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李光耀谈美国衰落条件:这三大优势还在一天,美国就不会倒下

2024-08-28国际

6月3日,中美国防部代表团在新加坡举行会晤,这次的会晤,双方虽然依旧针锋相对,剑拔弩张,但两个大国能够见面会谈,打破此前互相「冷战」的传言,已经是极大的外交进步,不少国家见状都松了口气。

这并不是中美第一次选择新加坡作为会面地点,坐落于马六甲海峡要道的新加坡,不仅在地理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政治与经济上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特别是在中美两个剑拔弩张的大国当中,新加坡能够如鱼得水,同时得到双方的认可,在当今局势下,也算非常难得。

新加坡能够处理好与大国之间的交往,还要得益于领导层长期以来的高瞻远瞩,对于中美之间的关系,身为新加坡国父的李光耀就看得很明白:美国作为长期领先全球的西方霸主,其他国家短时间内势必无法将其取代。

李光耀在2013年发布的新书【李光耀观天下】中,单独对中国和美国进行了分析,关于美国,他这样写到:

这几年,虽然美国因为金融危机以及阿富汗战场上的的失利,其世界霸主地位有所动摇,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依旧会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其他国家虽然在经济方面能够追上美国,但这只能说明美国经济上的领先开始动摇,然而除了经济之外,相比其他国家,美国还有独特的三大优势,只有这三大优势还在一天,美国就不会倒下。

【1、军事优势根基深厚,武器装备一流,军事基地遍布全球】

美国的军事优势,基础是从二战开始打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军虽表现英勇,但在武器装备上并没有领先协约国太多,当时正值火箭弹、坦克、飞机等军事技术迅猛发展,意识到武器重要性的美国,开始大肆搜刮德国科学家和技术人员。

二战末期,美国战略情报局发动了一个秘密行动—— 回形针计划,专门发掘并带走德国的技术人才,正是在这种搜刮并带走德国技术成果的思想指导下,美国开始有意识的寻找相关人员以及论文。

这项行动最为知名的成果,莫过于德国火箭科学家冯·布莱恩了,作为V2导弹的设计者,冯·布莱恩及其设计团队帮助美国实现了火箭技术的突飞猛进,冯·布莱恩后来还参与并领导了土星五号火箭的研发,成功帮助美国实现了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壮举。

尝到甜头的美国在此之后,加大了掠夺德国与欧洲科学家的力度,并且一直延续到战后——对科学家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遭受战火的美国,无疑比满目疮痍的欧洲更适合生活和研究。

郎有情妾有意,在美国的不断劝说和诱惑下,又有大批欧洲科学家前往美国,据统计,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就吸纳了超过1600名原德国的科学家、工程师,可以说是闷声发了一波大财。

二战后,随着冷战开始,财大气粗的美国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军事装备研发,美国军事技术开始爆发式增长,从导弹潜艇,到坦克飞机,再到单兵作战,国力空前膨胀的美国实现了武器装备上的断代领先。

1997年服役的B2轰炸机,是世界上唯一一款隐形战略轰炸机,其重量单位价格比服役时值的黄金还要贵两至三倍,至今难寻敌手。

近20年前服役的F22战斗机,如今依旧是世界最强战斗机之一,放眼全球,也只有我们的歼20可以抗衡.......

美军能够称霸全球,除了武器装备上的领先,大量海外军事基地也是关键所在。

美国是一个海上贸易大国,建立海外军事基地的历史由来已久。

19世纪中期,各国都在用鸟粪作为原料制作化肥,美国为了抢夺鸟粪,便开始占领大量偏远海岛。

当时世界海盗横行,海岛占下来之后,自然需要军事保护,美国的第一批海外军事基地,就顺理成章的建立起来。

二战后,美国开始在欧洲大量部署军事基地,当时西欧正笼罩在苏联钢铁洪流的阴影当中,不少国家都主动要求美军驻扎,美国也由此将欧洲纳入自己的势力版图。

随着时间的发展,美国海外基地也越来越多。原本,美国的海外基地只部署于西欧以及东亚,目的是为了保护和监视下属国和盟友。

然而,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美国对于推行美元以及获取石油的需求不断膨胀,开始频繁介入地区局势,制造局部战争,美国的军事基地也借此将触角伸向了更多地区。

时至今日,靠着巧取豪夺,连哄带骗,美国已经在全球各个角落设立了500多个海外军事基地,遍布五大洋四大洲。

客观地说,我们虽然能够在家门口做到拒敌于门外,但就全球范围而言,我们依旧无法与美军相抗衡。

【2、科研先发优势明显,虹吸全球人才,始终保持领先】

美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军事上的独家领先,很大程度就是依靠全球科学家与技术人员的发力,而美国,正是当今全球科学中心。

什么是科学中心?由于科学需要交流碰撞,因此科学家总会往最适合他们发展的地方迁徙,英国学者贝尔纳由此提出了「科学中心」的概念,用以描述这种科学家集体迁徙转移现象。

后来日本学者汤浅光朝在贝尔纳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量化定义了科学中心,根据定义,科学成果数量超过同时期内全球科学成果25%的国家,就被称为世界科学中心。

世界历史上,曾有过5次世界科技中心大转移。

第一次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想激发了人类探索世界的热情,哥白尼、伽利略等人先后赴汤蹈火,为现代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在英国,16-17世纪,英国开始涌现牛顿、胡克、哈雷、阿代尔、哈维等各领域内的大师,成为第二次世界科技中心;

