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军中之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诞生始末

2024-04-01军事

一、组建过程

刘道生拿起了电话,大声说:「给我接广州军区,请许司令员讲话。」

张振铎向田松报告:「中国陆战第一旅集合完毕,请首长检阅!」

刘华清给陆战旅题词:「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吸取外国先进经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军陆战队。」

合并组建海军陆战师

1954年12月9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华东海军以海军原有的一个陆战团及水陆坦克教导团为基础,抽调华东海军水兵师师部及水兵二团,合并组成海军第一陆战师。

其实,早在1954年10月下旬,福州军区水兵师即原二十九军八十五师,就接到了福州军区转来的中央军委命令,令水兵师师部带二团与海军已有的一个陆战团及水陆坦克教导团合并成陆战师,归华东军区海军建制领导。水兵师二团即全军闻名的「叶挺团」。

在这个命令中,同时还将舟山流动炮营划归陆战师。

水兵师政委柴启琨在接到命令以后,立即向部队作了动员,将二团的防务移交福建守备师,并做好了进驻江苏省新浦的必要准备。

12月初,柴启琨和副师长姜祖岐带领师部和「叶挺团」的全体官兵以及随军家属约3000余人,从福清出发,步行60多公里到达福州,随即乘军列向北疾驶。

启程这天,福州军区刘培善、皮定均等领导专程赶来给大家送行。他们在接见全体干部的时候,向大家阐述了组建海军陆战师的重要意义,勉励大家到海军以后继承和发扬「叶挺团」的革命传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为创建海军的新兵种作出贡献。

当时天气异常寒冷,在经过福建武夷山脉的分水关时,下起了大雪,因为大家都穿着单衣,睡得全是用稻草铺成的地铺,十分艰苦,但大家士气高昂。

军列在昆山车站,受到了军区海军代表、政治部副主任吴西等人的欢迎。

12月9日,海军陆战师在新浦成立,这时大部仍旧穿着陆军服,直到1955年夏天才换上海军服。

1955年1月,柴启琨接到通知,到北京参加海军党委扩大会议,他当时是唯一穿陆军服装的海军军官。

会议期间,柴启琨看到一份海军参谋长周希汉关于组建海军陆战师的报告,报告中明确了海军党委为陆战师建设制定的方针是「边打边建、逐步建设」,上面有苏联专家给予的评语。

报告中强调:

加速正规化、现代化人民海军建设是刻不容缓的任务,要把陆战师建设好,做好解放台湾和其他敌占岛屿的准备。

柴启琨回到新浦师部以后,向全师传达了海军党委对陆战师建设的指示,全师各级领导都统一思想,明确了建军方针。

1955年,海军陆战师在上级主管训练部门的具体指导和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按照训练计划大纲,进行了各兵种的专门训练。

步兵分队战术训练完成了班、排、连、营和团对有防御准备之敌占岛屿的进攻,单个战士与班、排、连、营在进攻中转入防御,以及担负侦察的步兵班、排和步哨勤务的训练。

坦克分队战术训练进行的是单车至排的陆上教练,单车到连的航海队形驾驶,单车到营直接支援步兵向敌占岛屿的进攻的战术训练。

炮兵分队则进行了单炮到排、连和营进攻的战术训练。

工兵、通信、警卫等分队也完成了各自业务的基础训练。

当时,部队还完成了既定的队列、条令、防化学、防原子、兵器介绍、海洋常识和登离舰艇等共同科目的训练。

在专门训练中重点是各级指挥员与司令部的训练,着重解决了所属排以上军官分别对班、排、连、营进攻敌占岛屿的组织与实施,进行了理论讲授、图上和沙盘作业,丰富了他们的海、空军和炮兵常识。

大家的训练热情都非常高,战士潘玉文刻苦钻研,他只用了一个月,就在冲锋枪改用轻机枪的考核中打出优秀成绩。

1955年9月间,陆战师组建不久,就参加了全军辽东半岛登陆战役演习,担负在使用原子、化学武器条件下先遣队登陆战术表演的任务。

9月21日,陆战师一团和坦克团各一个营,加上师直工兵连、通信排等共1300人到达旅顺。

在旅顺接受任务后,部队没有休整,便带着连续5昼夜远航的疲劳投入了紧张艰苦的表演科目训练。

10月底,演习正式开始了,登陆部队在其他部队的掩护协同下,于夜间乘登陆舰渡海。第二天黎明到达预定登陆地点附近海域后,立即换乘登陆艇或水陆两用坦克,在距离「敌岸」60链处实施登陆作战。

