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军营观察|一个高原场站的「强能之路」
「智能+」为飞行保障助力
解放军报记者 张磊峰 通讯员 章越
编队起飞。
西北某地,一夜降雪染白了山巅,山脚下的机场跑道早已清理完毕。停机坪上,各类保障车来回穿梭,为即将展开的飞行任务做准备。
完成保障任务后,西部战区空军某场站场务连驱鸟技师郭映禄感慨道:「有了新技术支持,冬季飞行保障任务轻松不少。」
翻看该场站飞行计划,多个单位多种机型同场组训,占场时间横跨黎明至傍晚,起降架次近百个……如此繁重的任务,何来轻松可言?
郭映禄指着跑道说,机场地处多种鸟类迁徙路线,每年冬季保障中,科学驱鸟是一道「必答题」。特别是固定时节,鸟群批次出现,增加了工作难度。
飞行前忙碌的准备阶段,郭映禄和「徒弟」郭治才并未在保障点位观望。他们一同前往机场导航雷达站,观察雷达数据,掌握鸟群动态布局。伴随着引擎轰鸣,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沿着鸟类迁徙路线跟踪追寻。
场务连李副连长根据无人机实时回传画面,结合部队飞行任务和鸟类迁徙数据,通过智能数据平台核算飞行任务时间,尽量避开鸟群可能抵达的风险区域。
确定后,李副连长按下对应区域的设备开关,遥控智能化驱鸟设备进行驱赶。数枚光弹随即升空,鸟群闻声即散,逐渐飞离影响战鹰起飞的区域。
据介绍,该场站梳理各类保障难点问题,邀请专家开展难题共解,探索「科技赋能」路子,研发信息平台,通过采集、分析数据为保障人员提供处置依据,破解制约保障力提升的瓶颈阻碍。
李副连长说,过去场务保障主要依托人工巡查,保障人员需要在各区域执勤、观察。如今各类保障任务通过新设备收集数据,在平台完成数据分析,保障模式更为智能。
完成驱鸟任务后,郭映禄掏出鸟情观察本写下相关情况。记者看到,本子上详细记录着不同季节鸟类活动的种类、数量等。
郭映禄说,「智能+」走上飞行保障一线,保障效能提升、精准度更高,但保障人员的「看家本领」不能丢,还要加强经验积累和技术学习,为保障力提升贡献力量。
一个高原场站的「强能之路」
解放军报记者 张磊峰 通讯员 邓栋之 章越
飞行前的机务维护。
从人力到智力,「微创新」破解保障「重难点」
雪后清晨,进场路面布满冰碴。此时,一辆满载弹药的专用车快速通过。冰雪路况下弹药进场,对这个场站来说是常见季节性保障难题。
「场站地处高山之下,冬季的保障难题较其他季节明显增加。」某型专用弹药车上,负责押送弹药的某大队马大队长说,「为车辆加装上新型防滑加固设备,雪天再也不怕车轮打滑。」
这个改变,还要从往年的一次冬季弹药保障任务说起。
那天,马大队长接到通知:紧急运送一批弹药进场。彼时路面结冰,车辆进场需克服诸多安全难题,他们采取多种措施,才如期完成任务。
「遇到雪天就‘卡壳’,打起仗来怎么办?」马大队长萌生了一个想法:自主设计一种新型防滑设备,加装在运输车上,使其便于冬季运输、确保安全稳定。
在基层搞研发并非易事,官兵训练任务重、没有科研场地,一开始一筹莫展。
站领导了解到基层创新难题,随即安排机关协调成立「创新工作室」,把站里各专业技术骨干、高学历人才聚拢起来,定期组织课题式攻关,以难题突破带动战斗力跃升。
站里首次「创客大会」上,马大队长抛出了他的想法,得到一众「基层创客」支持。经过反复推敲、修改论证、模型演示,马大队长的想法作为「创新工作室」的首批项目加速推进,车辆完成改装升级,该设计还通过了专利申请,弹药运输不便的问题迎刃而解。
「群众中有无尽的星火,集众智形成燎原之势。」该站领导表示,伴随着使命任务的拓展,基层保障面临各类新难题,他们调动官兵创新激情,开展群众性保障革新活动,用科技助推保障「加力」。
