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又一次国家级产业转移,真的是为战争做准备吗?

2024-10-16军事

又一次国家级重磅战略调整,国家要推动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不光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包括了资金和技术密集产业 。看不懂了,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早就不是新鲜事了,可原先说的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东部地区吸引了主要资金、人才和技术,现在要把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也转向内陆,还真的是大姑娘上花轿第一次。这个战略释放出了哪些信号呢?真的像网上说的一样是提前为战争做准备吗?

就在前几天,高层发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将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转移。字不多,信息量却很大。

国家的产业布局大家都清楚, 东部沿海14个省级行政区域,从北向南依次是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香港、澳门,以及两个岛,海南和台湾,这14个省市,地理面积只占到全国的20%,却创造了全国六成的GDP ,对资金、人才的吸引力远远超过内陆省份,而中西部地区呢,面积上占到全国80%,人口也占了一半,工业产值却只有全国的四成,放到整个中国地图上,国家的经济中心很明显向东偏移,这么看,现在国家是要人为的把这种倾斜给扭转过来,把一部分原来东部地区的优势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去。

消息一出,立马炸开了锅,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有的人说,自己在河南住了一辈子,一觉醒来,就好像住到了全国的一环,立马感觉自己身价暴涨。有的人则表示了担忧,这是不是意味着东部地区的好日子要到头了?还有的人开始揣测高层政策的意图,认为这是国家为了未来和美国的热战做准备。

讨论的很激烈,究竟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呢?先打消大家的疑惑,这次产业转移和战争一点不沾边,现代战争已经不怎么挑地方了。

10月初,我们试射了一枚东风洲际弹道导弹,说打12000公里,一分一毫都不差,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绝大部分相隔几百公里,如果真的是为了打仗做准备,这样的距离,大家觉得,是敌人的无人机飞不动,还是导弹嫌太远呢?真的要到了导弹突破我们防御体系,能攻击到领土的时候,事实上战争就已经输了,就是我们把产业保护的再好,哪怕是藏到深山老林里都没有用。

那么,高层战略的真正意图何在呢? 主要还是为了把国内过剩的产能转移到中西部地区,防止中低端产业全部转移到东南亚以及非洲,同样也是为了应对美国的产业布局

美国为了阻止中国的崛起,除了贸易战、科技战和金融战,实际上还进行了长远的产业布局,这就必须提到美国的「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政策,就是把原先自己布局在海外的中低端产业向自己周边的加拿大和墨西哥进行转移,再用资本的手段控制这些产业,使其成为能够替代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

与此同时,美国还推动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塑,从中国、俄罗斯等国家,逐渐向东南亚、南亚地区转移,越南和印度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巨大的便宜,富士康不就是这么被转移出去的吗?美国的这一系列组合拳,直接导致我们在全球产业链当中的地位陷入被动,面临巨大的产业转出压力。

为了应对老美的釜底抽薪,我们也准备了一套政策工具,其中之一就是国内的产业转移。具体来说就是,我们一定要在国内保留完整的工业产业链,哪怕我们被彻底的封锁,也能依靠国内的自循环实现自给自足。在这个过程当中,中西部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之前我们一直把经济发展的战略放在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上,产生的结果就是国内地区发展不均衡,沿海地区虽然经济基础雄厚,产业集群庞大,但毕竟国土空间有限,资源和环境面临的压力也比较大,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中西部地区地理面积广阔,资源储备丰富,加上最近这几年来,国家积极推动内陆省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电力等多方面,中西部地区和沿海省份的差距逐渐缩小 ,如此种种,都为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

政策之所以这么安排,还是吸收了美国二战后「脱实向虚」,最后导致工业凋敝、经济衰退的残酷经验。

二战结束时,美国的工业体系在全球范围内都没有对手,工业占比接近全世界的一半,到现在都没有国家能追上他的记录,可惜啊,随着美元霸权体系的建立,老美突然发现,工业制造业虽好,但是太辛苦,钱也来得不够快,靠金融服务业就不一样了,随随便便启动一波美元加息周期,就能在全世界轻轻松松的割韭菜,于是乎,慢慢的,美国人不愿意发展制造业了,还把自己国内的一些优势产业安排给了自己的小弟,日本的汽车制造业、德国的机械制造业都是在这个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然而,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美国想赚轻松的钱,还想赚大头,最终遭到了反噬,你看现在的美国,几任总统虽然相互斗得你死我活,但在制造业政策上都是一致的,都要重新恢复美国工业的强大,没有什么就拼命想要恶补,否则,拿什么和我们竞争呢?

说到这里,你明白国家战略规划背后的良苦用心了吧?对内,要打通产业链的整体布局,对外,要防止对手无下限的产业封锁,那么问题就来了,这波大浪潮当中,属于普通人的机会又在哪里呢?关注保德全,这个视频点赞超过1万,下期我们接着探讨普通人在这个趋势下有哪些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