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美国将领眼中的解放军如何?美专家深入分析 :美军最害怕4个地方

2024-09-03军事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23年,美国著名学者马修深入分析了美国高级将领米利将军的一次关于中国的演讲。

这次演讲披露了美军对中国解放军的深刻关注,而马修的分析更是揭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

在四个关键方向,美军对解放军的力量充满了忌惮......

重点关注解放军的美军

随着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崛起,美国的战略重心发生了显著变化。

从20世纪末开始,美国逐步意识到,中国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迅速增长的大国,更是一个有能力挑战现有国际秩序的力量。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的战略制定者和军事领导层逐渐将目光集中到中国身上,认为遏制中国崛起已经成为维持美国全球霸权的重要任务。

美国针对中国的遏制政策并非一朝一夕之策,而是伴随着中国崛起过程中的种种迹象逐步形成并深化的。

美国的遏制政策首先体现在经济和外交领域。早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美国就开始加大对中国的关注力度。

一方面,美国希望通过经济合作和全球化来获取属于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美国也逐渐意识到,中国并未像其预期的那样完全融入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

于是,美国逐步调整对华政策,从最初的「接触与融合」策略,转变为更加防范和遏制的姿态。

军事上,美国的遏制政策则更为直接和明确。随着中国军事力量的迅速提升,特别是解放军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美国开始通过加强与亚太盟友的军事合作来制衡中国。

2011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这是美国遏制中国的重要步骤之一。

该战略旨在通过加强与亚太地区盟国的军事合作、增加军事存在以及提升区域防御能力,来遏制中国的发展。

这一战略的核心目标是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不被削弱,并防止中国成为能够挑战美国全球霸权的力量。

除了军事合作,美国还积极推动其在亚太地区的盟友参与到对中国的遏制行动中。例如,美国通过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防务合作,加强了在西太平洋的军事部署。

此外,美国还通过推动「印太战略」,试图将印度纳入对中国的遏制框架中,以形成对中国的地缘政治包围。

美国与这些国家的联合军事演习以及防务协定,进一步加深了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存在,旨在向中国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美国不会容忍任何可能威胁其区域和全球利益的行为。

在美国全面遏制中国的背景下,解放军也成为了美军的重点关注对象。

对美军而言,解放军已不仅仅是一个区域性的挑战者,而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头号对手」。

在多次的军事演习和战略部署中,美军越来越多地将解放军作为其假想敌,甚至将其定位为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大国冲突中的主要对手。

解放军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其展现出来的高效动员和快速反应能力,让美军高层深感不安。

美国专家马修认为,美军将领对解放军的「不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难言的往事与强大的未来

美军将领对解放军的不安,部分源自历史上中美之间的几次正面交锋,这些冲突中的惨痛教训深深印刻在美国军方的集体记忆中。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朝鲜战争。1950年,当朝鲜战争爆发时,美国自信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足以迅速结束战斗。

然而,当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投入战场后,战局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

在长津湖等多场战役中,志愿军表现出的韧性、战术和决心,让美军措手不及。

面对装备相对落后的解放军,美军不仅未能实现快速胜利,反而被迫经历了一场艰苦且代价高昂的战争。

最终,朝鲜战争以停战协定告终,双方回到了战争开始时的三八线附近,这一结果无疑是对美军霸主地位的挑战。

这种历史上的失利让美军对解放军产生了一种深刻的敬畏感。

尽管装备落后,解放军依然能够凭借顽强的战斗精神和高效的战术运用,给美军造成巨大的伤亡。

美军将领们至今仍清楚记得这些历史教训,这些教训提醒着他们,不应低估解放军的能力和战斗意志。

这种敬畏不仅停留在历史记忆中,更延续到了现代的战略思考中。

如今,解放军已经不再是那个装备简陋、依靠人海战术的军队。在经历了数十年的现代化改革后,解放军的装备和技术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在军事科技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使得解放军装备了一系列先进的武器系统。

从第五代战斗机歼-20的服役,到航母编队的形成,再到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的列装,这些都显示出中国在现代军事装备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

