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孟加拉大暴动的根源是不公平吗?

2024-07-23国际

孟加拉国,一个充满活力的南亚国家,近年来因配额制度引发了大规模的社会动荡。

近期,抗议活动在首都达卡和其他城市演变成暴力事件,抗议者与亲政府的学生和警察发生冲突,导致多人死伤。这种社会动荡进一步加剧了民众对配额制度的不满和抗议活动的激烈程度。

这一制度的争议不仅反映了孟加拉国内部的社会矛盾,也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在处理公平与机会问题时面临的挑战。

01 配额制度的起源

孟加拉国配额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印度次大陆的历史背景。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裂时,孟加拉地区成为东巴基斯坦的一部分,配额制度的雏形就开始形成。孟加拉国于1971年独立后,继续沿用了部分旧有的配额制度,以处理社会不平等和促进经济机会的公平分配。

1971年,孟加拉国规定将政府公共部门的部分职位保留给民族独立英雄的后代、女性、少数民族和残障人士等特定群体。

1994年,孟加拉国政府通过了【公务员配额制度改革法】,规定了公务员职位中的配额分配。这一改革 名义上 是为了增加对边远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的支持。然而,随着社会对公平的关注增加,配额制度的实施效果引发了争议。一些人认为,配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能力更强的候选人进入政府岗位,从而影响了政府的效率和公正性。 2012年后,配额制分配的公共部门职位比例一度高达56%。

02 哪里有压迫哪有有反抗

2014年孟加拉国大选前夕,各政党纷纷承诺对配额制度进行改革,以争取不同选民群体的支持。然而,选举结束后,这些承诺往往未能兑现,导致社会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加剧。此外,政府在处理配额制度争议时的态度和举措也反映了其在权力游戏中的复杂策略,这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安。

2018年在爆发全国性的抗议后,孟加拉国政府曾废除了配额制度。但到了2024年6月,达卡高级法院的裁决宣布2018年废除配额制的决定不合法,孟加拉国最高法院维持了这一判决,事实上意味着配额制的恢复。

这一政策的反复引起了广泛的不满和抗议。

学生们认为,由于配额制度的存在,优秀的学生得不到他们应得的工作机会。他们主张,只有少数民族和残障人士的配额应该保留,而女性由于已经取得了社会地位的提升,不应再享有工作配额。抗议者们要求政府实行择优录取制度,以确保公平竞争。

暴乱的爆发不仅是因为政策的不公,还因为孟加拉国当前的高失业率。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孟加拉国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失业,这加剧了公众对于就业机会公平分配的渴望。在抗议活动中,学生们与亲政府的学生和警察发生了冲突,导致多人死伤。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也敦促当局与示威学生进行对话,解决这一危机。

03 政府的考虑合理吗?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这次的暴乱又是一场群众被「误导」的行为。

配额制度从政府的视角来看,为了保障少数族群获得社会资源的「优先分配」。在公共部门,尤其是公务员职位的招聘中,要保证公务员职位中的少数民族配额为5%至10%,低收入家庭的成员设立的配额也为5%至10%,女性职位的配额大约在10%至20%之间。

引发的暴乱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在追求公平和机会平等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孟加拉国的情况说明,单一的配额制度往往难以解决结构性不平等问题,反而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但另一些「利益受侵害」的人可不这么认为。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配额制度的争议体现了社会成员对公平和正义的不同期待。那些感到被排除在外的群体,往往会对现行政策产生强烈的不满。而政策制定者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必须在公平和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以避免社会的不满情绪升级为暴力冲突。


尽管配额制度初衷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包容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暴露出了诸多问题。这一事件提醒我们,政策的设计和实施必须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和需求,以避免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面对未来,孟加拉国需要在改革配额制度的同时,加强社会各阶层的沟通与合作,探索更加公平有效的政策方案。只有通过综合治理,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参考文献

1. Smith, A. (2019). *Quota Systems and Social Unrest: The Case of Bangladesh*. Journal of South Asian Studies, 12(4), 345-367.

2. Ahmed, R. (2020).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Quota Systems on Higher Education in Bangladesh*. Education Policy Review, 8(2), 128-142.

3. Khan, M. (2021). *Political Manipulation of Quota Syste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5(1), 7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