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洋】
本周对于全世界安全形势产生最大影响的话题,毫无疑问就是美国正式通过包括对乌援助在内的950亿美元的法案。作为这场战争中乌克兰维系战斗的关键外援,这笔军援的成色无疑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与此同时,距离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就职不到一个月,美国能在西太平洋纠集什么样的兵力来「维稳」,竟然也成了不大不小的问题。
4月20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311比112票通过【2024年乌克兰安全补充拨款法案】。视频截图
「大举援乌」的划算生意
美国总统拜登4月24日正式签署了一项总额达950亿美元的对外援助拨款法案,尽管法案涉及乌克兰、以色列、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包含海外援助、扶持造船业、谴责哈马斯、制裁伊朗、威胁关闭Tiktok等一大筐内容,光是目录部分罗列项目,就用掉了从字母A到T的20个。但无论是从法案涉及金额规模还是其主要意图看,预计要投入乌克兰近610亿美元援助,显然是理论上的头号受益者。
美国的大规模援乌自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伊始就迅速展开,当年3月和5月,美国国会分别投票通过了价值136亿美元和400亿美元的援助,加上2022年底通过的联邦预算法案中附带的援助金额,根据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数据,自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美国一共向乌克兰提供了743亿美元,其中军事援助为463亿美元。
从这个角度看,约610亿美元援助已经和此前两年美国的援乌经费总额接近,看起来对于乌克兰继续进行战争自然是「重大利好」。也无怪乎泽连斯基在得知法案通过的消息后,热情洋溢地问候了从拜登到美国国会两院的议长等整条决策链。
不过,虽然从2022年2月到现在仅仅过去两年,这笔军援的含金量显然也已大不如前。
首当其冲的,便是美国近年来持续的通货膨胀、导致美元购买力的实际受损。前几天,连「美国之音」这样的媒体都在报道中承认「在过去两年,美国的物价涨幅高得惊人。2022年全年CPI涨幅高达7%以上,2023年再上涨3.4%,今年前3月的涨幅也在3%以上。三年(截至今年3月)加总物价上涨达13%以上。」另一些统计口径中,眼下美元的购买力已经只相当于2022年的不到86%。按照这个逻辑,这笔608亿美元援助的购买力,大约只相当于2022年的522亿美元,比同一年美国援乌的536亿还略少,利好程度是不是「重大」,自然也得打一个问号。
无论如何,通胀带来的美元购买力受挫都是一个难以忽视的变量。
至于这笔608亿美元的资金要如何援助,公布的法案内容中只是相对大概地按照基本用途和对应的军兵种进行分类。同一般的军费开支一样,援助分成了人员费、行动和维持费、装备采购费等几大块。当然,这三部分的组成并非和通常国家的军费一样是基本三等分,因为人员费的大头是以由征召和训练乌军的乌克兰国防部负责,行动和维持费和武器采购费则占据更大的比例。再加上俄乌战场上毫无疑问以陆战为主要作战形式,陆军的经费在其中又占据了绝对多数,远高于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和特种部队所获得经费的总和。至于这些钱具体要花在哪些装备和行动上,这份法案中就没有细说了。
只不过仗打到这个节骨眼上,大多数人都很明白美国对乌援助的本质。乌克兰媒体【基辅独立报】在报道中的归纳就很能说明问题。报道称,在全部608.4亿美元的对乌援助中,有134亿美元是用于补充美国自己的库存,110亿用于支持美国在这一地区的盟友,138亿用于采购给乌克兰的美制防御系统,另有138亿给乌克兰采购「先进武器」——不用说,乌克兰肯定会获得一定规模的美制武器和弹药,毕竟预算中仅陆军导弹采购费用就有27.42亿美元,弹药采购费又有56.12亿美元,但拨款本身的流向则无疑是「脱乌向美」,大概率还是通往美国生产或美国军火承包商的口袋。