相比之下,美国在军事装备领域面临着许多困境。

尽管美军的整体技术水平仍然领先,但其装备更新速度和生产成本已成为困扰美国军方的难题。

近年来,美国多个主要武器系统的开发和部署因技术问题、预算超支和政治因素而一再推迟。

例如,F-35战斗机项目因成本飙升和技术故障频频遭到批评。而在海军方面,美国航母的建造和维护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使得美军在维持全球存在和应对多重威胁时捉襟见肘。

这些问题使得美军在面对解放军不断增强的装备优势时,感到越来越大的压力。解放军不仅在装备上日益现代化,还在快速提升战斗力和战略部署能力。

这种不断增强的军事实力,使得美军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应对策略。

美军将领们清楚地认识到,解放军的进步不仅限于硬件上的升级,更包括在军事理论和战略思维上的创新。

解放军近年来在信息战、网络战和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加剧了美军的担忧。

这些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解放军在未来可能的冲突中,不仅能够在常规战场上与美军抗衡,还可以通过非对称手段削弱美军的传统优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军对解放军的警惕和不安变得更加深刻。解放军的迅速崛起,打破了美军长久以来对自己军事优势的信心。

而如何应对这个日益强大的「对手」,已成为美国军事战略规划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马修认为,美军将领对解放军的恐惧还来自于一种对中国长期战略目标的误解。

在美军将领看来,中国正在实施一项涉及美国的长期战略,目标是取代美国在全球的主导地位。

美军将领认为,中国不仅有这个意愿,而且有这个实力。在他们眼中,中国的经济增长、科技进步和军事现代化都是为了最终挑战美国的全球霸权。

马修的分析还指出,美军将领认为,中国不仅有「称霸」世界的意图,而且有足够的资源和势力去实现这一目标。

中国庞大的人口、迅速增长的经济以及日益强大的军事实力,似乎都在为这一假设提供支持。

在西方看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组织中的积极角色以及对高科技领域的巨额投资,都是中国谋求全球主导地位的证据。

在这种逻辑下,美军将领们对中国的戒备和不安被解释为一种合理的防御反应。

然而,这种看法实际上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典型例子。

中国的战略目标从来不是为了取代美国或是称霸世界。相反,中国的主要目标始终是实现自身的经济发展和民族复兴。

历史和文化告诉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秉持「和为贵」的理念,注重和谐与共存,而非征服与统治。

在现代,中国一再强调和平发展和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倡导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这些行为和姿态显然与所谓的「称霸」意图相悖。

美军将领对中国的误解,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种过度的防御性思维,他们将自己的意图投射到中国身上,误认为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必然会导致与美国的直接对抗。

这种误判忽略了中国一贯奉行的和平发展政策,也没有认识到中国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国内需求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非国际主导权的争夺。

美国以己度人,忽视了中国文化中深厚的和平传统和务实精神。中国的发展模式强调的是内外兼修,通过内部改革和对外开放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而非通过扩张和征服来实现目标。

在中国的战略规划中,更多的是关于如何提升人民的福祉、如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而不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取代谁。

因此美军将领的分析中,明显存在对中国战略意图的误读和误解。他们所认为的「称霸」意图,实际上是中国自我防卫和寻求公平国际秩序的正当权利。

中国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确实使其有潜力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有意愿去主导世界或取代美国。

相反,中国一直致力于与各国建立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而不是主宰和控制。

美军将领们的恐惧,更多地反映了他们自身对失去全球霸主地位的焦虑,而非对中国真正战略意图的准确理解。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只会加剧双方的不信任和紧张局势,无法真正解决中美之间的根本分歧。

对于美国而言,关键在于重新审视和理解中国的战略意图,不应以冷战思维和敌对态度来应对中国的崛起。

美国应当通过对话和合作,建立更加开放和透明的沟通渠道,以减少误解和误判。

通过积极的接触和务实的外交政策,美国可以消除对中国崛起的过度恐惧,同时与中国一道维护全球的和平与繁荣......

参考资料:

孙兴杰:亚太秩序演化、地缘框架与中美关系,【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