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内蒙兵团六师102:受激励向全连挑战,建礼堂看四班显威

2024-02-01军事

1974年7月下旬,内蒙兵团六师召开了师直抓革命促生产誓师大会。

为什么要搞这么个誓师大会?原来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通知】(中发【1974年】21号文件),要求摆正了革命与生产的关系,抓批林批孔,促生产建设。强调搞批林批孔,不能影响生产,擅离职守的人员必须返回工作岗位,不允许停工停产闹革命。文件要求坚决打击破坏运动、破坏生产的阶级敌人。

当时,我们六师已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生产建设上,批林批孔基本就是学学文件,而且一般不占用上班时间,并没有「以革命压生产」的情况。但生产建设形势不容乐观,生产是多年亏损,基本建设也不尽如人意,所以师里要借中央通知的东风,掀起生产建设的高潮。

此次会议,除了传达中央21号文件,还表彰了在生产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我们连8班就荣记三等功。另外,会议还部署了下一阶段师直单位的生产建设任务。

我们连在上半年的施工中,不仅完成了轮窑三十米烟囱的建盖任务,还建起了几栋平房,也受到了师里的表扬。师里还给我们下达了更为艰巨的任务,就是加快师部大礼堂建设。

六师师部经过5年建设,虽已初具规模,但统统都是平房,没有太像样的建筑。最好的建筑就算是司政后机关的房子了吧,也不过是比其它平房高一点儿,里外用的都是红砖而已。唯一显点儿档次的就是有的门装了电镀把手。

而新规划的大礼堂则达到了城市剧场的标准。入口处是二层楼,楼上设立了专门的电影放映室。礼堂内设有1008个座位,前面建有舞台,墙高达到六米。这个一个庞然大物在一片小平房中自然鹤立鸡群,可成为标志性建筑。

师里对礼堂建设高度重视,要求既要保证质量,又要加快进度。

可我们连只有建小平房的经验,要建设这个大家伙,还真是难度不小。

为此连里在师直誓师大会之后,又组织我们学习21号文件和誓师大会精神,总结以往施工的经验教训,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并召开全连大会,进行再动员。

经过这一番的学习动员,各班比学赶超的劲头儿被充分激发出来,我也在考虑我们班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8班立了三等功,我们班该怎么办?我召开班务会讨论这个问题。

班里的人们说,别看咱们班都是些辅助工种,可也都是关键工种,一直没有发挥多大作用,那是因为没有搞大工程。现在要建礼堂,正好是大显身手的时候,咱们可得大干一场,也打出咱们4班的威风。

人们越说越来情绪,恨不能马上就跟别的班来个竞赛。于是有人提出,咱们写份挑战书,直接向别的班挑战,跟他们来个生产建设大竞赛。

真是个好建议,大伙一致赞成。

竞赛些什么呢?我们进行了讨论。大家觉得,中央21号文件要求「抓革命,促生产」,那革命和生产都得包括进去。另外根据我们自身的经验,团结也非常重要,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也得算一条。怎么考核呢?当然得看贡献,于是贡献也被列了进去。就这样我们确定了挑战书的内容,提议在全连开展「赛革命、赛生产、赛团结、赛贡献」的生产建设大竞赛。

谁来起草挑战书呢?我是班长,又当过文书,自然责无旁贷。

那时,我憋着一股子劲儿要与别人竞赛,激情正燃烧,下笔如有神,很快就把挑战书写好了。跟大伙儿一念,一致通过。

1974年8月4日是星期日,我跟连部要了一张大红纸,借了毛笔和墨汁,趴在大屋的土炕上,往红纸上抄写挑战书的内容。

班里的人围在旁边,看着我抄写。有人说:「班长的毛笔字写得不错呀!」

其实,我的字写得并不好,只是经常抄写团支部的宣传栏,写得顺溜而已。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把它贴在食堂的墙上。

当天晚上,食堂的墙上就出现了不少应战书、决心书。第二天早晨,应战书和决心书更多了,贴得满墙都是。我仔细察看了一下,全连所有的班都写了,还有一些党团小组也写了。

我们的挑战书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还真出乎我的意料。看着满墙的应战书、决心书,我的心里还真有些紧张,搞出这么大的动静,自己已站在风口浪尖上,可千万不能干砸了。