援乌资金实质上有一大部分用于投资美国本土的武器弹药生产能力
对于乌克兰而言,钱到哪里去本质上并不重要,面对眼下俄军在战场上几个方向占据装备优势的进攻,以及在诸如哈尔科夫方向上可能的威胁,乌克兰能够做的主要就是动员更多更年轻或更年长的士兵加入乌军,并保障他们的给养需求,尽可能在绵延的战线上填满各类作战部队,同时掌握足够数量的预备队用于应付主要作战方向的部队伤亡消耗,以及改善防御作战态势的反冲击行动。
至于战争需要的武器装备和弹药领域,当下的乌克兰基本已经没有了完全依靠本国的成规模军工体系。上至主战坦克、火炮、战机、防空导弹这样的重型装备,下到FPV、防弹衣、机枪等步兵作战所需的装备,还有防御作战中至关重要的大口径炮弹和各类精确制导弹药,要么完全依靠外部进口,要么以来料加工的方式引进各种关键设备自行组装,无论哪一种都高度依赖西方提供的援助资金和产品来源。
但无论引进哪一种,目前这个「相当于2022年」的军援规模,都很难让乌克兰军队获得比2022-23年时更理想的武器装备。毕竟当年美国和其他北约国家在援乌上,一方面多少有点政治正确下「倾囊相助」的理想主义;另一方面,当时无论是美国还是北约国家都有相当数量的库存旧装备与武器弹药,不仅能够满足乌军大规模高烈度机械化防御作战的消耗需求(几个前华约国家的苏制装备由于和乌军装备同源甚至比北约装备更容易掌握和使用),还因为这些武器生产年代久远、折旧颇多,在折算成援助金额时还显得颇为划算。而哪怕是冷战时期生产、早已过期的「哈姆」反辐射导弹,或者十几年前就已经停产的ATACMS战术导弹,只要战术使用得当,依然能够给当时的俄军造成相当的威胁。
但在战争经历了你来我往几个阶段的高强度行动后,老旧武器弹药的库存目前几乎消耗殆尽,新的武器和弹药要么生产速度远远赶不上战场的消耗所需,要么干脆是过于金贵,北约国家自己没装备多少,援助给乌克兰军队的数量更加有限。而这些新装备在计算援助金额时,因为新近生产或者技术水平较高,价格自然就显得更加昂贵。在军援金额相似的情况下,更高的单价意味着更少的数量;而在大多数时候,2024年生产的炮弹和1986年产的并无区别,2010年以后列装的「豹2」坦克、也并不比冷战时期的T-64BM能多吃几架FPV的攻击。
单价更昂贵的北约武器,并不一定会因为其价格而发挥出比其他武器成比例倍数的战斗力。
更重要的是,眼下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已经错过了理论上的「最佳时刻」。在俄乌战争刚刚开打,俄军还乐观地打算在半年内结束战争的2022年,俄乌双方在战争上都处在「拼库存」的阶段——俄军从包括远东在内的各大军区抽调能够立即投入战斗的部队和装备,乌克兰则在掏空本国的武器仓库和美国的「标枪」和「毒刺」导弹库存之后武装了数十万动员部队和不少外籍雇佣军投入战场。
这一时期,如果西方真的能够全力支持乌克兰,立时增加对乌军援的规模和强度,以较快速度实施动员并组建出足够数量的机动预备队,在俄罗斯完成国内军工体系的转轨、理顺国内外装备物资供应链之前,将「库存俄军」消耗到不足以支撑俄乌战场全线战局的程度,同时连续不断地向俄军发动大规模的反击,那么俄军遇到的情况,可能会比2022年10月俄军同时在伊久姆和赫尔松撤军之后面临的战局更严峻。
但到了如今的俄乌战场,无论是战线上的俄军部队,还是俄罗斯国内的军工系统,都已经完成了向战时状态的全面转轨。如今俄军已经不大需要将某个战役集团当做「消防队」在战线的不同区域来回调遣,战场上各类装备在总体上也逐渐建立了对乌军的数量优势,类似T-55/T-62等更加古老的坦克上战场的规模似乎也没有明显扩大。
尽管俄罗斯的整个国内经济和军工体系的运行,高度依赖于那些继续和俄罗斯保持正常贸易关系的国家的物资,但这种依赖已经比起过往更加巩固;俄军依然时不时会被乌克兰的一些武器甚至友军的误击「重创」,这类战果多数时候更多的是宣传战上的意义,对于扭转战场态势也很难有显著的作用。在这时候再进行规模尴尬的军援,自然依旧有助于乌军继续战争,但对于扭转战局乃至减缓俄军进展的价值都已经大幅缩水。
俄罗斯军工系统基本完成了向「战时状态」的转轨
不过即使如此,来自美国的援助依然会在养肥一大群西方承包商的同时,让俄乌战争的进程变得更加漫长,让俄罗斯付出更高的代价。而对于无法阻止俄军、或者付出更大的乌军伤亡这件事,至少美国的政客们基本无感——在他们眼里,只要军援乌克兰能够继续消耗俄罗斯的国力和军力,且付出的代价只有乌克兰人的生命,那么即使花的钱多一些,战局打的难看一点,这依然是对美国而言「花的最值得的」一笔钱。
谁来支援「罗斯福」?
