浮现在了我的眼前。

图片来源网络

我是1969年1月25日到达陕北延安地区的贺家沟大队插队落户的,那天是阴历的腊月初八,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当时因为队里没有可供我们九名北京知青一起吃住的地方,贺怀中队长就让四名女知青住在了队部那孔有土炕的窑洞里,我们五名男生住在了牲口棚院子里的一孔土窑里,大家暂时到老乡家里轮流吃派饭。

记忆最深刻的是那年的大年三十,当时我和何景超正好赶上在贺队长家吃派饭,那天的三顿饭也是我们来到陕北后吃的最好的三餐。

早晨我和何景超吃的纯白面馍馍,还有猪肉炖粉皮。贺队长的婆姨和女儿竟然吃的是外面包了一层白面皮的高粱面馍。午饭吃的饺子,胡萝卜羊肉馅的是白面饺子,还有酸菜土豆馅的玉米面饺子(烫面的),是黄色的。玉米面饺子我和何景超一人就吃了两个,那是贺队长的婆姨给她自己包的。晚饭炒了猪肉炖了鸡肉,还有油炸糕,我和何景超也是第一次喝酒,那天我俩都喝晕乎了,陕北的烧酒太烈,至少六十度以上。

大年初一我俩是在社员刘立群大叔家吃的派饭,早饭是饺子,素馅的,没有肉。李大叔家的饺子竟然三种颜色,有白面的,有玉米面的,还有一种饺子是黑色的。我和何景超碗里的饺子以白面饺子为主,两个玉米面饺子和两个黑饺子是让我俩尝尝味道的。那种黑饺子虽然不好看,但味道还不错,是土豆面的。长到十八岁,我那是第一次吃土豆面饺子。

那天的午饭吃的是早晨剩的饺子,还有除夕剩的菜。晚饭我和何景超吃的是白馍,刘大叔陪着我俩喝了两盅烧酒,刘大叔的婆姨和娃娃都没吃晚饭。那时陕北老乡在冬季农闲时节都吃两顿饭,好像没有吃三顿饭的习惯。

后来我们才知道,当时陕北乡亲们的生活很苦,他们不是没有吃三顿饭的习惯,是因为口粮不够吃,冬季农闲少吃一点饭,把粮食省下来留到农忙时节吃。因为农忙时节劳动苦累,吃不饱饭就没有力气干农活。乡亲们的日子虽然很苦,可他们把家里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给我们北京知青吃了。每当看到乡亲们吃菜团子吃糠团子的时候,我们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滋味。

春耕春播生产开始以后,贺队长手把手教我们干农活,让我们干最轻松的农活,他还吩咐社员们多关爱我们北京娃娃,不许为难我们。乡亲们都很淳朴善良,总是把最轻松的农活让给我们,队里为我们知青评了高工分,乡亲们也都没有意见。

春耕春播结束后,地里的农活不那么忙碌了,贺队长就带领两名社员把队里的那孔冷窑拾掇出来,在窑里搭建了土炕,垒砌了灶台,我们男知青也搬到队部里吃住了,就不到老乡家吃派饭了。在老乡家吃了五个多月的派饭,乡亲们的关爱和善良,让我们倍感温暖。

一晃就到了1970年的元旦,元旦的前一天,我们买了三斤猪肉,买了豆腐、白菜和萝卜,准备好好庆祝一下元旦佳节。当时的陕北农村,元旦根本就算不节日。

元旦那天吃过早饭,我们就商量着怎样过元旦,一名女生自告奋勇说她会包饺子,我们都说饺子好吃,都同意包饺子。

图片来源网络

说干就干,我自告奋勇切萝卜剁馅子,李宝琴说她会和面,大家都动手,想过一个革命化的元旦,也顺便犒劳一下肚子里的馋虫。因为白面不多,要留下过春节蒸白馍吃饺子的面,李宝琴和面时就掺了一点玉米面。

快中午的时候,炖好了豆腐白菜和猪肉,饺子也包好了,十印的大铁锅里加了大半桶水,很快就开锅了。李宝琴掀开锅盖,把两盖帘(秫秸梃做的)饺子慢慢倒进沸腾的锅里,还像模像样地用勺子搅动了几下。等锅里水沸腾起来,浇了半瓢凉水,再次沸腾后,我就端着那个洗菜的搪瓷盆等着李宝琴捞饺子。

万万没想到的是,等准备捞饺子的时候,才发现锅里的饺子竟然没有一个囫囵个的,变成了一锅片汤。

看看自己的杰作,李宝琴躲在一边抹起了眼泪。

我看李宝琴不好意思了,就宽慰她说:「过元旦了,要高高兴兴的,饺子煮成了片汤,不能吃饺子咱就喝饺子。」

听我这么一说,刘伟第一个拿着碗过来往碗里盛片汤,他带头喝了一口,很高兴地说:「好!味道不错,这饺子真好喝。」听了刘伟的话,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过来「喝饺子」。

过后我们把「喝饺子」的事情说给贺大婶(贺队长的婆姨)听,贺大婶说玉米面烫一下能好一些,还有面太软了也不行,煮饺子时间也要掌握好。

那年过春节的时候,贺大婶来到我们知青点,手把手教我们和面,教我们拌馅子,教我们包饺子。特别是最后一环煮饺子,贺大婶说的很详细。春节的饺子有模有样,几乎都完好无损。

那个元旦和春节,也是我在陕北度过的最后节日。1971年冬季回北京探亲过春季,1972年冬季,我应征入伍,胸前戴着大红花离开了贺家沟大队,贺队长和同学们一直把我送到公社武装部。

图片来源网络

时隔半个世纪,当年在陕北插队落户的情景我还记忆犹新,特别是当年「喝饺子」的经历,我印象最深刻。还有陕北乡亲们的淳朴善良和热情,更是令我感动和温暖。知青岁月,是我一生都难忘的记忆。第二故乡,是我永远都眷恋的地方。

作者:草根作家(讲述人:王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