去年入冬以来,气温较往年偏低,天气变化快、复杂程度高。这也给场站飞行保障提出更高要求。
气象台保障人员在「创客大会」上提出大胆设想:「能不能研发一种探测设备,采集影响冬季飞行的关键天气信息,代替纯粹的人工观测?」
保障有需求,就要敢于创新。大家翻阅资料、论证原理、咨询厂家,最终确定在某型设备基础上,研发气象探测平台系统分析相关数据。
一系列创新突破,也给保障人员带来积累提升的机遇。「过去夜间执勤,要驱车去野外观测,现如今有了新设备,观测更为便捷高效。」气象台战士邢锐说,他将节省出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训练和研究中,为单位保障水平提升贡献力量。
随着夜间温度降低,白天的融雪会在机场跑道形成一层薄冰。对于保障人员来说,冬季跑道维护一直是个难题。为此,他们与工厂专家携手创新,对场道热吹车进行改装,效率倍增。
「创新工作室」聚焦破解冬季实战化保障难点,累计进行20多项创新改造,其中3项被上级评为「微创新」研究成果,10余项被推广运用,多名官兵因创新成果突出获得表彰奖励。
野外制氧制氮操作。
测试机场环境。
从粗放到精细,「流程化」实现保障「最优解」
这几天训练任务繁重,驻地又突降大雪,飞行保障的难度陡增。
外场值班的王参谋依托场站综合保障信息系统,科学合理地调配各类保障力量。他和场务、气象等专业保障人员沟通积雪清理情况,梳理飞行计划中明确的起降架次数,以及起飞顺序、挂载弹药种类等信息,逐一输入保障信息系统,很快生成一套精准化保障方案。
以往,保障兵力计算主要靠人工测算,保障人员要根据不同单位、不同天气,计算人员、装备的不同组合方案,不仅费时费力,效益还不高。
「保障长航时、多机型、高强度飞行,科学统筹谋划是关键。」场站飞行保障指挥室王主任介绍,他们在精准测算保障实力的基础上,集智研发一款能够合理调配人员、分派装备的信息系统,运用建模思维,精算保障流程「最优解」。
保障现场讲究井然有序,忌讳杂乱无章。为此,他们紧盯指挥调度,统一保障流程规范,编写【标准作业流程手册】,制作保障卡片,实行按专业带教,读卡操作,确保多个驻训单位同场组训,职责界面一目了然、资源调配顺畅自如。
在外场值班室,王参谋正在查看系统信息,电子显示屏上实时传输数据和画面。王参谋给记者介绍,系统将各类追踪信息回传,由系统判断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
消除干扰因素后,王参谋又根据当日道面复查、候鸟驱离的计划安排,对刚出炉的保障方案进行人工优化,并根据季节性特点、飞行课目等内容,提醒不同保障人员注意事项。
「系统虽智能但不是万能,需要我们把它变得更聪明。」王参谋告诉记者,系统推广运用后,一直在根据官兵使用情况改进升级,数据积累尤显重要。
每次飞行训练开始前,他们都会召开任务部署会,给保障人员明确需采集的信息数据,在后续讲评会上汇报,并由机关汇总、录入系统,逐步摸清多种特殊情况下的保障方案,让每次任务安排都能落到「保障末端」。
冬季保障,难度、广度、复杂度都会有所上升,给保障「供给侧」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根据保障方案中「算准」的时间,采用模块化编组、积木式组合的方式,组成保障小分队迅速开展保障工作。连人员吃饭、换岗这些日常事务,都精算到了分钟,最大程度地减少官兵冬季户外作业时间。
在保障现场,记者看到王参谋还在不停地向系统内键入数据。已经得到了「最优解」,为何还要更新完善?
