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抗战故事丨成立于蠡县的人民子弟兵——第七团

2024-01-10军事

作者:魏汉民

冀中区人民子弟兵第七团,是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军三师七团的前身,是在我党的英明领导下,蠡县爱国青年为抵抗日寇侵略,于一九三七年十月组织起来的一支人民子弟兵。

这支队伍,在抗日战争年代,纵横奔驰在华北、西北战场上,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前仆后继,东挡西杀,曾多次沉重打击日寇,在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战争中,又不断地荣立战功,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功勋卓著的英雄团队之一。

芦沟桥的炮声,激起了蠡县人民抗日救亡的怒潮。城镇乡村,群情激愤,纷纷成立武装,抗日烽火,燃遍全县。以吕正操为司令的人民自卫军和以孟庆山为司令的抗日游击军,在高蠡边沿地区蓬勃发展起来,成为冀中区抗日武装的中坚力量。

一九三七年十月,蠡县南区李殿荣、李锡荣、杜凯轩等人,企图在原南区「联庄会」的基础上建立一支武装,打着抗日救国的旗号,也可保护个人的财产,遂找到七器村当时滞留在家的共产党员李继之同志,商量共同组织武装。李请示县委同意后,于十月中旬,同去人民自卫军司令部请委,吕正操司令孙志远主任及侯玉田同志热情地接见了他们,并发给了游击军第三支队的委任状,任命李殿荣为支队长,李锡荣为副支队长,李继之为政治主任,在蠡县南区一带着手组建工作。

早在一九三O年前后,蠡县南区为防匪患,曾组织过「联庄会」。据李继之谈,联庄会一次就购进驳壳枪一百廿余支,零散购置的长短枪亦为数不少;另外,还有些地主、富农也都私自购买枪支用以看家护院。这些武器至今还大都在农村收藏着,是建军工作上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当时决定人枪的来源都按地亩摊派,有人的出人,有枪的出枪,无人无枪的出钱,由于当地条件充足,办法适宜,组建工作进度很快,到旧历年底就召募了五百余人,长短枪五百余支。

刚组建的这支队伍,成分复杂,旧军人较多,地区观念深,农民意识强,个人主义思想严重。但有一个服从命令的好习惯。通过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和严格的纪律管理,思想觉悟逐步提高了,为今后改编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中共蠡县县委也开始了建军工作。在三七年十一月间,县委呈请冀中区游击军司令部孟庆山批准,由李继之、王耀华、张逊之等同志亲自着手组织游击军第五支队。

从无到有,白手起家。人枪筹集主要通过三条途径:第一、县委向各区村党组织下达指示,号召党员带动赤色群众,携枪来县参军;第二、县委直接派人下乡宣传动员招募人员和枪支,第三、利用各种关系动员参军。如鲍墟村农民素有习武练功的习惯,本村共产党员王夫同志就把这些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了「武术大队」,由旧军人出身的张子敬任大队长,王星桥(后改名王敬)任指导员。成立不久,便拉到城内,集体参加了第五支队。

李继之、张逊之两同志原系蠡县县立高小毕业生,后又返校任过教师。他们便利用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以及亲属、同事、朋友等关系动员参军。在党的政策影响和正确领导下,很多党员、进步教师、学生、工农兵商等纷纷投奔县城,踊跃参加第五支队。

这支队伍,党员多,成份好,骨干力量强,工作进行迅速顺利。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就发展到五百余人,长短枪达四百余支,成为冀中区战斗力较强的一支抗日武装。

及时进行整顿编制工作。首先把第五支队分编为四个连,选拨有军事知识的人员任连排长,教师和青年学生负责政治宣传工作,共产党员任军政干部,由战地动委会负责粮菜供应。每人每天小米一斤,菜金五分,服装自备,冬天住教室,铺草当被,合衣而眠,顶风冒寒上操训练。五个月没有发过津贴,生活十分艰苦,但同志们无一怨言,到处欢声笑语,救亡歌声此起彼伏。