1957年8月4日,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海军战略指导思想的转变,为了把有限的海军经费用在当时最需要的地方,遵照总参谋部的电令,海军陆战师移交南京军区,整编为上海地区警备部队。

陆战师虽然只存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但毕竟使一个单一的陆军部队,完成了向第一支担负特殊使命的合成的海军陆战部队的转变,为以后的海军陆战部队的建设提供了经验。

正式组建海军陆战旅

1980年5月5日15时,海军陆战队第一旅成立大会在海南定安县龙塘公社西坡村原三九一团驻地召开。

总参谋部、海军、南海舰队和广州军区、海南军区、一三一师首长,地方县、公社领导,参加了海军陆战队第一旅成立大会。

海军党委及广州军区一三一师各团为海军陆战队第一旅的成立发来了贺电和贺信。

南海舰队副政委符路代表舰队党委在大会上讲话。

船队副参谋长柳条在会上宣读命令:

原三九一团团长张振铎任旅长,海口水警区副政委王国湘任政委,西沙水警区副司令员王锡纯任副旅长,原三九一团副团长蒋炳然任参谋长,原三九一团政委邓理友任政治部主任,副团长蒋瞬加任后勤部部长,副政委王昌松任后勤部政委。

命令宣读完后,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雨。

接着,大会进行授旗仪式,张振铎顶着风雨,踏着正步,从海军第一副司令员刘道生手中接过海军陆战第一旅的「八一」军旗。

随后,大会还进行了阅兵仪式,2000多名官兵组成20个阅兵方阵,迈着同样的步伐、同样的力度,在同一时刻踏向新一方领地。

大家顶着暴雨,踏着雨水,排着方队走过检阅台。

这时,参加大会的所有首长都庄重地向部队敬礼。他们知道,这些人是从四面八方的部队刚刚走到一起来的,并没有经过更多的合练。

其实,早在70年代末期,越南当局继续对柬埔寨进行大规模的战争,并在中国云南、广西边境制造事端,进行武力挑衅,侵占了南沙群岛部分岛屿时,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维护海洋权益,中央军委决定,迅速建立一支具有现代化作战能力的海军陆战队。

世界上第一支海军陆战队是由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在1537年建立的。后来,美国、苏联、英国、法国等先后拥有了自己的海军陆战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军陆战队在诺曼底、硫磺岛、冲绳等登陆作战中所向披靡,战功卓著,从而以「攻击力最强的军队」著称于世。

1979年2月17日凌晨,我军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开始,上级命令广州军区一三一师三九一团团长张振铎率部920多人,坚守西沙8个岛屿。

一、组建过程

刘道生拿起了电话,大声说:「给我接广州军区,请许司令员讲话。」

张振铎向田松报告:「中国陆战第一旅集合完毕,请首长检阅!」

刘华清给陆战旅题词:「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吸取外国先进经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军陆战队。」

合并组建海军陆战师

1954年12月9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华东海军以海军原有的一个陆战团及水陆坦克教导团为基础,抽调华东海军水兵师师部及水兵二团,合并组成海军第一陆战师。

其实,早在1954年10月下旬,福州军区水兵师即原二十九军八十五师,就接到了福州军区转来的中央军委命令,令水兵师师部带二团与海军已有的一个陆战团及水陆坦克教导团合并成陆战师,归华东军区海军建制领导。水兵师二团即全军闻名的「叶挺团」。

在这个命令中,同时还将舟山流动炮营划归陆战师。

水兵师政委柴启琨在接到命令以后,立即向部队作了动员,将二团的防务移交福建守备师,并做好了进驻江苏省新浦的必要准备。

12月初,柴启琨和副师长姜祖岐带领师部和「叶挺团」的全体官兵以及随军家属约3000余人,从福清出发,步行60多公里到达福州,随即乘军列向北疾驶。

启程这天,福州军区刘培善、皮定均等领导专程赶来给大家送行。他们在接见全体干部的时候,向大家阐述了组建海军陆战师的重要意义,勉励大家到海军以后继承和发扬「叶挺团」的革命传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为创建海军的新兵种作出贡献。