美国当地时间4月25日,经过长达近六年换料大修和改装的美国海军「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驶离美国海军诺福克基地,开始其最终目标为日本的2024年度海上部署行动。按照美国海军此前的报道,航母及所属的第10航母打击大队出发后将沿着美国海岸航行,穿过加勒比海,绕过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后进入太平洋。
离港的「华盛顿号」
作为在今年年内即将抵达日本的航母,「乔治·华盛顿」号这位老对手从明年开始就要每年一次在西太水域进行部署了。但在此之前,美国海军要在2024年先解决一件眼前的事情——在台湾地区领导人就职典礼前后,在西太地区维持足够的海军作战力量「以防万一」。
对于美国海军而言,自从1996年台海危机以来,每四年一次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台湾地区领导人就职仪式都会成为西太平洋地区大概率会「局势紧张」的一系列关口。
在这几个时间点前后,台湾岛内可能因为选战引发岛内局势的动荡和混乱,也可能因为新领导人出格的两岸关系言论引发两岸的紧张环境。解放军则每次都会进入更高级别战备状态,为台海突发情况做好准备的同时,也会视情况展开军事行动,表达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贯立场。至于美国,在台海周边能够表达「美国关切」并理论上有能力「持续维持区域和平」的,就只有以核动力航母为核心的美国航母打击大队了。
为了应对这样的非常事态,往年美国海军都会在这一时间刻意增加在西太平洋水域、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海上力量,以便在展示美国海上力量时更加体面,也为美国决策层在必要时刻调整政策提供条件。以2020年5月为例,美国海军就在西太平洋水域部署了「里根」号和「罗斯福」号两个航母打击大队,并在「罗斯福」号遭遇疫情的情况下紧急补充部署「尼米兹」号航母,让西太的美国海军力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上。
而近年来随着美国多艘两栖攻击舰在改装后具备了搭载使用F-35B战机的能力,美国也越来越多地在西太水域将这种「闪电航母」当做航空母舰的一种正经的补充,甚至为了在概念上将两栖攻击舰与航空母舰「打成一片」,美国媒体近年来开始频繁使用「大甲板船」这样的措辞,以凸显甚至夸大两栖攻击舰具备的威慑能力。
目前,美国海军在印太水域处于部署状态的只有「罗斯福」号航母。以该舰为核心的第9航母打击大队,搭载第11舰载机联队,配备1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伊利湖」号)和3艘「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约翰·S·麦凯恩」号,「哈尔西」号和「丹尼尔・井上」号)。该航母打击大队于2024年1月中旬从美国西海岸出发开始执行部署任务,按美国航母平均6个月(实际可能延长)的部署周期计算,该航母编队可在海上持续部署到2024年夏季甚至秋季。毫无疑问,在今年5月聚集在西太平洋的「大甲板船」里,无论如何都是少不了「罗斯福」号的。
CVN-71「罗斯福」号是目前美国海军在西太地区唯一处于部署状态的航母
但除了「罗斯福」号航母之外,面对日益增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还有哪个「大甲板船」能来西太帮美国海军镇一镇场子呢?