事后,我在日记中记述了此事,并写了自己的感想。

1974年8月8日日记:

8月5日,我们4班采取行动,向全连的兄弟班发出了挑战,要和兄弟班赛革命,赛生产,赛团结,赛贡献。

我们的挑战书贴出之后,引起强烈反响,全连所有班和部分党团小组贴出了应战书、决心书。看来我们的挑战达到了预期目的——促进本班工作,促进全连工作,促使抓革命促生产掀起高潮。

当然这还不能算了事,还要看我们自己的行动,要以我们4班硬邦邦的行动向人家挑战,而不能成为稀泥软蛋,让别人看笑话,说我们吹牛皮,放空炮。

礼堂开始建设之后,我们班的各个工种都有了用武之地。

大江带着原先种菜的战士和师直家属队(由师直干部家属组成的生产组织)生产空心预制板。他们在礼堂西边的空场上平整了一大块场地,然后在地面支模板,安放粗钢管(用于形成预制板的空洞),最后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模板,用平板振捣器将其振实。这样预制板就基本成型了,下来的工作就是盖草帘浇水进行养护了。

我曾抽时间参加过他们的劳动,挥舞头号大铁锨,不停地铲混凝土,还是很累人的。

给他们配套提供混凝土的是大青和鲍花。他们用的那两台设备应该是六师最高级的建筑机械了。一台是可以用车辆拖动的大型滚桶式混凝土搅拌机,一台是可以用车辆拖动的柴油发电机。建设礼堂有许多地方要连续浇筑混凝土,没有这种高级的大家伙,靠人工搅拌是绝对没法完成的。

可这么先进的设备,却要人工清除上面凝固的灰碴,每当我看到大青趴到滚桶上面,挥着榔头「梆梆」地敲,都觉得不可思议。

我和大冉也忙开了。建礼堂需要浇筑钢筋混凝土的圈梁和结构柱,其中的钢筋骨架就由我俩制作。我们调直钢筋,加工套子,绑扎骨架,现场安装,每天都要加班加点才能跟上施工进度。

瓦工们也忙得不可开交。自礼堂开始施工以后,他们几乎天天都不能按时下班,顿顿不能按时吃饭。人们你追我赶,都想创出当天砌砖的最高记录。

景瑞是1973年从55团调入我们连的知青,这年开春才开始学习瓦工,自然难以适应这么激烈的竞争。可他已被提拔为二班长,不干在前边怎么要求别人?于是他恶补瓦工技术,虚心讨教,多干多练,很快就成了熟练的技工,能和别人一较高下了。

一排排长老房带病参加了礼堂施工。人们劝他注意身体多休息,他虽然嘴上答应得挺好,可手上并不闲下来,照样和别人一样加班加点。有一次他从早晨一直干到了夜间一点多钟。

连部班人员看到礼堂工地人员紧张,也都主动去参加劳动。通讯员大许还兼着保管员,他利用业余时间处理自己分管的工作,几乎天天都到工地干活。会计小娟经常利用午休和晚上的时间做账,挤出一切时间参加劳动。

说到这儿,不能不说说我们郑连长,他是个闲不住的人,他要求连部班人员也得像他一样闲不住,为此他要求连部班要详细记录所属人员参加劳动的情况。因为我当过文书,我就曾经做过这种统计。据我保存的相关工作总结的资料记载,从1974年5月初到1974年8月底,连部班的5位成员就参加了470个工作日的生产劳动。

在礼堂建设中,为了抢工期,即使刮风下雨,我们也不停工。

瓦工的施工量最大,他们基本上参加了所有的冒雨作业。

刘桐副师长对礼堂施工的进度抓得非常紧,经常到工地检查指导。有次下雨时他特意到工地察看情况,看到战士们都在冒雨施工,他就站在雨里观战。

前排左七为刘桐师长(1999年战友聚会)

他老伴看他冒雨跑出来,就给他送来雨衣。可他并不领情,说:「战士们干活没穿雨衣,我也不穿。」他老伴真心心疼他,就硬给他往身上披。他一生气竟然把雨衣给扔了。战士们看到这种情况,深受感动,都干得更欢了。