当时天气异常寒冷,在经过福建武夷山脉的分水关时,下起了大雪,因为大家都穿着单衣,睡得全是用稻草铺成的地铺,十分艰苦,但大家士气高昂。

军列在昆山车站,受到了军区海军代表、政治部副主任吴西等人的欢迎。

12月9日,海军陆战师在新浦成立,这时大部仍旧穿着陆军服,直到1955年夏天才换上海军服。

1955年1月,柴启琨接到通知,到北京参加海军党委扩大会议,他当时是唯一穿陆军服装的海军军官。

会议期间,柴启琨看到一份海军参谋长周希汉关于组建海军陆战师的报告,报告中明确了海军党委为陆战师建设制定的方针是「边打边建、逐步建设」,上面有苏联专家给予的评语。

报告中强调:

加速正规化、现代化人民海军建设是刻不容缓的任务,要把陆战师建设好,做好解放台湾和其他敌占岛屿的准备。

柴启琨回到新浦师部以后,向全师传达了海军党委对陆战师建设的指示,全师各级领导都统一思想,明确了建军方针。

1955年,海军陆战师在上级主管训练部门的具体指导和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按照训练计划大纲,进行了各兵种的专门训练。

步兵分队战术训练完成了班、排、连、营和团对有防御准备之敌占岛屿的进攻,单个战士与班、排、连、营在进攻中转入防御,以及担负侦察的步兵班、排和步哨勤务的训练。

坦克分队战术训练进行的是单车至排的陆上教练,单车到连的航海队形驾驶,单车到营直接支援步兵向敌占岛屿的进攻的战术训练。

炮兵分队则进行了单炮到排、连和营进攻的战术训练。

工兵、通信、警卫等分队也完成了各自业务的基础训练。

当时,部队还完成了既定的队列、条令、防化学、防原子、兵器介绍、海洋常识和登离舰艇等共同科目的训练。

在专门训练中重点是各级指挥员与司令部的训练,着重解决了所属排以上军官分别对班、排、连、营进攻敌占岛屿的组织与实施,进行了理论讲授、图上和沙盘作业,丰富了他们的海、空军和炮兵常识。

大家的训练热情都非常高,战士潘玉文刻苦钻研,他只用了一个月,就在冲锋枪改用轻机枪的考核中打出优秀成绩。

1955年9月间,陆战师组建不久,就参加了全军辽东半岛登陆战役演习,担负在使用原子、化学武器条件下先遣队登陆战术表演的任务。

9月21日,陆战师一团和坦克团各一个营,加上师直工兵连、通信排等共1300人到达旅顺。

在旅顺接受任务后,部队没有休整,便带着连续5昼夜远航的疲劳投入了紧张艰苦的表演科目训练。

10月底,演习正式开始了,登陆部队在其他部队的掩护协同下,于夜间乘登陆舰渡海。第二天黎明到达预定登陆地点附近海域后,立即换乘登陆艇或水陆两用坦克,在距离「敌岸」60链处实施登陆作战。

1957年8月4日,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海军战略指导思想的转变,为了把有限的海军经费用在当时最需要的地方,遵照总参谋部的电令,海军陆战师移交南京军区,整编为上海地区警备部队。

陆战师虽然只存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但毕竟使一个单一的陆军部队,完成了向第一支担负特殊使命的合成的海军陆战部队的转变,为以后的海军陆战部队的建设提供了经验。

正式组建海军陆战旅

1980年5月5日15时,海军陆战队第一旅成立大会在海南定安县龙塘公社西坡村原三九一团驻地召开。

总参谋部、海军、南海舰队和广州军区、海南军区、一三一师首长,地方县、公社领导,参加了海军陆战队第一旅成立大会。

海军党委及广州军区一三一师各团为海军陆战队第一旅的成立发来了贺电和贺信。

南海舰队副政委符路代表舰队党委在大会上讲话。

船队副参谋长柳条在会上宣读命令:

原三九一团团长张振铎任旅长,海口水警区副政委王国湘任政委,西沙水警区副司令员王锡纯任副旅长,原三九一团副团长蒋炳然任参谋长,原三九一团政委邓理友任政治部主任,副团长蒋瞬加任后勤部部长,副政委王昌松任后勤部政委。

