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港媒:中国北斗在很多方面胜过美国GPS,但一些国家「不敢」用

2024-09-11军事

关于中国北斗系统强,还是美国GPS强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多年,然未有定论。

【南华早报】近日发布题为【30年后,中国北斗已成为GPS(全球定位系统)竞争对手,世界会融入其轨道吗?】的社论文章,从各个角度分析了中美导航系统的优势和劣势,以期还原中美在竞争之路上发生的一些插曲。

在系统应用方面,中美不分伯仲:

文章称北斗已被广泛应用于亚洲、中东、东南亚、拉丁美洲,适用于航空航海、码头定位、灾后救援、天气预报,甚至很多上路的中国车也加装了北斗导航系统。只不过因为GPS导航系统的名气更大些,大家「自然而然」的将北斗视为了GPS。

信号传输方面,北斗胜过GPS 。

文章认为,北斗的一般定位精度达到了4.4米或者更高,超过了美国。北斗系统单次可传输1000多个中文字符,使得它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可发送语音或者高分辨率图片,而这方面正是GPS欠缺的。

在用户「受众」层面,北斗相比较GDP仍有很大的差距。

原因很简单,美国有能力破坏外国与中国的合作,锁定在信息通讯领域的「老大哥」地位,而中国的合作伙伴多为巴基斯坦、老挝、柬埔寨、缅甸等「穷哥们」,这使得北斗系统的营收能力堪忧。

反观美国,几乎垄断了欧洲市场,将全球最富裕的消费市场揽在怀里。华盛顿觉得这般做法还不够十分保险,开始力推马斯克的星链系统,作为GPS和地面通讯的补充。这让北斗一家和美国两家卫星公司抗衡,多少有些吃力。

在信号共享方面,中美其实可以携手合作。

文章强调:一个用户可在GPS和北斗系统之间来回切换,并不会影响通讯的质量。有了这层通讯加持,用户使用场景反而多了保障。鉴于用户场景和通讯设备兼容的特性,其实中美应该携手合作,以期让更多的用户得到实惠。

然而我们还是将美国人想的太好了。

31年前,中国「银河号」受困国际水域事件,以及美国时下使用军事卫星全天候扫描俄罗斯港口、基地、工业园等事件,都给中方提了个醒:谁掌握信息通讯领域的先手位置,谁就有对对手先发打击的能力。

就上述事件谈两点看法。

其一、俄罗斯之所以屡屡被乌军的无人机和导弹偷袭,和美国提供的实时情报密不可分。

简单说,在GPS和「星链系统」的双层加持下,乌克兰政府将全国的战区「网格化」,哪个地方出现了俄军的集结,哪个地方遭到了俄导弹的袭击,全部都呈现在了屏幕上。乌指挥部可根据美国提供的信息,对俄军重要目标实施精准打击。

乌军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可将战场的信息实时回传,反观俄军,仍要求战斗人员保持信号静默或者干脆使用老掉牙的「蓝屏手机」。猜测与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系统无法覆盖乌克兰全境相关,俄罗斯在信息通讯领域远远落后于美国。

其二、中国须强化「北斗」系统战斗属性,不能将其只视为一般通讯媒介。

从民用转为军用,中间存在着一定的门槛。鉴于中国近40年没有发生过战争,中国的北斗系统能否承担战时的空地通讯任务,给予前线部队和后勤指挥中枢绝对的帮助,目前是个未知数,这就要求中方在很多方向做出调整。

【南华早报】既然对中美的卫星导航做了全面比较,应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不排除有发文试探美国反应之可能。毕竟中国有能力助俄罗斯一臂之力,让俄罗斯从信息通讯领域的弱者摇身一变成为强者。

只是大环境不允许中方有过多反应,中方也只能看着普京政府被「烟头」事件持续困扰。得亏中国很早就认识到了发展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性,并做出了筹划,否则今天定会被美国按在地上使劲摩擦。

由中国加强北斗系统通讯属性还能联想起:中美博弈进入了深水阶段,美国可对中国重要目标进行24小时精准扫描和定位,同理,美国的目标,在中国卫星的侦测下无所遁形。

有了高精尖卫星的加持,以后战争就不分前线和后方了,这点需要引起所有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