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拜登突然被架空?美媒:美想要中东大战,2 人已绕过拜登直接下令

2024-10-19国际

美国政坛最近不太平,一种「人未走茶已凉」的微妙氛围笼罩着现任总统拜登。美国【政治】杂志爆出一记猛料:美国政府内部对中东局势意见不一,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冲突像一块巨石,在华盛顿政客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一部分官员如坐针毡,生怕战火蔓延,最终把美国拖进深渊。另一部分人却力挺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主张强硬应对。白宫嘴上说这是「多线并进」的外交策略,试图淡化分歧,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支持以色列的声音在白宫回响得更加响亮。

据说,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中东协调员布雷特·麦格克和拜登的能源安全高级顾问阿莫斯·霍克斯坦是「鹰派」的代表人物。麦格克曾在小布什时期负责伊拉克和阿富汗事务,霍克斯坦当过以色列国防军士兵。

这两位可不是等闲之辈,消息人士透露,他们信奉「以战止战」,积极推动「通过战争重塑中东」的计划,说白了就是要维护以色列的利益。

更令人不安的是,明知美国情报部门对局势表示担忧,这两位高官依然给以色列吃定心丸,传达美国支持其加强对黎巴嫩真主党军事压力的立场。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许多人开始怀疑:以色列敢在行动前几分钟才通知美国,是不是因为美国内部早就被亲以色列势力「控制」了?

拜登现在成了众矢之的,有人质疑他是不是已经失去了对政府的控制,沦为了内阁成员的傀儡。如果传言属实,那可是细思极恐的事情。这意味着美国高层内部潜藏着一股「暗流」,他们不顾国家利益,为外国势力摇旗呐喊,充当着「代理人」的角色。

麦格克和霍克斯坦等人的一意孤行,正在把美国推向中东战争的火山口。而美国一旦深陷中东泥潭,其全球战略布局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块接一块地倒塌。拜登政府一直强调的东欧战略和亚太战略也将化为泡影。

其实,拜登政府内部的分裂由来已久,内阁成员各自为政、内斗不断、绕过总统决策的消息隔三差五就会登上新闻头条。

早在2022年,拜登政府成立「中国事务协调办公室」,本意是协调各方意见,统一步调。结果呢?该机构内部反而成了「战场」,部门间的争执不断升级,让人哭笑不得。

2023年的「气球事件」更是给本就紧张的局势火上浇油,加剧了内部分裂。时任副国务卿雪曼愤然离职,也从侧面反映了白宫内部的「混乱」。

同样是在2023年,「气球事件」余波未平,美国又遭遇债务危机。耶伦领导的美国财政部顶住压力,坚持访华行程,与国务院唱起了反调。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美国防长奥斯汀竟然玩起了「失踪」,在未经任何通报的情况下「消失」了好多天,拜登内阁权力混乱可见一斑。

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一年内9次访问以色列,试图做和事佬,希望以方保持克制。然而,以色列不为所动,军事行动步步升级。

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内部也出现了明显的分裂,对亚太地区和中东地区的战略部署难以协调,与国防部之间的合作也乱作一团。最终导致2023年9月后亚太地区出现了「航母真空」,美国在该地区的威慑力一落千丈,「印太战略」也遭遇了滑铁卢。

作为美国最高领导人,拜登在这一系列事件中却像个「隐形人」,他的真实影响力成谜。由于频频出现的认知问题,拜登很少与外界直接沟通,外界很难了解他在内阁中的真实想法。

拜登频繁休假也引发了外界诸多猜测,甚至有人戏称他是「度假总统」。据共和党全国委员会统计,截至2023年9月,拜登在不到四年的任期内已经休假532天,占其任期的40%,这休假时间,比普通美国人48年的带薪假期还要多。

更耐人寻味的是,一些权力斗争事件恰恰发生在拜登休假期间,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今年7月,民主党内部上演了一出「逼宫退选」的戏码,更是将美国政坛的权力游戏暴露无遗。

在第一轮总统候选人辩论前,民主党内部大体支持拜登连任,拜登本人也信心满满。然而,辩论结束后风向突变,希拉里、佩洛西、奥巴马等民主党大佬纷纷表态,希望拜登「退位让贤」。

不久后,剧情反转,拜登宣布退出总统竞选,并迅速淡出公众视野。与此同时,民主党媒体将资源迅速转向副总统哈里斯,使其影响力迅速超过拜登。这一系列的操作,让人不禁怀疑:拜登真的只是个「傀儡」吗?

种种迹象表明,拜登更像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其内阁权力结构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派系化特征,背后似乎有「影子操控者」。

一些亲以色列的官员,其影响力之大,甚至让民主党内部的传统左派精英都感到害怕。他们以自身意识形态左右着美国国策,将美国一步步拖入中东战争的泥潭。

距离拜登卸任只剩下短短几个月时间,如果拜登政府无法弥合内部分歧、调整现行政策,美国将不可避免地滑向战争的深渊。而对于当前的美国内阁而言,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民主党传统左派精英倾向于在不直接参战的情况下支持以色列,为其提供武器装备和政治支持,并希望以色列能够控制对平民的伤害,以减轻美国在国际舆论上的压力,从而集中精力推进其在东欧和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

而拜登内阁中的亲以色列官员则希望美国全力以赴,最好是通过战争彻底重塑中东安全局势,使以色列成为主导力量。这种立场与共和党右翼势力对以色列的态度更加接近,主张美国调动大量军事力量对抗伊朗领导的「抵抗之弧」,放弃其他战略部署。

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将拜登内阁的左派成员逼到了墙角:要么与国内犹太势力彻底决裂,要么做出全面妥协。在当前形势下,与犹太势力决裂无异于「政治自杀」,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拜登已经提前进入了「人未走茶已凉」的状态,沙利文、布林肯、哈里斯等政府核心成员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犹太背景,其背后牵扯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因此,妥协似乎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在未来几个月内很有可能继续支持以色列对黎巴嫩的地面军事行动。

当拜登在度假胜地享受阳光的时候,其背后的真正掌权者正在引导美国更加深入地卷入中东乱局。而伊朗已经通过大规模导弹袭击表明了立场,美国距离真正卷入战争只有一步之遥。一旦美国深陷中东战争,其全球霸权的衰落将成为必然。

在经济尚未复苏、军事力量捉襟见肘的情况下,美国若将资源投入到另一场战争中,俄乌冲突和「印太战略」的失败将成为定局。而由这些战略构筑的美国全球战略网络也将随之崩溃,世界格局将迎来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