命令宣读完后,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雨。

接着,大会进行授旗仪式,张振铎顶着风雨,踏着正步,从海军第一副司令员刘道生手中接过海军陆战第一旅的「八一」军旗。

随后,大会还进行了阅兵仪式,2000多名官兵组成20个阅兵方阵,迈着同样的步伐、同样的力度,在同一时刻踏向新一方领地。

大家顶着暴雨,踏着雨水,排着方队走过检阅台。

这时,参加大会的所有首长都庄重地向部队敬礼。他们知道,这些人是从四面八方的部队刚刚走到一起来的,并没有经过更多的合练。

其实,早在70年代末期,越南当局继续对柬埔寨进行大规模的战争,并在中国云南、广西边境制造事端,进行武力挑衅,侵占了南沙群岛部分岛屿时,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维护海洋权益,中央军委决定,迅速建立一支具有现代化作战能力的海军陆战队。

世界上第一支海军陆战队是由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在1537年建立的。后来,美国、苏联、英国、法国等先后拥有了自己的海军陆战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军陆战队在诺曼底、硫磺岛、冲绳等登陆作战中所向披靡,战功卓著,从而以「攻击力最强的军队」著称于世。

1979年2月17日凌晨,我军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开始,上级命令广州军区一三一师三九一团团长张振铎率部920多人,坚守西沙8个岛屿。

当时,敌情非常复杂,部队生活条件很差。广大官兵坚守了4个多月,直到胜利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回到海南。

1979年仲秋,南海舰队副司令田松视察西沙群岛,担任西沙水警区副司令的王锡纯陪同田松视察了西沙群岛所有布防工事。

田松在怪石嶙峋的珊瑚礁滩选了一块平地坐下,望着王锡纯说:「谈谈你对西沙整体防御的看法。」

王锡纯坐在灼烫的礁石上,说道:「司令,这里只是一个绝对的桥梁战场,而不是一块坚固阵地。瀚海孤岛,无防御纵深,固守待援的时间也是相当有限的。因此,无论何种永久性的设施在军事上都是徒劳的。消极地讲,目前我们这种防御体系,充其量亦只能对付敌人的小股袭击,一旦敌人大规模进攻,难保岛屿不失守。」

「对策呢?我们总不至于坐以待毙吧?!」

「我们应该组建一支素质过硬、装备精良的两栖登陆快速反应部队。纵然岛屿丢失,我们也能将敌人重新轰下大海。」

田松站起身,眼角挂出一丝满足的微笑。王锡纯的观点正合田松的意图。

炽热的海风扑上面颊,田松打开衬衣的纽扣,踏着滚烫的沙砾走向海边。田松站在没过膝盖的水中,忽然发问:「据说你对1974年与西贡的海战有看法?」

王锡纯愣住了,他没想到首长会提起5年前的那场战斗。

王锡纯说:「对战争的胜利我们赞美得太多了,而对战争中暴露出来的致命的弱点却没有给予重视……」

那是1974年1月20日,西沙群岛海域上,一支水面舰艇混合编队向西沙群岛的甘泉、珊瑚、金银三岛开进。

从西伯利亚涌来的寒流已经弥漫在西沙海区,军舰在起伏的浪涛中像一片树叶,时而被抛上浪尖,时而又坠入浪谷。

军舰上,作为登岛作战的主力部队是陆军官兵。随着军舰的剧烈摇晃,陆军官兵一个个呕吐起来。出航前的那股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已经渐渐消失了。

作为海上编队的指挥员,王锡纯心急如焚,昨天,编队已取得击沉敌舰1艘击伤3艘、毙敌100多人的辉煌胜利。今日的收复岛屿之战会是什么结局?陆军出身的王锡纯深知此次登陆作战的艰难。

这些岛屿的周围都有一圈硕大的珊瑚礁盘。礁盘上怪石嶙峋,四处是锋利的珊瑚桩,前后无遮无掩,那是一片宽阔的死亡地带,岛上如果有几个能够扣动枪机射击的敌人,眼下这些被晕船呕吐折腾得精疲力竭的陆军士兵,要想越过礁盘登上岛屿,无疑得用生命铺路。

水兵们虽然适应海上生活,但没有任何登陆作战经验,登岛上岸犹如鱼儿离水,仍然无用武之地。

登陆的时间到了。各种舰炮猛烈地轰击着宽阔的珊瑚滩。炮声振奋了斜躺歪倒在甲板上的陆军士兵,他们迅速爬起来跳进小艇、橡皮舟、舢板。

王锡纯心里一亮:关键时刻陆军士兵的雄风犹在。

然而王锡纯马上意识到兴奋过早。陆军士兵绝大多数是第一次下海。橡皮舟、舢板在他们手中完全就像脱缰的野马,他们根本就不会使用这些玩意儿。橡皮舟在珊瑚礁盘上来回打转,舢板更是行进艰难。

