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中俄关系历史顶峰!俄外长措辞大变,一番话不简单,美最怕的事发生

2024-09-25军事

据观察者网援引俄新社的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由于中俄之间富有成效的双边军事合作持续进行,两国并不需要一个类似北约的军事联盟。拉夫罗夫指出:「我们经常被问及何时建立军事联盟,我们认为没有这样的必要。我们定期举行包括海军、陆军和空军在内的各种军事演习。两国军队在合作中关系密切,培养了联合行动的能力,通过共同训练提升默契度。这些都与北约这样的军事联盟不同。毫无疑问,两国将在各个领域继续保持战略合作。」

近日,中俄两国在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演习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派出了两艘052D型导弹驱逐舰、一艘054A型护卫舰和一艘综合补给舰,与俄罗斯方面的多艘舰船共同组成编队。此外,中俄双方还派出了各自的主力战机参加演习。这一举动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关注和紧张,尤其担心中俄此举是针对日本,更担忧中俄可能结成军事同盟以对抗北约。针对这些疑虑,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表明立场。他表示,中俄之间的军事合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并且合作仍在继续深化。尽管如此,拉夫罗夫强调,中俄没有必要像北约那样结成军事同盟。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进一步强调,美国试图通过将北约影响力扩展至亚太地区、利用奥库斯机制以及「四方和三方集团」等安排来遏制中俄,这一系列行动促使中俄在维护自身安全利益方面达成高度共识,目标一致。拉夫罗夫的这一言论,不仅有力回应了外界对「中俄结盟」的猜测与质疑,还清晰展现了中俄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实际上,拉夫罗夫的言论并非无根无据,从近期的联合军演中就能明显看出这一点。

中俄之间的新型关系,已经超越了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同盟模式。双方始终秉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这一点双方一直强调。因此,中俄不可能建立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同盟。在维护国际秩序和坚定支持对方的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方面,中俄达成了共识。因此,两国军队间也保持着富有成效的双边军事合作,例如定期举行的海上巡航活动等。

中俄两国致力于实现共同发展,这一目标与两国的共同利益高度契合。中俄两国作为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经济体,在能源、贸易和投资等多个领域各具优势,互补性明显,合作空间十分广阔。近年来,中俄双方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深化经贸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近日,中国和俄罗斯启动了「北部·联合-2024」第二阶段军事演习。本次演习双方军队围绕海空护航、警戒防御、防空反导和火力打击等多个课题进行了联合训练。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人民海军」媒体的介绍,「北部·联合-2024」第二阶段演习的开幕式于近日在俄罗斯某军港举行。中俄双方任务指挥员及联合战役指挥部相关人员均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上,中俄双方指挥部人员整齐列队,分别奏唱了中俄两国国歌。随后,俄罗斯方面的任务指挥员发表了致辞,中国方面的任务指挥员也发表致辞并宣布演习正式开始。

中俄联合演习结束后,双方并没有立即分开,而是紧接着展开了一次联合巡航,引起了广泛关注。据环球网报道,在联合演习结束后,中国海警与俄罗斯海警「堪察加彼得罗巴浦洛夫斯克」号和「勘察加」号组成了四舰编队,前往北太平洋公海进行联合巡逻。

这是中俄军事合作的重要展示,同时也对潜在威胁发出了有力回应。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洛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美国和日本在东北亚地区发起挑战,中俄两国将会共同应对外来的压力。她特别强调,尽管人们不希望看到实际对抗的发生,但只有做好战争准备,才能在面对挑战时保持镇定。这番言论不仅突显了中俄之间日益增强的战略合作,还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中俄关系正在不断加强,双方的联合力量具备应对美日联盟的潜力。

此次中俄海警的联合巡航不仅是双方执法合作的具体体现,还反映了两国在地区格局中的日益密切互动与博弈。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各国海上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为应对这一形势,中俄两国海警通过联合巡航,共同维护北太平洋海域的和平稳定,展现了大国责任担当。这种合作不仅展示了两国在地区事务中的利益交汇,也为未来双方在更广泛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