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
时光荏苒,你我都终将老去。
但,可曾想过,倘若有朝一日,你的人生突遭变故,该如何自处?
是选择自暴自弃,还是重新振作?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位特级伤残军人的传奇人生,看他如何用顽强意志谱写不屈的人生赞歌。
逆境中的新生
吴华,这个响亮的名字, 你也许并不陌生。
1964年,他出生在贵州凯里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
家境贫寒的他,从小就懂得了生活的不易。
但是,少年的他,心中始终燃烧着一个梦想——为祖国,去当兵!
1982年,18岁的吴华终于梦想成真,应征入伍,成为昆明军区14军40师118团8连的一名战士。
从军的日子,虽然艰苦,但吴华却乐在其中,因为,他知道,只有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成就自己的军人梦想。
烽火岁月,炮火纷飞。
1984年4月,战争的号角吹响,吴华随部队出征,投入到那场著名的老山战役中。
在"4·28"收复老山的战斗中,吴华所在的8连是第一批奔赴前线的突击队。
面对敌人,吴华英勇杀敌,完美诠释了一名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然而,就在吴华准备炸毁敌军碉堡时,战友们死死拽住了他: "那边有地雷,千万不能过去!"
最终,在我军密集火力的掩护下,吴华与战友们成功攻占高地。
然而,战斗的惨烈程度,却让人触目惊心:全连103人中,17人壮烈牺牲,数十人负伤,能够安然无恙的,只有39人。
吴华虽然幸存,但腰部却被炮弹弹片击中,鲜血直流。
然而,更大的不幸,还在后面。
战役结束后不久,在662高地挖掘新战壕时,吴华的班长杨廷忠,为救一名中雷战友,自己也不幸触雷,当场重伤。
吴华闻讯赶到,在抢救杨廷忠的过程中, 一个不慎,竟也触雷,双腿瞬间被炸断。
"如果要死,也要死个痛快!"重伤之下,吴华强忍剧痛,默默祈祷。
幸运的是,战友们冒着枪林弹雨,将他和杨廷忠抬上担架,送往战地医院。
次日,军区专机将他接往昆明陆军医院。
然而让吴华万万没想到的是,杨廷忠却永远离开了战友们……
医院里,吴华默默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他不敢相信,20岁的自己,就这样失去了双腿。
他不知道,没了双腿的自己, 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绝望中,他甚至想到了自我了断。
还好,生的念头最终战胜了死的诱惑。
爱情,在最深的绝望中,向吴华伸出了援手。
住院期间,杨晓红,这个努力生活的农家女孩,用真情感动了他。
为了能常常见到吴华,杨晓红不惜辞掉工作,来医院当起了清洁工。
她用朴实的话语,重新点燃了吴华心中的希望:"你的身体虽残,但你的思想,从未残疾!"
苦难岁月,不离不弃
1987年,在医院整整住了3年之后, 吴华终于康复出院。
回到家乡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杨廷忠的母亲。
6年的光阴逝去,老人家却始终沉浸在丧子之痛中。
吴华紧紧拥抱着老人,泣不成声:"娘,我就是您的儿子,我会替儿子尽孝的!"
生活还要继续。
吴华回乡后,凯里市有关部门虽然为这位英雄解决了住房, 每月也有120元抚恤金,但却没有合适的工作岗位安排。
好在,相恋5年之久的杨晓红,依然没有放弃吴华。
在家人的百般阻挠下,杨晓红毅然决然地嫁给了他,誓要用自己的双手,撑起这个特殊的小家。
婚后,为了照顾吴华和年幼的孩子,杨晓红辞去了工作,把家庭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然而,仅靠微薄的抚恤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吴华咬咬牙, 用仅有的一点积蓄,买了辆二手三轮摩托。
靠着拉活,他终于可以挣钱养家,尽到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风雨人生路,残疾的身躯,却担负着整个家庭的重担。
吴华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微笑面对。
每天,披星戴月,他都会骑着那辆摩托,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运送着各式各样的货物,点点滴滴,换取微薄的运费。
就这样,吴华靠着一己之力,养活了妻子和两个儿子。
虽然生活清苦,但一家人却其乐融融。
盛世盛夏,市容整洁工程如火如荼,三轮摩托成为整治对象。
1996年的一天,吴华在凯里街头被城管逮个正着, 理由是违章停车。
执法人员要求他马上离开,并恐吓要扣押车辆。
吴华苦苦哀求,希望对方通融,却不想换来一顿拳打脚踢。
鲜血从额头上流下,吴华默默承受,并没有还手。
因为,他深知,自己保家卫国,捍卫的,就是亿万同胞的安宁生活,手下留情,是一名军人的涵养。
英雄陷困境,各界伸援手
吴华的遭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4年,一位昔日女战友,在网上讲述了吴华的不幸遭遇。
这篇文章,如一记警钟,敲醒了人们沉睡的良知。
顷刻间, 社会各界纷纷向吴华伸出援助之手。
困境中的英雄,终于看到希望的曙光。
善款如雪片般飞来,短短数月,吴华就收到了6万元爱心捐款。
当地政府得知情况后,当即决定,将吴华的抚恤金提高至每月3000元。
而他的两个孩子,也得以顺利入学, 并被免除了所有学杂费。
命运,终于对这个倔强的汉子露出微笑。
2008年,吴华在战友的陪同下,再次来到麻栗坡烈士陵园。
战火纷飞的岁月,曾和他一同出生入死的17位战友, 已长眠于此。
站在烈士墓前,吴华默默无言,任泪水在脸颊肆意流淌。
他发誓,今生今世,一定要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军人的责任和担当!
结语:
如今,年近花甲的吴华,儿女双全,生活安康。
大儿子参军入伍,小儿子考入警校,两个孩子都争气懂事,努力回报父亲的养育之恩。
只可惜,陪伴吴华四十载的杨晓红,几年前因病去世,再也无法见证吴华人生的幸福时刻。
采访中,当被问及"后悔参军吗"时,吴华坚定地摇了摇头:"军人的天职,就是保家卫国!为了国家和人民,我可以无怨无悔地献出一切!"
是的,身残志坚的他,用自己的方式,演绎了一个军人的无悔人生。
吴华的故事,感动着无数国人。
他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更是一个民族的脊梁。
他身上,折射的,是中国军人"为了人民利益,在所不辞"的英雄气概。
让我们向这位守卫和平疆土的老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注:本文系作者原创,参考文章如下:1996年,贵州一个保安殴打一名残疾人,被打者是国家特级伤残英雄
2022-06-07 16:41·老闫侃史
1996年,贵州一个保安殴打一名残疾人,被打者是国家特级伤残英雄
2023-03-23 15:17·历史有点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