王锡纯下达命令:「丢下舢板,徒步涉水登陆!」

陆军士兵们终于登陆成功。勇敢的陆军士兵轻而易举地收复了三座岛屿。守岛的西贡伪军早已被昨天海战的炮声吓破了胆,他们看见登陆的中国士兵,远远地就举枪投降。

岛上30余名西贡伪军没有一个是在工事掩体内被俘的,他们始终一枪未发。

作为胜利者的王锡纯知道情况后倒吸一口凉气。倘若固守这些岛屿部队不是不满于西贡当局的人,而是一些强悍的士兵;倘若他们都手执武器蓄机待发,准备誓死顽抗的话,战争的后果将很难料定。

在1974年与西贡海战过去近6年后,中国终于有了一支执行特殊任务的两栖登陆作战部队。

1979年12月20日,根据中央军委和总参谋部批复,以广州军区调给海军的步兵三九一团和水陆坦克团第二营及四十二军、五十五军各一个装甲连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战队第一旅。

1980年,中国海军第一副司令员刘道生随人民海军特混编队首航太平洋,任编队指挥员兼政委。

刘道生当时想到,社会主义的中国的海军是一支防御力量,作为人民海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军陆战队也不例外。

要成立的海军陆战队的特殊性在于,它有着舰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无法代替的作用和特长,舰艇和飞机能去的地方他们能去,海上编队和航空兵无法涉足的地方,他们也能够去。

因此,海军陆战队应当是一支兼三军之长、避三军之短,进可攻,退可守,勇敢、坚定、沉着、顽强,忠诚机敏,百折不挠,以一当十,十以当百,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锐之师。

想到这里,刘道生想起了「强将手下无弱兵」这句军中老话,他马上想起了素有「武林高手」之称的许世友。

刘道生拿起布防工事的电话,大声说:「给我接广州军区,请许司令员讲话。」

接通许世友后,刘道生表示要人,而且就要他们军区有「铁骨头六连式部队」称号的三九一团。

许世友说:「别看他们也种过水稻打过坑道,可不能到了你们海军也整天搬石块玩泥巴坨,要那样,我可半个兵蛋子也不会给你!」

刘道生说:「那我可不敢担保,不过如果他们到了海军还要玩泥巴搬石头,那也绝不是为了填饱肚子然后把自己藏起来。」

在陆战旅成立前夕的1980年1月,南海舰队成立海军陆战队第一旅筹建领导小组,组长由南海舰队副司令员田松担任。同时,成立了由王锡纯、阎德华、阎伯生、邓理雄和张振铎为成员的筹建办公室,具体负责旅的筹建工作。

2月1日,上级指示,海军陆战队第一旅归属南海舰队领导指挥,原三九一团机关负责实施对接收部队的领导。

筹建工作开始以后,以原三九一团机关为基础,改编成立海军陆战旅旅部机关,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均设若干个股。

第一旅下辖6个营和1个教导队,旅机关驻海南定安县龙塘公社西坡村,部队大都散驻在广东省湛江市郊、电白县、花县和海南岛定安、崖县。

当时,部队也曾一度出现了能否当好海军的议论,甚至有些人对陆战旅的前景抱有怀疑态度。

旅机关当即将这种情况向上级作出反映,并认真地进行了调查研究,最后明确指出:

成立海军陆战队必须把政治建军放在首位,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继续发扬陆军的优良传统和战斗作风,同时,必须高度重视业务技术,努力学习海军的业务知识,尽快提高整体科学文化水平。只有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团结协作,才能成为一支精锐之师。

根据这种精神,旅部主办了学习班,有针对性地对大家进行短期培训。

当时的突出问题是住房、吃水和用电困难,大家就自己动手,建起铁架房,又盖了一部分草房,使大家都有了安身之地。

为了保证吃水用水,三九一团派出许多人到几公里外的龙舟河挑水,而且长年坚持不断。

从陆战旅成立以来,多次受到中央军委、总部和海军首长的检阅,得到了首长的好评。

1987年1月18日,海军司令员刘华清视察后,并为陆战旅题词:

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吸取外国先进经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军陆战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