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老兵回忆每天练拼刺不下一千枪,荣成苗苑一仗部队靠拼刺打服鬼子

2023-12-31军事

王健民,1925年出生,山东荣成人。

天福山起义那年,王健民十三岁。在那之前,他上过三年学,因为家里穷,就不再上了。他父亲在外面给人家扛活,王健民就和母亲在家种庄稼。种麦子、种玉米、栽地瓜、种花生,这些活儿他都得会干。那时候也不感觉到累,劳动一天休息休息就好了。

日本鬼子进了胶东以后,五里地一个据点,到处扫荡,杀人放火,穷人的日子更难过了。当时听说了天福山起义之后,王健民就偷偷地从家里的后窗跑出来去当兵,后来又带了一些小伙伴一起去。因为年龄小,就留在了儿童团,后来进了少先队。

儿童团主要负责宣传、组织和发动群众,也演一些节目来号召群众来当兵,保卫祖国,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打仗的时候,儿童团要送子弹、抬担架、送粮食。部队和日本鬼子主要打的是游击战、运动战、麻雀战,在这里放几枪,打死几个就走了。

当时打不过鬼子。我部队的枪是土压窝,鬼子都是洋枪大炮。日本鬼子叫我地方武装是土八路,说我方的炮是「不落地就开花」。当时我方没有兵工厂,打仗用的都是大刀片子、红缨枪和一些大土枪,打着打着弹药没有了,就把铁锅上的铁弄到炮筒里再打出去打敌人。

1942年在荣成苗苑打的那一仗,是比较残酷的一次战斗,就是肉搏战,直接跟敌人面对面地拼刺刀。敌人被我军打得剩了不多,但我方牺牲的也不少。但那一次把敌人打服气了。

王健民和战友们平时为了练习拼刺刀,都单独训练过。一出门就是五十枪,饭前饭后都练,每天不下一千枪,练得手劲很大,能把八号铁丝一下就掐断。那场肉搏战中,王健民很幸运没有负伤,但是在撤退的时候还是挨了一枪,子弹打过来,擦着头皮把帽子打了个眼,负了点儿轻伤。

那时候,王健民和战友喜欢唱一首歌,叫【英勇杀敌】,歌词是这样唱的:「英勇杀敌的青年,同心协力大家一起上前线,重伤不哭叫,轻伤不下火线,腿瘸在后面,冲锋要在前……」

当时我方的医疗条件也很差,药都是得从敌占区买,所以连个消炎药都很难搞到,挂彩的兵有烂肉的话都用草绳子拴进伤口,把烂肉都拉出来,然后再上药,太遭罪了。

后来王健民在医疗队还工作过一年,在那里当看护,护理伤兵。给伤员端屎、端尿、拿饭,那些伤兵换药、擦伤口疼得不行,太难受了,他们真会用棍子打看护。

之后,王健民调到了胶东军区,起初给许世友司令当内勤通讯员。

许司令脾气很厉害,跟着他当兵就得勇敢、不怕死。如果到时候你冲不上去,他真枪毙你,特别是中层领导。他会武术,也让身边的战士跟他学,长拳、斜拳、醉拳他都会。有一天早上王健民去晚了,许司令一脚踢了他一个跟头,他嫌王健民偷懒。

后来,许司令安排王健民去当骑兵通讯员,又当电话兵。电话兵挺危险的,如果说敌人在打炮,打炸药把电线打断了,你就得出去接线,打着炮的时候你也得去接线。王健民经过实战的锻炼,慢慢地成了电话方面的「专家」,在胶东保卫战、潍县战役、兖州战役、济南战役等一系列的大战中,保证了电话通讯的正常畅通,多次荣立战功。

1949年王健民跟随部队一路打到厦门。三十多岁了,在家人的催促下他才开始考虑个人问题,寄到家乡的照片通过媒人传到一个姓于的姑娘手中。这个后来成为他妻子的于姑娘,当时真没相中王健民,因为他不仅个子矮,年龄还很大。考虑再三,她决定去厦门亲眼见见这位老「八路」。在厦门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于姑娘决定不回去了,就嫁给了王老,原因就一个,王健民「人好」!就这样,这对相差十一岁的老两口,相濡以沫,携手走过了风风雨雨六十年。

1963年,王健民转业到济南市燃料总公司市中区公司,任党支部书记。1986年离休。

几十年来,王老每天坚持打许司令教他的拳,他说自己九十多岁了,身体还这样棒,就是得益于此。回想起以往的那些战斗,特别是想到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王健民觉得应该特别珍惜眼前的生活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