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期望中欧合作为动荡世界注入确定性

2024-02-13国际

2023年12月7日,中国和欧盟在北京举行了第24次领导人会晤。这是4年来,双方领导人首次面对面交流,就中欧关系的战略方向、重大问题和全球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中欧关系的未来发展制定了指导原则、确定了重点领域、增加了合作动力。

这次会晤非常及时。近来,中欧关系遭遇了不少困难,外部干扰和内部限制因素日益凸显。一方面,欧洲出现了对中国的疑虑和恐惧,甚至有人试图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和道德化。2019年,欧盟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将中国定义为「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制度性挑战者」。随后,欧盟提出了对华「降低风险」的政策,给双方的务实合作带来了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欧盟为了应对俄罗斯的威胁,而加强了与美国的联盟,使其成员国的政策越来越受美国的影响,失去了战略自主的能力。欧盟在美国的主导下,参与了供应链安全、台湾问题、印太地区合作和「全球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等议题,对中欧合作造成了外部阻力。中欧高层对话,有利于增进信任、消除误解、为双方合作的持续推进提供新动力。

中欧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双方是合作伙伴而不是敌人。合作中难免会有竞争,但不能因为竞争而放弃合作。最需要消除的风险,是政治化带来的不稳定性;最需要减少的依赖,是回归保护主义的陋习。

尽管面临风浪和挑战,中欧关系仍然展现出强劲的韧性和活力——中欧是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双方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在投资和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中国企业也是欧洲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中欧班列贯通了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十年来促进了超过3400亿美元的货物贸易,成为中欧共建「一带一路」的亮点之一。事实证明,中欧双方是重要的经贸伙伴,合作领域广泛,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利格局。这是中欧关系的基础。

中欧合作的韧性,不仅源于经贸利益,还源于双方的历史和现实。中国提倡的「和而不同」与欧盟的多元包容相契合,双方的文明为中欧的相互尊重和共同发展打下了思想基础。历史上,欧洲有着与中国独立自主交往的传统,意识形态的差异从未影响双方的务实合作的基础。法国等欧洲国家最早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建立了成熟的外交机制,双方共同应对了多次全球危机,成为东西方求同存异、务实合作的典范。现在,中欧双方的内在联系仍然紧密,没有「脱钩断链」的深层动力和民意支持。许多欧洲企业计划扩大在华业务,并期待更多的合作机会;许多欧洲人在中国推出旅行免签的新政后开始筹划赴华旅行,双方合作的民间纽带牢固可靠。

目前,全球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的范围、程度和影响都十分突出。在这样的世界中,中欧应该通过战略沟通增进理解和信任,通过开拓创新加强互利合作,通过对话协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深化合作、实现共赢。而这背后有三大因素的推动:

一是,中欧合作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中国和欧洲位于欧亚大陆的两端,经济互补性强,是天然的合作伙伴,而不是所谓的「制度性挑战者」。目前,欧盟面临多重危机的冲击,内外矛盾激化,经济增长缓慢,急需加强与中国的伙伴关系,通过务实合作来提升经济,从而稳定社会秩序,重塑其在国际社会的形象。

二是,中欧友好交流顺应民心。根据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今年4月发布的民意调查显示,民众普遍认为中国是欧洲的「必要伙伴」,并倾向于对中国开展务实合作。同时,中欧双方在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日益密切,为双方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架起了桥梁。

三是,中欧的务实合作顺应时代。复杂多变的国际治理问题,对任何国家都是巨大的挑战,无法独自应对。要赢得未来,就必须认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中欧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同为多极世界中重要且独立的一极,无论是维护多边贸易规则、建设开放公平的国际经济体系,还是推动全球治理,都需要进行务实合作。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中欧选择对话合作,就不会出现阵营对抗;中欧选择和平稳定,就不会引发新的冷战;中欧选择开放共赢,就能为全球的发展繁荣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