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淮海战役李弥逃脱记:一路开空头支票许诺,假扮老头坐小推车脱身

2024-08-07军事

1949年1月10日,惊天动地的淮海战役结束,此战,国军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国军12兵团司令官黄维被俘,除此之外,7兵团司令官黄百韬,2兵团司令官邱清泉,一个是饮弹自尽,一个则是在逃跑途中被击毙。

但在战后统计时,国军13兵团司令官李弥却不见踪影,一直到数天后才传来消息,原来,李弥已经从淮海战场上成功脱身,并安全抵达了国统区。

在解放军的重重包围中,李弥究竟是如何逃出淮海战场的呢?这其中的过程,可谓是颇为曲折离奇。

1949年1月10日凌晨,一头怒火的李弥冒着随时可能被击中的危险,摸黑赶到了国军第3师9团的驻地周楼村,刚进门,李弥就看到了3师师长周藩,忍不住的破口大骂。

之所以骂周藩,还得从几天前说起。

自发觉战争形势朝着国军方向开始不利后,李弥就打起了小算盘,尤其是在杜聿明要求他的13兵团殿后,以掩护孙元良和邱清泉撤退时,李弥就打定了自己先跑的主意。

在这种情况下,李弥要求周藩所在的第3师全力往西开拔,并切断了与杜聿明的联系,终于在1月9日晚间,李弥与周藩跑到了周楼据点附近。

但一转眼的功夫,周藩就发现李弥不见了,当时也是太乱,国军都溃败成一锅粥了,所以周藩找了一圈没找到,只得自己先行抵达周楼。

而李弥其实并没走远,他左等右等不见周藩,也不敢多做停留,只得凭着记忆和方向感,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走,还别说,真让他摸到了周楼。

也正是这一段路上担惊受怕,让李弥极为恼火,尤其是周藩这个师长居然把自己这个兵团司令给弄丢了。

所以,在见到周藩后李弥忍不住破口大骂。

而骂完之后,一路奔波的李弥也是累了,当即就躺下来准备休息一会,此时的周楼驻地,除了有周藩之外,还有国军许多中将少将,不用说,都是溃败逃到这里的。

面对这么多残兵败将,李弥刚开始还想着给他们打打气,说什么「老头子」(即蒋介石)一定会来救援的,但这些人个个都是人精,如今的局势是个人都能看出来,国军是已经不行了。

所以李弥说了半天,压根儿就没人听得进去,说到最后,李弥也是烦了,干脆躺在床上假装睡觉,实际上在琢磨自己该如何脱身。

躺着躺着,李弥就迷迷糊糊睡了过去,直到i一发炮弹击中驻点的房顶,这才把李弥惊醒。

看到驻点房顶都被炸了,这一帮国军的少将、中将大惊失色,纷纷请示李弥该怎么办,李弥能怎么办?所以他没好气的说,「你们都当过参谋长,还想不出办法吗?」

说完,李弥把头扭过去继续装睡,大家也不知道李弥是什么意思,就在这个时候,13兵团的副司令官赵季平就站起来说,「司令官是叫我们想办法脱身走掉」。

此话一出,大家这才明白,李弥是想让大家想办法,好把他给弄出去。

明白了李弥的意思后,3师师长周藩马上心神领会,于是他站起来的就说,「要是继续打,长官不得救,部下都牺牲,大家全都完了,所以我想派一个人送个条子给他们(指解放军)请求投降,你看可不可以?」

若放在平时,周藩说这种话那就是动摇军心,是要拉出去枪毙的,但此时李弥心里正是这个意思,所以,周藩话音刚落,李弥就马上说:「可以写一张条子送出去」。

既然李弥都发话了,下面的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办,马上找来纸笔开始写,而在写的时候,李弥特意加上了三个条件:

第一,保证官兵性命;第二,投降后允许想回家的官兵离开;第三,负伤的官兵要及时得到救治。

写完之后,周藩派人就把条子送了过去,很快,解放军这边就回了信儿,要李他们马上投降,部队全部放下武器后,由主官带领到指定地点集合。

看完回信,李弥愁容满面,一边叹气一边说,「他们要主官带队,你们谁愿意去啊?」这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他自己不想去,要找一个人替他去。

结果,半天都没人主动站出来说自己愿意,看到这里,李弥是既恼火又生气,但又不敢强令手下,只得开始表演。

只见他坐在床上放声大哭,一边哭一边说,「我不想死啊,我死了可怎么办呐,我要是能回去,你们放心,你们的亲属我一定会照料好的。」

李弥这一哭,其他国军军官也学的有模有样,纷纷痛哭流涕,说自己不想死、不能去之类的话,一时间,小小的房间内,一帮大男人哭的是稀里哗啦。

哭到最后,周藩实在忍不了了,他心想,你们这个不愿去那个不愿去,分明就是想让我去顶缸吗?