「保障需求是动态变化的,对应的保障方案‘最优解’也在变化之中,实时调整才能时时最优。」王参谋说。
场务连编队除雪。
从常态到极端,「刻苦练」提升综合「保障力」
大漠腹地,一支小分队正在执行任务。面对复杂环境,他们提前做了功课,然而还是低估了季节性大风天气对野外保障造成的影响……这次任务之后,场站党委一班人开始反思。
他们意识到,想要打赢未来战场保障主动仗,只盯着一般情况远远不够,必须立足实战,把特殊情况想到、把处置预案备足。最根本的是要清除保障人员头脑中的「惯性思维」。
一次应急拉动训练,恰遇寒潮,站领导借势下达油料紧急输送、机场紧急疏散、伤员紧急抢救等训练课目。官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许多专业骨干在「败绩」面前红了脸、低了头,把复杂情况考虑周全,成为大家共识。
冬季,在过去是训练淡季,保障任务相对较轻。然而,随着实战化训练节奏加快,冬季练兵备战任务不降反增。去年入冬以来,上级多次组织大项训练,场站保障能力再次面临挑战。
「打仗不看天气,平时练就极端条件下的保障‘韧性’,战时才能从容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一位站领导告诉记者,他们着眼极端情况,组织各专业领域进行专攻精练。
在航空弹药分布式保障课目训练现场,多个单位相关专业保障人员悉数到场,大家按照事先分工,快速协作完成阵地开设、装备启封等步骤。
值得注意的是,在航材应急拨付、油料分布保障等嵌套课目中,记者还看到了不少地方保障人员的身影。
「极端天气或极端情况下,面对繁重保障任务,要善于调动一切资源,形成保障合力。」一名参训负责人介绍,他们依托大项任务,不同保障专业的应急课目嵌套展开,培养人员应急情况下的协作能力,还借助地方优质资源弥补自身的短板弱项。
翻看该场站与地方运输公司签订的合同,一条条「补充条款」让记者眼前一亮。除了冬季极端天气条件下行车注意事项外,他们还根据不同保障专业规章要求,明确极端条件下的装卸标准、行驶速度等细节指标。
「不考虑极端环境,不充分预想预测,常规条件下保障得再好,也是‘过家家’。」一项项任务的完成,见证了该场站「强能」升级之路:针对特殊情况的应急预案更加贴近实际,极端条件下的预想更加充分,身处复杂环境的思路更加清晰……
该场站领导表示,一项保障任务结束后,他们注重总结经验教训,将「金点子」「好招法」纳入自身应对极端环境、复杂条件下的保障要点之中,切实提升保障能力。
锐视点|强化「三种思维」提高保障力
杨磊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冬季,气候严寒,这对于人员身心状态、装备性能参数都有不小影响。在民间也有「猫冬」这一说法,就是指为了避免寒冬侵袭,选择减少活动量,保存能量、度过冬天。
我们许多部队驻守在雪域边关,冬季冰天雪地最为常见,但练兵备战不能因为天冷而降温。越是这种时候,官兵越要擦亮眼睛、枕戈待旦,为祖国和人民守护暖冬。在应对冬季保障难题上,要注重转变思维方式,用科技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这三种思维,推动保障工作从人力到智力、粗放到精细、常态到极端转变,把资源用在刀刃上,提高保障效益。
科技思维要训强。科技之变改变了战争,也改变了冬季保障形式。「手提肩扛、你推我拽」被逐步淘汰,信息化、智能化走上战场。冬季,最直接的挑战就是寒冷,在激扬官兵战斗精神、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基础上,也要善于借助外力、引入科技,用科技含量提升工作质量,聚力提升机动保障能力、应急保障能力、弹药供应能力等核心能力,加快生成现代化保障能力。
系统思维要树牢。冬季保障工作千头万绪,哪个都不能懈怠。要统筹推进,需要很强的系统思维,把优质资源用到最合适的地方。其中,尤需改变过去那种不计成本粗放式投入,虽然也能实现最终保障目的,但代价过大,浪费严重,不可持续。现在信息智能系统层出不穷,要积极运用,变「人脑算」为「电脑算」,把复杂事务算简单、算清楚,方便各级集约资源、高效保障。
底线思维要培养。冬季战训任务相对较少,但一旦作战,保障难度成倍增加。如若想着减缓备战强度、降低保障难度,被动等着冬天过去,那无异于消极怠工,祸害深远。要有「战争就在冬天打响」的观念,多想想如何将冬季保障工作与极端环境下保障、战时保障等中心任务结合起来,把条件设难、环境设险、课目设真,在真打实备中锤炼过硬保障能力。
本文图片由任顾铠、晁皓琨摄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