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形同战列舰的海上要塞——德拉姆堡,是如何英勇抵抗日军进攻的?

2024-03-01军事

在太平洋的波涛中,隐藏着一个传奇故事,它关于一座形同战列舰的海上要塞——德拉姆堡。这座要塞如同一头沉睡的巨兽,安静地躺在水面之上,它的故事充满了悬念和英雄主义,诉说着一段史无前例的抵抗。

夜幕降临时,德拉姆堡要塞的轮廓在月光下愈发清晰,宁静的海面上,突然响起了炮火的轰鸣。这是战争的号角,也是德拉姆堡要塞抵抗敌人入侵的开始。在这场战斗中,要塞和守军将展现出怎样的勇气和决心?它们又将如何影响这场太平洋战争的进程?

建筑与设计

德拉姆堡要塞位于菲律宾的巴丹半岛,是美国在20世纪初期为加强其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力量而建造的一系列要塞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这座要塞的设计理念独特,其整体外观酷似一艘巨大的军舰,静静地矗立在海中,仿佛随时准备着迎接敌人的挑战。面向着浩瀚的南海,背靠着风光旖旎的马尼拉湾,德拉姆堡要塞不仅是一座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杰作。

要塞的全长达107米,宽44米,从海平面上升起12米,如同一艘巨舰准备出航。但它的独特之处不仅仅在于其外观设计,要塞的真正力量隐藏在其几乎不可摧毁的结构之中。整个要塞被厚重的钢筋混凝土所包裹,外壁的厚度在7.6米到11米之间变化,而顶部的平均厚度也达到了6.1米,这样的设计使其能够抵御任何当时已知的攻击方式。在一些被认为相对薄弱的区域,设计者们还进一步增加了76毫米至102毫米厚的钢板加固,确保了要塞的防御能力更加牢不可破。

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防御措施之外,德拉姆堡要塞下方还隐藏着约十米深的地下结构。这一部分包含了生活区、弹药库、发电机房以及指挥中心等多个重要设施,既确保了要塞日常运作的需要,也为守军提供了一个在遭受攻击时的避难所。地下结构的存在大大增强了要塞的生存能力,即便是在地面部分受到重创的情况下,守军也能继续在地下进行抵抗,直到援军到来。

武装与防御

在德拉姆堡要塞的构筑中,其武装配置堪称精心之作,尤其是那两座位于要塞顶部南北端的14英寸双联装炮塔,分别名为「罗伯茨炮台」和「麦克雷炮台」。这两座巨炮炮台,以其雄伟的姿态和强大的火力,成为了要塞防御体系中最为显眼的标志。炮塔内部装备的是美国制造的14英寸(356毫米)主炮,这种大口径火炮能够发射重达1400磅(约635公斤)的炮弹,射程达到了惊人的23公里,足以覆盖周边海域和接近的陆地目标,对任何试图接近要塞的敌人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除了这两座主炮炮台外,德拉姆堡还精心布置了「埃克塞特炮台」,配备了M1917型高射炮和若干高射机枪。这些高射炮和机枪构成了要塞的防空网,专门用于对抗空中目标。M1917高射炮尤其值得一提,它是一种专为反飞机设计的火炮,能够向空中发射致命的炮弹,保护要塞不受敌机的骚扰。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些高射炮和机枪的配置,确保了要塞能够有效应对低至中高度的空中攻击,为要塞的守军提供了强有力的空中防护。

这些武器系统的设计和部署,展现了美国陆军工程兵在军事工程方面的高超技艺。每一项配置都经过精心计算,旨在确保要塞在遭遇攻击时能够提供全方位的防护。14英寸的主炮可以远距离打击敌人,防止敌军靠近;而高射炮和机枪则构成了密不透风的防空火网,使得空中单位难以突破要塞的防线。此外,这些武器不仅仅是单独操作,它们之间还能够相互支援,形成交错的火力网,大大增加了防御的效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考验

随着1941年末日军对珍珠港的突袭和对东南亚的迅速侵略,太平洋地区的战局急转直下,德拉姆堡要塞迎来了它建成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位于菲律宾的这座军事要塞,由于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成为了日军进攻的关键目标之一。1942年初,日军开始对菲律宾发动全面攻势,德拉姆堡要塞也成为了他们重点攻击的对象。

面对日军的猛烈炮击,德拉姆堡要塞的守军展现了难以置信的韧性和坚定的抵抗意志。尽管日军的火力强大,持续不断的炮弹落在要塞周围,引发了巨大的爆炸和烟尘,但要塞依然坚守着它的位置,没有被迫屈服。要塞内的士兵们,依靠着坚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事先准备的防御措施,承受着敌军的轰炸和炮击,同时也准备着反击。

