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机枪」这个词,人们脑海中或许会立刻浮现出一幅战火纷飞的画面:硝烟弥漫,机枪的枪口不断喷吐着火舌,源源不断的子弹如同雨点般倾泻而下。
它是战场上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也是步兵战斗力的重要体现;而让机枪成为战场"收割机"的关键因素之一,正是它独特的供弹方式——弹链供弹。
没错,那条看似普通的金属链条,却是撑起机枪威力的幕后功臣!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美俄三国军队机枪弹链的那些事儿。
本文内信源来自(观察者网等),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弹链,机枪的"生命线"
对机枪而言,弹链就像是它的"生命线"。
设计良好的弹链可以让机枪持续、稳定、可靠地射击,而劣质的弹链则会让机枪变成一堆昂贵的废铁。
可以说,一款机枪的实战表现,和它所搭配的弹链息息相关。
在机枪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为了解决快速供弹的问题,可谓是绞尽脑汁。
最初出现的是弹匣供弹方式,就像我们熟悉的马克沁机枪,它使用一个圆柱形的弹匣,从枪机的一侧插入。
但由于弹匣容量有限,难以满足机枪持续射击的需求,这种方案很快就被淘汰了。
后来,有人又想出了使用供弹板的点子,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法国的圣艾蒂安M1907机枪就使用了这种方案,弹药被固定在一块金属板上,再插入机枪。
供弹板虽然比弹匣可靠,但仍受限于容量,一次只能携带数十发子弹。
直到金属弹链的出现,机枪供弹的问题才算是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
一战期间,柔性的帆布弹链曾在战场上大放异彩,它轻便、成本低,可以缠绕携带,给了士兵很大方便。
但帆布质地终究不够结实,抗腐蚀能力也有限,很快就被金属材质完全取代了。
二战以后,金属弹链逐渐成为机枪的标配,并延续至今。
按照结构特点,金属弹链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不可散式、可散式和组合式。
而中美俄三国的军队,在弹链的选择上也是各有偏好。
美国:财大气粗的可散党
作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美国在机枪弹链上似乎也秉承着"有钱就是任性"的原则。
他们钟爱的,正是可散式弹链。
所谓"可散",就是指弹链在射击时会随着子弹的射出而自动散开。
具体来说,就是子弹被压入弹链内部,子弹本身同时充当了连接弹链每一节的轴心。
当子弹射出后,失去了"轴心"的弹链就会散成一节一节的了。
这种设计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
当时,美军广泛使用的勃朗宁M1917和M1919系列机枪,就已经开始采用可散式弹链。
这种弹链由一个个M1型弹链节组成,每个弹链节有两个半圆形的凹槽,用于容纳子弹。
士兵只需要将子弹头尾相接,压入凹槽内,就能组成一整条弹链。
二战后,美军在M1型弹链节的基础上,又研发出了M13型弹链。
它专门用于供应北约制式的7.62×51毫米口径弹药,与勃朗宁M2重机枪、M60通用机枪等新式武器相匹配。
相比老式的M1弹链,M13弹链节做了一些改进,添加了减重孔,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又显著降低了重量。
可散式弹链最突出的优点,就在于其灵活性和便利性。
它可以根据需要,现场组装成任意长度,完全不受条件限制。
士兵可以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弹链节和子弹,根据作战需要随时装填。
像在越战这样的丛林战中,美军士兵身上往往要携带1000发以上的机枪子弹。
如果全用传统的弹盒,那重量和体积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但使用M13弹链,士兵们就可以将子弹平铺在一个小包里,再带上一捆弹链节,需要的时候现拉现用,机动性大大提高。
同时,可散式弹链还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由于没有传统弹链中的弹簧结构,相邻弹链节之间的连接十分紧凑,发生卡壳、断链的概率很低。
美军在实战中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点,他们的M60机枪全程使用M13弹链作为唯一的供弹方式,射击成功率高达99.95%,足见其可靠性之高。
当然,可散式弹链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成本较高,回收利用困难。
由于弹链在射击时会自动散开,残留的空弹链节很难完整回收,只能成为一次性消耗品。
对于美军这样预算充裕的军队来说,经济上的损失或许并不算什么,但对许多小国的军队而言,就难以负担了。
有钱,就可以任性嘛!