一九三八年一月十六日拂晓,驻蠡县于八村的人民自卫军第二团,遭到高阳日军板垣师团42联队3中队的围袭。我五支队闻讯,由张逊之、李则涵两同志率领战士前往支援,形成两面夹击,将来犯之敌全部歼灭,缴获日军炮车两辆,收发报机一台,步枪8支,毙敌廿七人,我无一伤亡,这个辉煌胜利,揭露了日本不可战胜的无耻谰言,鼓舞了群众,锻练了自己。

从七七事变以来,在党和抗日政权的领导下,县、区、村相继建起了人民自卫队,县设总队部,区、村设大、中、小队部。各村自卫队员不脱产,主要任务是维持地方治安,有时也配合大部队作战或运输。

一九三八年二月,吕正操司令,率部队来蠡县活动,根据冀中区党委扩军计划,并征得蠡县县委同意,将我县三支队、五支队及县区村部分自 卫队,合编为人民自卫军第七团,团长李弗畏,政治主任李继之,副团长王耀华,参谋长李宪周,组织科长张逊之,供给处主任魏化成,管理处主任魏洋之,特务连长车相臣,卫生队长杜德林,团特派员刘鸣琴。

团下设三个营,一营由原游击第五支队组成,营长韩福全,副营长刘永义,教导员王福吉,为七团的主力营。二营由原游击第三支队组成,营长李殿荣,副营长杜凯轩,教导员李泽民,副教导员户国俊。三营由各区村自卫队组成,营长张洪涛,个副营长李则涵,教导员刘德汉。每个营均辖四个连,连同特务连,七团共十三个连,一千五百多人,长短枪一千余支,是当时人枪较充实的一支队伍。团领导除李弗畏、张洪涛、车相臣、刘鸣琴四人为上级派遣外,其余都是蠡县人,真是名副其实的蠡县人民子弟兵。

张逊之少将

七团成立以后,稍加整训,便进入了实战。保定、定县之敌,经常向安国、高阳地区扫荡,到处烧杀抢掠,曾在高阳莘桥镇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大惨案。七团开赴蠡县东北地区严加警戒。

一九三八年三月底,高阳日军企图进犯我县大百尺镇,行至荆邱、北玉田,未敢冒进,又返回高阳。翌日中午,日军出动汽车五辆,士兵一百余人,再次到达荆邱、玉田。我七团早已埋伏在荣营、大柳树。战斗打响了,敌人仓皇逃窜,被我击毙27人。因过早暴露目标,我一连长王秉义,机枪班长刘景阳等18名同志亦壮烈牺牲。

这支部队在历次战斗中,不论隶属关系和作战地区如何改变,始终保持着我军的优良传统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为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根据县委组织史资料整理

编者追加语

1937年7月7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芦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在日寇的疯狂进攻下,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党、政人员纷纷南逃,溃散的士兵沿途抢劫,地方封建势力乘机骚动,盗贼四起,土匪横行,蠡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心慌慌不安,社会秩序异常混乱。

为了稳定局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奋起抗战, 中共蠡县支部于7月10日,在蠡县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一、通过联合阵线(即统一战线)的形成,成立蠡县各界抗日救国会,动员群众,迅速掀起抗日热潮;二、积极恢复和发展党的各级组织,领导群众进行对日斗争,三、筹备武装,建立抗日义勇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还决定中心支部成员均参加救国会,以便形成救国会内党的领导核心。

按着中心支部的决议,7月14日,组成了蠡县各界抗日救国会。出版了【救亡报】,印发了大量宣传品,组织了歌咏队到乡村宣传演出,群众的抗日情绪非常高涨,在党的领导下,组建了「华北抗日自卫军第一大队」和「人民子弟兵一一第七团」走上了抗日前线。从此,党领导蠡县人民对日寇展开了艰苦卓越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