所以,周藩心一横站起来就说,「都别哭了,我去就是了」。

此话一出,包括李弥在内的国军军官,马上就止住了眼泪,并且,李弥还交代周藩,让他晚一点再去,先给自己找一套士兵的服装来。

不仅如此,李弥还特意强调,一定要找那种带有血迹的衣服来,这意思周藩一听就明白,李弥这是要准备化妆逃跑啊。

但自己是属下,为长官卖命也是应该的,于是按照李弥的吩咐,周藩给他找好了一切,就这样磨蹭到当天下午四五点,看到一切都准备的差不多了,李弥这才让周藩带着三师的参谋长张炳琪等人走出阵地,向解放军投降。

由于当时是冬天,天黑的也早,再加上投降的人也多,场面乱哄哄的,就这样李弥利用夜色的掩护,趁乱逃走了。

为了赶紧脱离战场,李弥这一夜基本没睡,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走去,实在困得受不了,就找个没人的地方眯一会,眯完又起身,抹黑继续走。

但在第二天天亮时,李弥碰到了解放军的一支部队。

当时这支部队正在设卡检查,眼见躲不掉,李弥只得硬着头皮往前,到了关卡,李弥自称是书记官,加上他一夜没睡,脸色惨淡,并且穿的棉衣还沾满了血迹,整个人看起来丝毫不像是个军官,所以居然被他蒙混过关了。

过关后,李弥没敢停留,忍着饥饿劳累继续往前走,在找到陇海线后,李弥沿着陇海线一路往西,就在半道上,他遇到了一个叫做汪新安的国军士兵。

这个汪新安,是刚刚被释放,他在被俘后表示自己不想当兵了,于是解放军在审查完毕后就将他释放,并叮嘱他赶紧回家。

由于是死里逃生,汪新安当时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赶紧回到家,所以一路紧赶慢赶,同样也是滴水未进,此时正值饥渴难耐之际。

看到汪新安饿得不行,李弥就主动上前,把自己藏在怀里的饼干和牛肉拿出来分给他了一点,这就让汪新安顿感眼前的这个「伤兵」是个大好人。

当时的汪新安做梦也没想到,眼前这人居然是司令官李弥。

而李弥为了安全起见,也暂时隐瞒了身份,趁着汪新安大口吃喝,李弥就开始套话,问他老家的庄上有没有给国军当过官的?

李弥此举其实很有心机,因为小兵没啥权力也是个不稳定因素,只有找到那些当过官的,才能保证他接下来的行程安全。

心直口快的汪新安当时就说,自己的一个堂兄汪涛,过去是当地保安团的团副,并且在老家十分「吃得开」。

有保安团这层关系,李弥心里就踏实了不少,于是,他假借要和汪新安结伴而行的利用,两人就这样朝着汪新安的老家汪集走去。

到了汪集之后,李弥先让汪新安打听打听汪涛是否在家,在得到肯定答复后,李弥这才把他的身份和盘托出。

得知眼前这个「伤兵」居然是自己的最高领导,汪新安也是吓了一跳,最终,按照李弥的吩咐,安排他和自己的堂兄汪涛见了面。

面对汪涛,李弥没有废话,直接亮出了自己的身份,若放在平时,像汪涛这种保安团的团副,是不可能有机会见到李弥的,如今居然坐在自己面前,这可把汪涛激动坏了。

于是,汪涛当场就要跪下来,李弥摆摆手说,只要想办法送他出去,那以后汪涛想干事就有官职,想做生意就有资本。

有了这句承诺,汪涛更是激动无比,他和李弥商议,自己目标太大,怕这一走会引起怀疑,所以他就安排自己的老表高大荣亲自护送李弥。

高大荣是汪涛的姨表兄弟,也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主,并且李弥也承诺只要把他送出去,就少不了他的好处。

