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27国组织内讧,挺台反华投票一边倒,日本却别有用心!

2024-10-30国际

在美国通过一笔新的对台军售订单的同时,欧盟和日本也加入到了这场对华挑衅中,这一连串的组合拳下来,台海局势变得更加紧张起来。

01 欧盟通过了一份挺台决议

10月24日,欧盟议会以432票赞成、71票弃权、60票反对的碾压性优势通过了一项决议,该决议内容为否定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的立场,同时同意台当局参与到各种国际组织中,并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行为。

从该协议内容上来看,目的已经不言而喻,显然是对岛内「台独」分子的支持,是一份「挺台协议」,这也正好满足了台当局这段时间的诉求。

赖清德在520就职演讲的时候就说了,会让台湾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积极参与到各种国际事务和组织中,而这个让台当局参与到国际事务和组织中,实际上就是实现赖清德「两国论」的第一步。

在赖清德说出让台湾积极参与到各种国际事务和组织中之前,实际上岛内就多次申请参加世卫组织的活动,但世卫组织已经连续多年拒绝了这些涉台提案,因此赖清德上任后对此表示强烈抗议,欧盟的同意台当局参与到各种国际组织中也正是为此而来。

而在联合国2758号决议中规定了,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并没有独立地位;但赖清德在9月份极力否认这一决议,想要让台当局「重返联合国」。

但由于联合国并不是赖清德说了算,想要实现这点就需要更多的国家同意才行,因此就有了27国组成的欧盟通过的这项决议这一幕。

美国极力反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也没有用

对于欧盟以及赖清德的反对有没有用,看看上世纪的即便是处于巅峰的美国明确反对也无效,也就能知道欧盟和赖清德的反对是什么结果了。

至于「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行为,这也是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了,正是由于岛内外对解放军的对台军演、对台巡航毫无应对方法,美西方国家就开始讲道理,想让中国大陆停止这种行为。

但停止对台军演和对台巡航后,不但无益于台海局势的稳定,反而会加剧岛内「台独」分子的挑衅,因此这份决议实际上就是为了配合台当局对大陆发起挑衅。

在欧盟为台当局发声的同时,日本也同样发声,毕竟欧盟成员国不太可能亲自下场介入到台海局势中,日本是有事真要上的。

02 日本在这时也介入到了台海局势中

据报道,日本驻澳大利亚大使铃木量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台海的和平和安全对日本极为重要」。

铃木量博说出这番话的背景,则是美英澳组成的「奥库斯」联盟举行了首次「自由战士演习」,日本作为观察员参与到本次演习中,这意味着日本接下来很可能成为该联盟中第一个加入到第二支柱的国家。

美英澳成立「奥库斯」联盟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而在成立该联盟后,三国就设立了两大支柱,其中第二大支柱就是关键技术共享,因此日本、加拿大、新西兰、韩国等大批反华势力都想要加入。

不过目前得到准许的也就只有最为「忠诚」的日本,韩国方面则是在商讨是否加入该联盟中,按照目前的半岛局势来看,韩国加入其中的距离也不远了。

众所周知,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由于相关条约的限制是不能拥有军队,但在美国的操作下,日本有了一支和军队差不多的自卫队。

并且日本不能够拥有进攻性武器,但日本现在通过擦边球的方式实际上已经拥有了不少的进攻性武器,自卫队的军事实力实际上已经能够排进全球前列。

日本现在加入到「奥库斯」联盟后,一旦获得这个「关键技术分享」也就是核潜艇技术之后,那么将立马开工建造大批核潜艇,对周边国家带来巨大的威胁。

「奥库斯」联盟中,美国和英国给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建造技术,并给澳大利亚建造核潜艇,但该计划自实施以来就挫折不断,因为美国和英国虽然有技术但没有足够的条件帮澳大利亚建造这批核潜艇。

在美军自己核潜艇维护保养都需要排队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多余的力量去开工建造另一批核潜艇。

但日本的加入则是很好的填补了这部分空缺,在2023年的全球船舶订单排行榜中,订单几乎全部被亚洲瓜分,而在亚洲国家中又几乎全部被中日韩三国瓜分,可以说日本的舰艇制造能力已经是全球前三的存在。

在美英船舶制造业拉腿,无法为澳大利亚建造核潜艇的情况下,日本就能充当这个「白手套」,帮助美英两国建造核潜艇。当然,日本也并非是免费为美英干活的,而这个报酬自然就是核潜艇的技术分享。

03 日本在台湾问题上如此积极是为了满足自己军事扩张的野心

通过这些年日本在防卫预算开支上的连年上涨也能看出来,日本已经有了军事扩张的野心,无论是将「加贺号」和「出云号」改成能起降F-35的航母,还是和美国共同研发高超音速导弹,这些都是美国想要在台海周边完成的部署。

与其说「台海和平对日本极为重要」,倒不如说「台海和平对日本的军事扩张极为重要」,只要台海局势持续紧张,美国不敢亲自下场介入,那么日本就能充当「白手套」,帮美国干事,主动介入到台海局势中,从而让日本的军事实力获得大幅加强。

但这种军备竞赛究竟谁能获得最终的胜利,从美国炒作的中国「产能过剩」这一话题也能看出来。在中国船舶建造订单超过日韩总和的情况下,即便日本介入到台海局势中,能发挥的作用也不是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