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盛顿,财政部大楼。据视觉中国
拜登的四年任期可以说在美国经济史上书写了「令人惊诧」的篇章:在2020年初,美国国债余额规模大约为23万亿美元,经过4年狂飙突进的花钱之后,如今美国国债余额已超过34万亿美元。
「拜登经济学」并不简单局限于在疫情期间给居民直接发钱的刺激政策。拜登政府试图以超大规模的政府开支来主导美国「再工业化」进程,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寻找下一个突破方向。「拜登经济学」作为一个名词应运而生,也在学术界和舆论界引发了很多争议。
经过四年时间,美国百姓对「拜登经济学」的体感如何?美国政府是否把钱花在了刀刃上,居民生活水平是否有实质的提高?对于这些问题的观感,也将直接决定选民在投票时的考虑。
「拜登经济学」:
通过加税和举债增加政府投资
2023年7月,拜登在美国CPI(通胀指数)数据公布后,在社交媒体发文称:「我们的CPI终于被控制在了3%以下的水平,通胀问题正在得到解决,这一切都是拜登经济学的功劳。」
这一表态让美国严肃的经济学者们感到非常错愕,因为控制通胀是美联储的工作任务,而美联储是独立于美国政府运作的机构。
从更大层面上讲,拜登政府大举扩大赤字规模,以激进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会给美国经济带来严重的通胀压力。
一个月之后,拜登又在社交媒体上发文,为「拜登经济学」摇旗呐喊。他表示:「拜登经济学就是重燃美国梦的另一种说法。过去40年来的涓滴经济学让美国梦只在最顶层的富豪之间流行,但我认为所有努力工作的美国人都值得获得高薪养育下一代,扎根这里。」
▲拜登高调宣传「拜登经济学」
「涓滴经济学」是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重要概念,里根力主以减税来刺激供给侧的投入,为企业家们创造更有利的创业和经营环境。
里根政府认为,企业家在取得成功之后,他们创造的财富也会通过「涓滴」的方式流到中下层,最终让所有社会阶层受益。
与之相对的是「拜登经济学」,其总体特点是与里根时代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加税和举债增加政府投资。同时,拜登全面提拔奥巴马时期的「老人」出任经济事务方面的官员,其中包括财政部长耶伦在内的多人都是劳动经济学专家。
居民实际体感:
统计数字远未反映通胀痛苦
从去年年中开始,拜登政府官员们就反复提出「拜登经济学」的概念,为今年的选举提前造势。更为明显的是,「拜登经济学」将很多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投资放在了可以决定选举结果的「摇摆州」,试图拉拢当地选民将选票投给哈里斯。
以【清洁能源法案】为例,大约700亿美元的政府投资被放在宾夕法尼亚、亚利桑那、佐治亚、密歇根、内华达、北卡罗来纳和威斯康星,占到总投资的约一半左右。这7个「摇摆州」因此被创造出5万多个就业岗位。
不过,尽管纸面上的经济指标并不糟糕,但美国老百姓普遍并未感觉到「拜登经济学」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实际好处,最核心的原因是美国高居不下的通胀侵蚀了居民购买力。
今年3月对上述7个「摇摆州」居民的一份民调结果显示,56%的受访者认为过去两年美国经济状况变差,仅有25%的受访者认为经济变好;高达74%的受访者认为,过去一年美国通胀「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顾客在一家杂货店内购物。据视觉中国
白宫办公厅前主任罗恩·克莱因此在一场活动中罕见地批评了拜登。他表示:「拜登每周有两至三场活动是给桥梁剪彩,但现实情况是杂货店里的鸡蛋和牛奶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太高了,桥梁根本不能解决紧迫的民生问题。」据美国政府官网10月22日发布的一篇文章报告,美国的鸡蛋价格较疫情之前上涨了40%,汽油价格上涨16%,机动车维修和保险的价格上涨更是超过40%。
美国劳工统计局经济学家史蒂夫·里德也承认,很多影响美国人生活成本的价格因素根本没有被计入CPI数据中。其中,最典型的是房屋按揭和学生贷款的利率不断增加,让很多靠信用卡生活的美国人背负了巨大的偿债负担,此外包括家政服务、餐馆小费和部分医疗费用都没有被纳入价格指数的计算之中。
模式不可持续:
短期「撒钱」难以解决长远问题
既然拜登政府进行了史无前例地「撒钱」,甚至在疫情期间直接给每一位居民发放补助,那么这些大额支出究竟流向了哪里,以至于美国普通居民并没有感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有权威经济学媒体撰文指出,目前美国和其他主要西方发达经济体的通病在于,政府机构越来越庞大和臃肿,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效率却越来越低,这些尸位素餐的官僚机构使得西方民众对公共治理的信心越来越低。
文章以纽约著名地标帝国大厦为例,帝国大厦于1930年3月17日动工,1931年5月1日就开始对公众开放了。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前,美国人就有能力用一年时间修建起当时的世界最高建筑,而现在的美国政府花费几年时间也很难完成一个高速公路或者桥梁隧道等基建项目。
▲美国纽约市第五大道地铁站。据图虫创意
从支出结构上看,尽管拜登政府高调表示要「重建美国的基础设施」,为下一代美国工人的就业提供基础,但实际上美国政府用于科研、医疗、教育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并不多,甚至公共服务领域的就业人数(公立教师、医生等)还在下降。拜登政府更看重的是向选民发放各种「全民福利」以拉拢选票。
据乔治城大学的一项跟踪研究,上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开支约占GDP的25%,如今只占到15%,和福利支出的规模相当。
此外,随着美国老龄人口激增,养老金支出的规模也被动扩大。研究者还发现,美国政府承诺的各种福利如果要全部兑现,花费规模大约为美国GDP的6倍。
令研究者感到担忧的是,美国政客们并没有决心投资AI等长期领域,而是更喜欢用短期扩大开支的方式来「收买选票」,这样的发展模式显然也不可持续。
红星新闻记者 郑直
编辑 何先锋 责编 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