在这场攻防战中,德拉姆堡要塞的炮台发挥了关键作用。14英寸的主炮塔,「罗伯茨炮台」和「麦克雷炮台」,在这个关键时刻全力开火,对日军的进攻位置进行了激烈的轰炸。炮弹穿越天际,向着日军的集结地和进攻路线倾泻而下,造成了巨大的杀伤和混乱。这些炮塔的火力展示了德拉姆堡要塞防御体系的强大和精准,尽管面对重重困难,它们依然能够对敌军造成有效的打击。

同时,要塞的防空系统也被推到了极限。随着日军空中力量的介入,德拉姆堡的高射炮和机枪开始对抗试图轰炸要塞的敌机。空中和地面上的交火,构成了一幅战争的惨烈图景。高射炮的爆炸云和飞机的尾焰交织在一起,成为了那个时代冲突的直观写照。

尽管日军的攻势猛烈,德拉姆堡的守军却以其坚不可摧的防御和有力的反击,展现了他们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在持续的围攻和重大损失下,要塞仍然坚持战斗,没有轻易放弃任何一寸土地。这段历史成为了德拉姆堡要塞传奇故事的一部分,体现了在极端条件下人类和工程的极限。

英勇的抵抗与无奈的投降

在1942年5月5日的夜幕之下,科雷吉多岛的天际被紧张气氛所笼罩,随着日军对岛上的德拉姆堡要塞发起了决定性的登陆作战,战火再次燃起。德拉姆堡要塞,这座在之前战斗中证明了其坚不可摧防御力的军事要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日军的登陆行动是精心策划的,他们的目标是一举突破要塞的防线,确保对岛屿的完全控制。

在这一夜,德拉姆堡要塞的炮火再次亮起夜空,尽管它们给予了日军以强烈的压制,但面对数量庞大、准备充分的进攻部队,要塞的守军开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日军的船只一波接一波地靠近岸边,登陆艇在炮火的掩护下卸载士兵,这些士兵迅速组织起来,向要塞的防御线发起攻击。

美军守军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展现了顽强的抵抗。他们利用要塞的每一寸土地,进行着毫不妥协的防守。每一轮炮火都是对侵略者的有力回应,每一个阵地都见证了守军的坚持和勇气。然而,随着战斗的持续,日军的压力逐渐增大,美军的抵抗虽然英勇,但在弹药和物资逐渐耗尽的情况下,局势开始变得不利。

战后的评价与遗产

长达五个月的激烈战斗中,尽管要塞被敌方炮火命中高达593次,但它如同一座岿然不动的山岭,坚固地耸立在太平洋的波涛之上。这种坚韧不拔,不仅使得要塞本身未遭受到致命的破坏,更为惊人的是,驻守在此的守军竟然无一人因敌方炮火而阵亡,这在当时的战争中可谓是一个奇迹。

德拉姆堡要塞不仅保全了自己和守军的安全,而且还给敌人造成了重大损失。在这场看似不平等的战斗中,日军损失了25门火炮,这对于进攻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德拉姆堡要塞的强大火力和坚固防御,即使是日本海军,也不敢轻易靠近这座让他们头疼不已的要塞。这座要塞,像一头沉睡的巨兽,静静地守护着它的领土,令所有企图侵犯的敌人望而却步。

对于日军来说,德拉姆堡要塞无疑是一块硬骨头。即便是在最终攻占了要塞,日军仍然对这座要塞心有余悸。他们在后来的评价中表示,「德拉姆堡是我们挥之不去的麻烦」,这不仅是对要塞防御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守军坚持不懈抵抗精神的肯定。德拉姆堡要塞及其守军,以其顽强的抵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赢得了敌人的尊重,也为自己刻下了不朽的篇章。

在战斗的最后阶段,即便是在接到投降命令之后,德拉姆堡要塞的守军仍旧展现出了他们的坚定和勇气。他们没有选择无条件屈服,而是决定在日军正式接收要塞前,彻底破坏了要塞内的所有火炮,并毁坏了所有的发射药。这一行为,虽然是在战争即将结束之时,但却充分展现了守军至最后一刻都不放弃的决心和勇气。他们通过这种方式,确保了这些武器不会落入敌手,被用来对付自己的同胞。

美军士兵在德拉姆堡基地射击M240B机枪[J].兵器知识,2019,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