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为什么需要小口径?

2024-02-25军事

自从现代步枪诞生以来,其口径的变化就一直在发生。

现代步枪的鼻祖,应该是德莱赛针发枪。

这个是第一代现代步枪,具有现代步枪的一些基本特征。

德莱赛针发枪的口径是15.4mm,这个是一个在早期步枪比较常见的口径,更早一点的燧发枪口径也多数在16-19mm,相对现在步枪口径都很大。

同时代的法国1866年式夏塞波步枪 ,口径是11mm,德莱赛针发枪的后继型号1871年式毛瑟步枪,首次使用金属定装弹,弹药是11.15X60mm。

那个时代的步枪,其主流口径都在10mm以上,按照现在标准,那是妥妥的大口径步枪。

步枪口径的第一次大变化,出现在法国的勒贝尔1886步枪。

这款步枪口径8mm,这个口径已经非常接近现代步枪口径。

随后出现的一众栓动步枪,基本形成了7-8mm区间的主流口径形态。

之所以勒贝尔步枪口径减小,核心原因是勒贝尔步枪首次使用了无烟发射药,相对早期黑火药发射药,无烟发射药的能量更高,那么较少的发射药就能获得推动弹头足够的动能。

并且,无烟发射药的燃速更低,这样即使减少口径,也不会造成弹压过高造成炸膛了。

无烟弹时代的步枪口径,逐渐出现了德国的7.92mm,法国的8/7.5mm,俄国的7.62mm以及英国的7.7mm,除了日本的6.5mm(30步枪)以外,基本都是在7-8mm中口径范围里内。

这些口径标准,基本都延续到了二战后。

二战以后,虽然口径不变,但是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开始普及中间威力弹,也就是在7.62mm全威力弹基础上,改成了7.62mm中间威力弹,整体弹药体积缩小。

而北约被美国人落后的思路拖累,整体统一了7.62mm全威力弹标准。

也就是战后基本全世界主流步枪口径标准都是7.62mm,虽然这是两个不同7.62mm。

不得不说,中间威力弹对于步枪的连发更有优势,并且步枪的交战距离缩短,机械化战争模式下,步枪火力密度要求高于射程和威力要求,这点而言,缩短长度体积的中间威力弹更有优势。

所以在苏联的7.62X39mm中间威力弹以及使用这个弹药的AK47步枪的强大表现,让美国人在后续步枪口径选择中,直接跳过了中口径中间威力弹,一次前进到了小口径枪弹,这个就是北约的5.56mm弹。

苏联在随后也跟随使用了小口径弹,就是5.45mm弹。

再后来中国研发新枪弹时候,也选择了5.8mm弹。

至此,世界主流步枪口径基本都低于6mm,完成了从大口径到中口径再到小口径的蜕变。

作为所有人的选择,小口径相对中口径枪弹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几点:

首先是弹药整体质量变小,这样士兵负担降低,或者说负担不变下可以携带更多弹药。

比如5.56X45mmNATO M193普通弹,全长57.4mm,弹重11.79g。

其取代的7.62 NATO M59普通弹,全长71.1mm,全重24.47g。

这样,200发子弹就差了2500多克,或者说,本来只能携带100发弹药的,能携带超过200发弹药了。

这个对于现代步枪还是很重要的。

第二个优势,是更细长的弹头,动能释放效果更好。也就是击中人体后,更易翻滚,造成更大的伤害。

第三个优势是后坐力明显降低,毕竟整体枪口动能降低,所以弹药发射后坐力降低,更有利于连射控制。

第四个优势是高初速可以让弹道更平直,在有效距离内精度更高。

当然,小口径弹其实是小口径中间威力弹,其枪口动能更接近中口径中间威力弹。比如 M16使用5.56X45mmNATO M193普通弹枪口动能是1625焦,只比使用7.62X39mm弹的AK47枪口动能1980焦低18%。

实际因为高初速,小口径弹道更平直,有效射程并不低。

关于口径的故事,可以参考我另一个口径系列:

漫谈口径之一 口径数字的来历

漫谈口径之二 奇葩数字的另一个原因

漫谈口径之三 口径并不是弹药的实际直径

漫谈口径之四 同口径的差异有多大

漫谈口径之五 口径与威力

漫谈口径之六 超口径与次口径

漫谈口径之七(完结) 粗壮与迷你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