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转专业成学霸、保研中科大,华理学子军营磨砺2年后持续成长

2024-06-15军事

图说:张国辉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当兵,能让一个人有多大变化?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张国辉用持续成长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退伍返校第一学年必修课平均成绩达到92.66分,位列专业第一;获得国家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校优秀奖学金特等、校优秀学生以及优秀共青团员等多项荣誉奖励,现已保研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迷茫到精彩,两年的军营磨砺悄然改变了他。

2018年,张国辉初到华理,就读于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设计方向是他的第一选择。

然而,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后,他感觉大学过得「稀里糊涂」,突然没有了前进的动力。

大一下学期,张国辉作出了人生的新选择——参军入伍。

张国辉顺利通过各项考核,于2019年9月毅然奔赴祖国西北边境。最初,令张国辉没有想到的是,未来两年的军旅生活将会有16个月在营区外度过,其中,有12个月是在海拔4500米以上执行任务。

刚到部队时,张国辉自知属于新兵连里体能较弱的学员,心里又慌又着急。「因为缺少运动,胳膊没劲,跑一会儿就喘,大部分训练项目都不合格。」好在,他遇到了一个如兄如友的「暖男」班长。班长告诉他,身体素质不可能「一步登天」,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每天进步一点点,等再回头来看新训内容,那基本上就和「玩」一样。

有了班长的经验加持,再加上自己不服输的训练劲头,张国辉很快适应了部队的节奏,体能越来越好,各项训练科目都能逐渐达标。

2020年5月,入伍仅8个月时,张国辉就跟随连队赴边境执行重大军事任务。

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面对海拔4500米严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他始终秉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跟随连队执行各项任务,扎进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热血青春筑起巍峨界碑。由于任务表现出色、工作成绩突出,张国辉荣获「四有」优秀士兵一次、嘉奖两次,以及优秀新闻报道员等多项荣誉。

2021年10月,张国辉转战新的「战场」,回到了华理。而当他回归课堂,突然发现之前写的一些笔记看不懂了,心里不免害怕了起来,但那段当兵的「苦日子」让他坚信:可以落后,但不能停滞不前,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面对生疏的课本知识和转专业的双重挑战,张国辉立即投入了「战斗」:网上自学视频补课,对知识点反复钻研,有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雷打不动地每天从日出学到日落,寒暑假在家时也是如此……

张国辉说,当兵后最大的变化是,更加珍惜大学的学习时间和机会了。

以前上课不敢举手,面对老师的提问畏畏缩缩;现在的他,在课堂上非常愿意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回应老师的问题。

依然凭着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张国辉在返校学习的第一学年,成绩排名和综合排名均位列专业第一。

张国辉在班导师杨建国老师的建议下,积极参加各类课外创新实践及编程比赛——获得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二等奖、「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上海赛区C/C++程序设计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家里所有人都没想到,当兵回来后我比以前更爱学习了,现在家人对部队的认知都发生了改变。」张国辉说。

张国辉还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影响身边人:参加学校退伍大学生发起的「迷彩绿」青年先锋队;在「花梨梦」志愿服务中指导小朋友编程,传递知识的乐趣;化身征兵宣传员,讲解应征入伍政策等等。

在杨建国眼中,张国辉身上的军人本色熠熠闪光——吃苦耐劳、顽强拼搏、永不服输。

有几件事情更是让他印象深刻:刚当兵回来,编程方面还不是很强,经过一学年的努力后,已经超过班级大部分同学;当班长任劳任怨,踏实苦干,很好地完成交给的各项任务;热心帮助同学,有同学住院,一直辛苦帮忙。

而在张国辉看来,他所做的,不过是想将在部队感受到的温暖传递下去,将耳濡目染的教育传递下去:服务大家、服务社会、服务国家。

青春「上交」两年,军旅生涯给了张国辉最坚实的「盔甲」。未来,他将瞄准计算机视觉方向,继续迎接挑战,开启新的「蜕变」。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