不过美军也并非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
他们为M13弹链节选用了钢制材料,并有意识地在战斗后派专人收集散落的弹链节,尽量回炉再利用。
据称,美军每年可回收利用的M13弹链节数量高达数百万个,虽然与新产的数量相比只是小部分,但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美军在后勤保障上的细致严谨。
俄罗斯:物尽其用的不可散派
和美国不同,俄罗斯在苏联时期就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
前苏联的军工产品一向是"穷,但有原则",他们更喜欢用不可散式弹链。
相比可散式而言,不可散弹链的特点是稳定性强,经久耐用。
这种弹链靠金属丝将一个个链节串联起来,射击时不会散开,用完后的弹链仍然保持完整的形状,方便回收再利用。
如今俄军依然在使用着这种可靠实惠的供弹方式。
这种偏好其实与苏联红军在二战中的战争经历有很大关系。
苏联是二战中付出代价最大的国家之一,战后的经济状况十分窘迫。
因此,在军事装备的设计中,节约成本、物尽其用就成了苏联人的首要原则。
以广泛装备于华约国家军队的PKM通用机枪为例,它使用的就是典型的不可散金属弹链。
这种弹链有50发和100发两种型号,由高强度钢丝制造而成,表面经过特殊工艺处理,防锈性能优异。
PKM机枪装填弹链非常简单,机枪手只需要将弹链从左至右穿过机匣,再将末端与机枪的拉柄相连即可。
PKM弹链最大的特点就是可重复使用,士兵们往往要带上几条备用弹链,打完后再收回来,就可以重新填装子弹继续战斗。
除了PKM,另一款在华约阵营极具代表性的机枪NSV,其12.7×108mm口径的重型弹链也是不可散的。
据称,这种钢制弹链的理论寿命可达5000发以上,部分精心保养的甚至能用到1万发。
可以说,不可散弹链配合耐用、可靠的经典苏制机枪,很好地诠释了"穷人的智慧"。
不过,不可散弹链的问题在于,它多少有些影响士兵的机动性。
你想啊,一边射击一边拖着一条长长的空弹链,在战场上转移时肯定不如可散式来得痛快。
这也是苏联军队的无奈选择,在经济能力不允许的情况下,只好以灵活性来换取耐用性了。
这个问题在苏联解体后变得更加突出。
由于财政状况每况愈下,俄罗斯军队一度陷入"过紧日子"的窘境。
一些部队甚至无力添置新弹链,只能长年使用老旧的苏联库存。
一些老式弹链由于保管条件差,经常出现生锈、变形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射击效果。
更有资料称,车臣战争期间,一些俄军士兵不得不用铁丝和铁钉临时拼凑弹链,其简陋程度可想而知。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难题,俄罗斯军工企业在进入新世纪后开始大力研发新型弹链。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伊热夫斯克机械厂推出的Pkt-M机枪弹链。
这种新型不可散弹链采用了优质合金钢材料,大大提高了强度和韧性。
而弹链节的外形也经过重新设计,更加圆润光滑,减少了在高强度射击下变形、断裂的风险。
尽管做了诸多改进,但Pkt-M弹链仍然延续了不可散的传统。
中国:创新混搭的组合双雄
作为后起的军事大国,中国在吸取美俄两国经验的同时,也在机枪弹链上做起了"混搭"文章。
我军现役的新型弹链,既吸收了不可散的经济性,又兼顾了可散式的灵活性,堪称一大创举。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防工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我军开始着手研制新一代的轻武器,其中就包括机枪。
而在机枪的供弹系统设计中,弹链无疑是一个重点。
当时,我军普遍装备的机枪还是57式、67式等老款,使用的也都是传统的不可散金属弹链。
这种弹链虽然可靠耐用,但在灵活性和机动性方面还有不少短板。
比如57式机枪标准的弹链长达250发,射手在强行军时要随身携带1-2条,负重动辄十几公斤,机动起来十分不便。
此外,这种长弹链转移时容易缠绕、断链,影响射手的战术动作。
针对这些问题,我军着手研制新型弹链。
其中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结合可散和不可散两种模式的优点,创造出一种"第三类"弹链。
在多方探索和反复试验后,组合式弹链方案应运而生。
以国产QJY-201机枪和QJZ-89机枪为例,它们采用的都是组合式弹链。
这种弹链综合了可散与不可散的特点,在一定长度(通常是50发或100发)的不可散式弹链两端,设置了可散式的分节点。
射击时,弹链会在打完一定发数后主动断开,既减轻了射手的负担,又便于弹链的回收利用。
具体来说,组合式弹链的实现方式是在不可散弹链的链节之间,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一个特殊的分离结构。
这个结构由两个U型卡环组成,相互之间用一根销轴连接。
当射击到这个位置时,随着子弹的射出,销轴会在子弹头的推动下脱落,使两个卡环自动分离,从而使弹链成段断开。
这样一来,组合式弹链就集中了可散与不可散两者的优点。
战斗时,射手不必再拖着一长串沉重的弹链行动,机动灵活性大为提高。
而射击结束后,断开成段的弹链也更便于回收,经过简单的组装、填装就可重新使用,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举例来说,以QJY-201机枪100发组合式弹链为例。
它由5个20发不可散弹链段组成,射击时4个分离结构会将它们拆分成5段。
如果是传统的100发不可散弹链,射手射击完要背负近3公斤的重量移动,对体力消耗很大。
但使用组合式后,射手最多只需携带20发的弹链重量,负重可以减轻80%左右。
在射击可靠性方面,组合式弹链也毫不逊色。
由于它的主体仍是不可散式结构,因此牢固耐用,在恶劣环境下也能保持良好的供弹性能。
据相关试验数据,QJY-201机枪在使用组合式弹链时,平均故障间隔发数可达到8000发以上,远超过美军的M13可散弹链。
从性价比的角度看,组合式弹链在机枪实战中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亮眼。
它在保证射击稳定性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综合成本,体现出很强的综合优势。
这或许正是"中国智慧"的生动写照吧。
除了弹链,还有很多值得"Pick"的
当然,机枪的发展绝不仅仅是在供弹系统上做文章。
在其他一些"细节"的设计上,同样能见到中美俄三国的独到之处。
比如在新型机枪的重量控制上,我军近年来可谓是下了很大功夫。
最新曝光的某型"超轻机枪"据称只有5公斤出头,在配备专用脚架和瞄准镜的情况下,全重也不过20公斤左右,堪称世界最轻的同类产品。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融合了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中国制造,定会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新一轮的机枪"变革"浪潮,让更多人见识到"龙的传人"的非凡创造力。
参考资料
中国小康网,火力的源泉,单兵携带500+弹药,但弊端也很明显
观察者网,我军新型超轻重机枪曝光 采用浮动原理全球最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