首先要排除的可能,就是已经启航、目标日本的「乔治·华盛顿」号。尽管该舰此次部署的最终目的就是前往日本替换原本部署在那里的「里根」号航母,但考虑到「乔治·华盛顿」号是从美国东海岸出发,且在前往日本前要参加美国第四舰队的「南方海洋-2024」(Southern Seas 2024)活动——此次「南方海洋」活动将有来自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乌拉圭的舰艇与美军一同航行,期间「华盛顿」号计划在巴西、智利及秘鲁的港口进行停靠。
所以按照计划,「华盛顿」号今年夏天才会在加利福尼亚州北岛海军航空站接替「里根」号,这也意味着该舰在南大西洋和东南太平洋水域的活动也会持续数月,考虑到距离美国海军需要在西太平洋水域「撑场子」的时间只剩不到一个月,「乔治·华盛顿」号显然属于远水难解近渴。
至于目前停靠在日本横须贺港的「里根」号,目前则处于一种「薛定谔状态」。一方面,美国海军在其去年完成部署时曾表示,那已经是「里根」号本轮在日部署的最后一次海上巡航,表明该舰2024年下半年出港后将不执行部署任务、而是直接返回本土。
另一方面,目前在港内修缮的「里根」号的情况,也符合之前的判断。该舰在3月下旬还被开放上舰参观的人拍摄到,舰上搭设有大量脚手架,且阻拦索等航空作业设备也已经收起;4月20日前后拍摄的照片显示,该舰飞行甲板上还有许多与航母维护施工相关的集装箱工棚等设备,表明其维修工作尚未完全结束。正常情况下,这个状态的航母转入可部署状态,将会需要更多的时间。但作为正处在印太水域的航空母舰,由于「里根」号投入部署几乎不需要航渡时间,因此如果从极端情况考虑,如果「排除万难」、不考虑恢复训练等各种一般情况,「里根」号出海部署的情况也不能完全排除。
3月23日上舰参观人士拍摄的里根号阻拦索安装机构
4月18日拍摄的「里根」号
至于有部署潜力,同时也在美国西海岸的「林肯」号航母,目前已经完成维护保养,并在2023年进行多次海上训练,4月25日刚刚完成一次训练返回港口,理论上也可以进行部署。但美国海军为保障全年内在印太水域都有航母部署,很可能会等到2024年下半年再安排「林肯」号的相关部署。再考虑到从美国西海岸到印太水域的航渡时间大约需要一个月,「林肯」号虽然有可能,但概论也不会太大。
除了这些航母外,美国海军的「美国」号两栖攻击舰目前停靠日本,理论上该舰也具备在5月出海的能力。除此之外,原计划前往西太部署的「黄蜂」级两栖攻击舰4号舰「拳师」号也遭遇了新的变故——该舰此前在部署启航以后出现工程事故,被迫返回位于加州的圣迭戈基地。而由于基地内两个能容纳「大甲板战舰」的干船坞都已被占用,导致「拳师」号入坞无法维修,部署时间要进一步延宕。虽然美国还有计划让该舰进入内河维修、或者直接不进坞维修的办法,但随着预计的时间越来越近,该舰能够如期抵达西太平洋的计划也越来越渺茫。
4月11日,出航还不到2周的LHD-4「拳师」号就被迫回到圣迭戈。
不难看出,尽管台海已经是美国海军关注的重中之重,但眼下的美军依然无法保障每一次部署都如愿以偿。而考虑到这几艘「大甲板」船仓促出航的含金量,虽然台湾媒体肯定是不会嫌弃船多船少,都会宣扬所谓美国为台湾提供了安全保障云云,但总体而言,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的兵力不足,一定会给这个海域里其他活跃的海军力量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