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他们让浙产民营火箭飞往太空:龙年,且看「天鹊」奋飞

2024-02-11军事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曾杨希

过去一年,潮新闻报道了不少人。他们或让我们感动,或使我们欢乐,或让我们汲取力量。新春之际,潮新闻推出「奔赴新一年人生」策划,听他们讲述:2023年,他们的人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哪些感悟值得分享;新的一年,他们又有哪些计划,对未来抱有怎样的期待?

第一篇,我们首先关注让浙产民营火箭飞往太空背后的团队。

记者 曾杨希 摄

鹊,在中国文化意象中,有着吉祥与好运之意。在中国民营航天领域,也有一只美丽的「天鹊」——

2023年,浙产民营运载火箭、蓝箭航天旗下「朱雀二号」两度成功发射,成为全球首款成功发射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其配备的发动机正是「天鹊」系列液氧甲烷发动机。

发动机被誉为火箭的「心脏」。连续多年,来自蓝箭航天热态试验中心团队在湖州山坳中建起国内民营航天首个热试基地,并开展各项试验,不断打磨着这颗箭上之「心」。

春节之前,记者前往热试基地探访这支团队。在湖州市康山街道东山村,沿着一条平整洁白的路从山脚往上,拐了几个弯后终于抵达,只见干净整洁的试车场里,试车间、导流槽、测控大楼,以及各种功能房一应俱全。

在这里,一派繁忙的景象跃然眼前。在试车台80吨级发动机测试工位上,十来个工作人员忙碌着,正在拆卸一台「天鹊」12A(TQ-12A)发动机。

两个小时后,发动机被完全吊下试车台,被小心翼翼地吊上了一辆拖车。「发动机会被运往总装厂房,进行下一步检查工作。」蓝箭航天试验管理部总经理张昉说。

一款火箭发动机的研制,需要经过多项测试环节,其中必不可少的是在地面进行点火试验,这一过程被称为热试。

「火箭发动机要完成一次热试可不容易,从前期准备到点火,一般需要4到5天左右,这个过程离不开整个团队几十人的接力与合作。」张昉说。

为了获得试验数据,当一台发动机安装上试车台,首先要进行的是管路连接,以及传感器安装。

仇晓钧和孩子生活照 采访对象供图

仇晓钧是试验测量领域的工程师。他是湖州本地人,戴着一副眼镜,灿烂的笑容总是挂在脸上。每当有「天鹊」上热试台,他和伙伴都要将上百枚传感器一一接入对应的接口,单是这一过程就需要2到3天。每个接口型号、位置不同,完成这项工序尤其需要耐心。

「民营航天是未来航天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家门口就能参与这项事业,内心感到骄傲。」 仇晓钧说,这项工序之后,还要进行气密试验等,只有确保点火万无一失,才能进行最终的点火。

当点火按钮被按下,各个阀门的开关控制着燃料的流动,这一过程由电脑实现。但电脑的程序由人撰写,樊狄锋就是完成这一接力棒的工程师。

樊狄锋生活照 采访对象供图

樊狄锋介绍,每次试验,他都要按照要求写一套阀门控制程序。唯一要求就是精准,阀门打开的误差时间需要控制在10毫秒内,任何一个阀门开早了或开晚了,都会导致试验失败。

采访时,同事们都夸樊狄锋工作起来很细心,而他只是谦虚地摇摇头。

2023年,在这支团队的接力过程中,19台发动机完成了点火热试。其中10台装载于朱雀二号遥二火箭与朱雀二号遥三火箭之上,奔向太空。

蓝箭航天供图

回望过去一年,大家都说最难忘的是7月12日。当天上午9时,朱雀二号遥二火箭首次实现入轨。

「除了激动,还是激动。」 负责试验工艺的工程师朱刘成说。来自海南的他说着一口南方普通话,早在2018年就加入了蓝箭航天,专门攻克发动机试验技术。常期在湖州埋头苦干,他和伙伴们见过凌晨的星光、山里的日出、冬天的积雪,历经五年奋斗,才终于换来入轨成功,大家都难掩心中澎湃。

朱刘成照片 采访对象供图

另一位试验工艺工程师施云波回忆,当天发射结束后,团队合了一张影,近30多个伙伴,几乎人人的脸庞都流淌着灿烂的笑意。

这是一支深藏功与名的队伍。因为新的试验任务在身,发射当天,团队成员们只能在热试基地通过直播观看。合影拍完,大家很快又回到了各自的岗位上开始新一番的忙碌。

2023年12月,朱雀二号遥三火箭发射成功。当天,蓝箭航天公布了正在研制可回收朱雀三号火箭的新消息。这枚新火箭将配载9台 「天鹊」12B(TQ-12B)发动机以及1台「天鹊」15B(TQ-15B)发动机。

新的「天鹊」15B发动机推力大,现有试车台工位不足以支撑增加的产能,因此需要对一墙之隔的10吨级游机测试工位进行改建,改建后将可以支撑四型发动机的试验产能,这项工作将在今年完成。

同时,新的一年,朱雀二号计划实施3次发射任务。发射前,每台发动机都要经过试验基地的各项试验。

「我们有信心,相信2024年能创造新的辉煌。」正投身于新工位改建工作的施云波说。

施云波工作照 采访对象供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