就这样,高大荣、汪涛和李弥三人,策划了一份详细的逃亡方案。

按照方案,高大荣将带上几袋子面粉,以给徐州的舅舅汪学思送过年礼物为理由,带着李弥抵达徐州,到了徐州后,李弥再找机会南下。

计划定好后,那边接到消息的汪学思也十分配合,把自己家里的佃户樊长生和本家兄弟汪学仁提前派来接应。

就这样,在1949年1月16日下午,做好一切伪装的李弥,跟着高大荣、樊长生和汪学仁出发了。

路上,李弥伪装成一个老年人,跟在推着独轮车的高大荣后面,一路上还算顺利,最终在1月17日抵达了徐州汪学思的家中。

原本,李弥的计划是继续南下,但在第二天他们刚出门没多久才知道,解放军在双沟集一带设置了检查站,必须有路条才能通过。

问题是去哪里弄路条呢?思来想去,李弥就想,南下必然是一步一个关卡,随时都有暴露的危险,与其这样,倒不如北上,这样出其不意反而更安全一些。

但北上也要路条,还是在高大荣、汪学思的帮助下,李弥弄来了一张去往潍县(即潍坊)的条子,并且,汪学思和另外几个人七凑八凑,还给李弥凑了不少路费。

对于这几个人的配合,李弥十分高兴,本身他就能说会道,这会儿又有求于人,更是把这帮人哄得滴溜溜转,空头支票开的震天响,让汪学思等人心花怒放,死心塌地的为李弥跑前跑后。

一切准备就绪后,在1月25日的凌晨,李弥和高大荣出发了。

一路辗转,终于在1月27日晚上,李弥抵达潍县,到了这里,他直奔县城一家叫做「福聚楼」的餐馆,为啥呢?因为这里的经理李惠之,和他是熟人。

当初李弥担任国军第8军军长时,曾在潍县驻扎过,因此结识了李惠之,两人整日吃喝,关系还算不错。

所以,李弥才会直接去找这个李惠之,不过,他心里也没底,不知道李惠之现在会不会帮他,因此,思索了一下后,李弥决定演一场苦情戏。

次日早上,李惠之刚刚起床就听到有敲门声,一边疑惑是谁这么早的他,一边打开门,没等他把门完全打开,就闪进来一个人。

此人正是李弥,只见李弥进门后当即就跪在地上,一边哭一边喊着「李大哥救我」。

李惠之定睛一看,这才看清了居然是李弥,一番询问之后,才知道李弥从战场上逃了出来,此刻想请他帮忙把自己送出去。

当时的潍坊已经解放,因此,帮助李弥这样的人是有很大危险的,但架不住李弥的苦苦哀求,加上李弥又大打许诺牌,最终,还是让李惠之动了心。

但李惠之也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加上自己身份特殊,直接护送李弥太过明显,所以他就又叫来几人,分别是当地钱庄的经理于省初、原保安队对长韩宝德,以及自己的一个内侄王桂合。

这几个人在得知李弥的身份后,也是大吃一惊,尽管知道帮助李弥有风险,但他们最终还是被李弥的许诺给打动,有的去凑钱,有的去弄通行证,总之是极为配合。

都准备到位后,李弥在王桂合的陪同下出发,之所以让王桂合陪同,是因为此人原本是一个走江湖玩杂耍的艺人,他经常去青岛一带,路上也熟悉,并且身份也不容易引起怀疑。

就这样,在1月29日,王桂合推着小推车,李弥继续打扮成一个老年人并坐在小推车上离开了潍县。

走了一天一夜,在1月30日晚上,两人走到高密县,这里是王桂合的老家,他把李弥安顿在家中后,马上去找到自己的叔伯兄弟王克秋,说有个与自己一块唱戏的人,年龄太大走不动了,想请人把他送到青岛,只要送到,酬劳是五个小元宝。

小元宝便是黄金,而五个小元宝就是五两黄金,这价格明显偏高,因此王克秋听了后当时就觉得有问题,但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王克秋还是被如此高昂的酬劳吸引住了。

第二天一早,王克秋与村里的另外两个人分别推着小推车,车上装满了白菜萝卜,打扮成卖菜的小商贩,而李弥和王桂合则坐在车上,就这样,「唱戏艺人」和「小商贩」组合开始出发。

一路上,他们伪装的很好,加上王克秋对路上也熟悉,因粗顺利的通过了检查站,最终在2月1日,抵达国统区。

到了国统区,就意味着李弥已经安全了,在拜别王桂合等人后,李弥坐船去了南京,而得到消息的蒋介石,马上召李弥来浙江奉化见面,最终,决定让李弥出任新建的13兵团司令。

到了1950年,眼看国军彻底大势已去的李弥率领残部退入缅甸、老挝和泰国的交界处,一直到1954年才去了台湾,在台湾生活了近二十年后,于1973年病逝。

相比于其他被俘的国军将领,李弥的运气可谓是相当好,与他同样有好运气的还有胡琏,两人都是从战场上成功脱身的,只不过就经历来说,李弥更为曲折离奇一些,并且一路上他靠着能说会道,愣是没让一个人举报他,不得不说,有时候能说会道也是一种保命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