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颗粒无收?美国花费150亿美元发展高超弹,却还差东风-17一大截?

2024-03-21军事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2019年10月1日,中国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悍然出世,全球为之色变。当时连根毛都没有的美国军事工业,在政府的强大压力下,一夜之间上马10多个高超音速导弹项目。时任美国代理国防部长格里芬提到,美军计划在2030年追上中国,但5年时间过去后,收获的除了坏消息还是坏消息。

▲东风-17至今依然没有对手

本月19日,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援引美国空军消息,称其ARRW项目(即AGM-183A高超音速导弹)数日前在关岛附近,完成最后一次测试,整个项目也到此终结,不再投入资源。从2018年预研发算起,ARRW项目前后获得两笔共14.68亿美元开发费用,总计进行7次发射试验,4次失败,2次成功,最后也是最近这次结果未知(大概率是失败了)。换句话说,美国花费5年时间,投了14.68亿美元在ARRW项目上,最后输了个干干净净。很难想象,这就是曾被认为美国最靠谱、最有希望的高超音速导弹项目。

▲ARRW项目已经彻底失败

美国空军现在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硕果仅存的HAWC/HACM项目上。这是个以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动力,设计射程1000千米的型号,目前由洛克希德·马丁/雷神公司分别牵头并行发展,项目开支超过35亿美元。由于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难度极大,项目进步并不快,但洛克希德·马丁负责的HAWC,也创下了超燃冲压发动机工作状态下,高超音速飞行时间的最高纪录——327秒。超燃冲压发动机被公认,是高超音速导弹的最佳技术路线,前提是不考虑技术相当不成熟的现状。美国空军之所以放弃乘波体构型的AGM-183A,本质上是因为其技术状态与东风-17非常接近,即使能服役也落后中国多年,唯有HAWC/HACM在理论上能超越东风-17,当然也仅仅是理论上。

▲搭载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洛克希德·马丁HAWC

理论上美国军队还应该在中亚势如破竹呢,结果不也是灰溜溜的逃回去。超燃冲压发动机短期内实用难度极大,美国空军虽然对其期待很大,但HAWC/HACM既然连个武器编号都没捞到,实际上也还是长期研究项目,短时间内不指望拿出什么成果。换句话说,在ARRW已经失败,HAWC/HACM还需时日的情况下,美国空军短期内根本得不到实用的高超音速武器,现在最有希望突破门槛的,其实是美国陆军。

▲美国陆基高超音速导弹的发展相对保守一些

全球仅此一家的双锥体高超音速导弹,偏偏设计射程还高达2775千米,这就是美国陆军的LRHW。其设计理念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两级固体火箭助推,实现其他高超音速导弹所不及的射程,符合美国陆军跨战区作战的现实需求。当然,相对较简单的双锥体结构,也使得其飞行速度、机动性,弱于东风-17之类的乘波体构型,算是比较清醒地取舍。现阶段,LRHW是公认美国最务实的高超音速导弹项目,但服役时间也已经从2022年,一路推迟到2025年。有意思的是,准备装备LRHW的部队已经组建起来,目前虽然只能用训练弹模拟,但经费和编制已经实打实地混到手。

▲已经开始列装的AGM -158C隐身反舰导弹

美国海军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最不起眼,手头上主要有两个项目。第一个CPS其实就是LRHW下海版,由于导弹尺寸较大,原本计划是由「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以及其他吨位较大的水面舰艇搭载,目前也已经推迟。另一个HALO则是为舰载战斗机准备,技术承袭已经开始服役的LRASM项目(即AGM -158C隐身反舰导弹)。从设计指标看,HALO预期速度堪堪达到5马赫,主要供F-35B/C和F/A-18E/F舰载机反舰作战使用,属于一种体型较小的高超音速导弹。当然,现阶段HALO才刚刚开始发展,即使一切顺利也要等到2028年才能量产。

▲美军希望未来F-35也能搭载小型高超音速导弹

总的来说,美国几款高超音速导弹的发展并非全无章法。陆军早年在「潘兴」战术导弹身上,花费大力气应用了双锥体设计,技术积累很深,所以其主推的LRHW也是双锥体弹头。海军最需要舰载机搭载的小型号,所以其HALO就是从机载导弹发展而来。空军从10多年前,就在X-51技术验证机上,搭载超燃冲压发动机进行实验,所以最终选择的HAWC/HACM,也是以其为动力。但这些发展逻辑都解决不了美国军事工业大幅衰落的现状,即使美国政府在过去10年,已经为高超音速导弹投入150亿美元也不行。因此,美国虽然是从长远来看,唯一能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和中国竞争的国家,但在2030年之前还真就处于劣势。

▲不管怎么说,东风-17的优势至今没有动摇

1957年10月5日,苏联「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升空,这是人类第一颗升空的人造卫星,在当时给了美国狠狠一击。后者因此将苏联通告卫星升空的时刻,称为「斯普特尼克时刻」,以此纪念当时的屈辱,还有后面双方太空竞赛的历史。东风-17问世后,美国媒体将其视为新时代的「斯普特尼克时刻」,其中固有东风-17先进指标的冲击,但本质上指的却是另一段历史——美国后来居上,在登月竞赛中成功击败苏联。说白了,当时美国的心态,是只要稍稍努力就能超越东风-17,而最终的事实证明他们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