在礼堂建设中,我们班也参加了一次冒雨作业,那是在浇筑礼堂圈梁的时候。

由于要抢工期,那次浇筑安排的是钉模板、绑钢筋骨架、浇筑混凝土同时进行,并计划于当天完成浇筑任务。

可施工开始不久就下起了大雨,我们这些人就在瓢泼的大雨中干活,个个淋得都像落汤鸡,但没有一个人松懈。

这场大雨也给我们班提供了一个与其它班竞赛的好机会,因为我们班是这场战斗的绝对主角,承担着绑扎钢筋、生产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这些核心任务。我们班的战士还真争气,个个都经受住了考验,在大雨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让我颇感自豪,我们4班也是顶呱呱、硬邦邦的班集体!我们没有吹牛皮,放空炮!

后来,在现浇礼堂楼板的施工中,我们班再次表现出超强的战斗力,所有人员都长时间连续作战,直到完成任务。我和大冉还创出了连续工作23小时的最高加班纪录。

礼堂的二楼楼板原来的设计是预制,后来为了抢工期赶进度,又改为现浇。

设计变更后,我和大冉趁着木工支撑模板的短暂时机,突击制作所需钢筋。

看着基建科技术员金保华新设计的配筋图纸,我感觉反差也太大了,预制板中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根5个圆的钢丝,而改为现浇后受力钢筋一下子都变成了12圆的粗钢筋,压墙的地方还双层分布,并增加了6个圆的构造钢筋,且横竖交叉,密密麻麻。

这下安全系数是大多了,可我俩一下子要加工这么多钢筋,工作量也太大了。我俩争分夺秒,玩儿命突击,才把活儿干完了。

就在我们准备喘口气的时候,木工们也把模板支好了,我们只好马不停蹄,继续上阵。

现场安装是从早上8点开始的,一直干到次日早上7点,整整干了23小时。以前连里还没有人加班过这么长的时间。

至今,那个夜战的场景还能浮现在我眼前。整个乌拉盖草原完全笼罩在黑暗之中,师部一片沉寂,只有雪亮的高压水银灯照着我俩忙碌的身影。水银灯似乎引来了整个草原的蚊虫和小咬,成团成团地在我们身边飞舞,不时发动袭击。我俩忙得顾不上拍打,连流到眼里的汗水都顾不上擦。只有偶然刮过的夜风,能给我们带一丝清爽。

经过一天一夜的苦战,我们绑扎好了钢筋网。此时,班里的混凝土工和搅拌机手又该上阵了。

副班长大江不仅是现场指挥,更是浇筑的主力,他一刻也不停歇,所有地方都亲自操作,以保证施工质量。

搅拌机手大青轮换回去吃饭,刚把饭热好,就听说工地有事,他二话没说他就立即赶回去。

在大青和鲍花的精心操作下,柴油发电机和混凝土搅拌机连续工作15个小时,没出一点儿故障,保证了楼板当天浇筑,当天完工。

我们班只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楼板现浇的所有任务,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了我们四班的战斗力。

「十一」前夕,我组织团支部板报组出了一期节日专栏。我特意为这期专栏写了一首诗歌,诗歌的内容就是反映礼堂建设的。

会战礼堂

刨锛,大铲,

青灰,红砖,

溜快的手儿滴滴的汗,

干!干!干!

赤日炎炎,

天光灼脸,

红心宜在苦中练,

抬头看,只给酷暑轻蔑眼。

瞬间,风云突变,

雨似瓢泼不断,

衣湿因雨因汗?

难辨,难辨,我们还在大干。

天上星光闪,

地上汞灯灿。

蚊虫哄闹咱不管,

任凭风儿吹汗。

夜以继日连轴转,

钢筋连成片。

笑看红霞映满天,

忘记一夜未眠。

边疆改颜,

苦中有甜,

一二四批示指引咱,

立志永远向前。

1974年9月28日于东风

礼堂建成后,成了乌拉盖的地标。

战友郑庆林在新建的礼堂前留影

兵团解散后当地居民也喜欢在礼堂前留影

2009年我们重返乌拉盖时,礼堂已改为商场。

(除战友照片和日记,其余照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