第三次在法国,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给科学造就了「黄金时代」,代表人物是数学家拉格朗日、拉普拉斯,物理学家库仑、安培和化学家拉瓦锡等;

第四次在德国,德国在进行了彻底的大学教育制度改革后,吸引了欧洲最优秀的科学家汇聚到德国,其中最为知名的,莫过于爱因斯坦;

第五次就是美国,靠着二战之后接收大量欧洲科学家,美国短短数年时间就成功取代欧洲,成为新一代世界科学中心。

成为科学中心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二战之前,美国科学家共获得了15次诺贝尔奖,得而同一时期英国是21次,德国是31次,就在二战结束的1945年之后,美国诺贝尔将得奖数激增,几乎每次都有奖项收入囊中,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时至今日,美国在大部分科学领域上都取得领先发展,我们常说德国的汽车,日本的机械,很少突出去说美国的某一项科技,这是因为美国科技几乎在大部分领域都取得了领先,不论是机械制造、航空航天、能源电力还是生物医疗、基础物理,美国都是绕不过去的大山。

现代商业复杂交错,几乎所有工业化产品,背后都涉及到大量的科技成果,以及各种与之相关的专利,想要用到这些技术,就绕不开美国,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可以肆无忌惮的实施制裁打击,说禁你就禁你。

当然,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美国的科技优势不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就在过去短短的10年间,中国的科研成果正高速追赶美国。

以顶级期刊的高质量论文为标准,目前中美两国占比都在30%左右,大幅领先其他国家。

在过去的历史上,世界科学中心每80年就会发生一次变迁,未来科学技术如何发展,仍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3、文化优势深入人心,潜移默化,悄无声息】

美国之所以能吸引这么多科学家,成为科学中心,其文化优势功不可没。

早在18世纪电影刚发明的时候,美国人就认识到了文化产品对于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美国电影协会一篇19世纪初的报道显示,关于中国市场,美国电影协会认为,「如果美国电影在中国放映,让中国人喜欢上美国生活,就会帮助美国产品更好的打开中国市场。」

就在报告发布的不久之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成功完成整合的好莱坞大制片厂开始四处出击,在海外设立分部,以直接雇佣员工经营的方式在海外发行电影。

当时,好莱坞八大制片厂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地设立了办事机构,甚至在西安也有长驻的代表。

这些地方办事处,源源不断地将好莱坞电影输出到各地市场,除了常规的安排放映日程、运输电影胶片、监督影院票房、收集账款等任务之外,这些地方办事处还会在当地对影片以及美国文化进行宣传推广,比如定期举办酒会、邀请社会名流进行电影试播等。

靠着这些开拓者将业务一步步铺向海外,好莱坞在全世界范围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美国电影借此实现了全球大流行。

手握如此好牌的美国政府自然也没有闲着,开始在电影中加入大量意识形态内容,从二战时的保卫盟友,再到反恐维和,再到超级英雄拯救人类,美国始终以救世者身份出现在电影当中,无形之中强调着自己的领导地位。

除了文化产品之外,消费品也是美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推手。

十九世纪二十到三十年代,可乐开始向海外推广,后来可口可乐向美国军队提供饮料,这使得它的品牌影响力更进一步,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可口可乐畅销全球,成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快乐饮品,原本属于美国的可乐文化,也成功借此走向世界。

美国产品畅销全球,除了可乐之外,还有强生的沐浴露、苹果的手机、耐克的鞋子,以及麦当劳的汉堡、星巴克的咖啡等等,相比之下,中国制造虽然同样畅销全球,但在品牌形象上,与美国企业还是有不小差距。

而且,相比军事和科技上的优势,美国在文化上的领先才是更难以追赶的。

一方面,美国文化主要依靠文化产品与消费品传播,就算可以切断文化产品,消费品的潜移默化才更加难以根除,毕竟,我们可以不看美国电影不听美国音乐,但很难不喝美国饮料,不用美国沐浴露。

另一方面,美国文化优势表面看上去人畜无害,并没有什么攻击性,叫人很难防备,实则如同水下冰山,一不注意就很容易让人粉身碎骨。

美国也正是靠着文化优势,长期从世界范围虹吸人才,用以保持自己科技与金融上的优势,从而维持军事霸权地位。

【4、正视差距 虚心追赶】

近二十年世界,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绩,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与第一名的差距越来越小。

说实话,这样的成绩,即便是我们自己,也很难想象。

2005年的时候,天涯曾有个预言贴,认为中国和日本的真实差距太大,即便2030年GDP也不会超过日本,当时,这个帖子下面还有不少人支持这种观点。

谁知就在5年之后,2010年,中国便以40万亿GDP的成绩,正式超过日本,再过8年,中国又在原先的高基础上,实现了翻倍增长,达到了80万亿GDP。

如此迅速的发展,让我们对于美国的看法也越来越轻薄,特别近几年在成为对手之后,大批国民开始轻视美国,认为美国也不过如此。

然而美国毕竟称霸地球七十余载,在军事、科技、文化等领域都有着难以超越的优势。在这一点上,很多领导人对此其实看得更清楚,李光耀所说的三大优势,也不过是其中之一。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不短的一段时间内,美国不会衰弱,依旧会保持强大,我们要做的,是保持谦逊,正视差距,努力奋斗,做到比对手更快的进步,此消彼长之下,相信我们终有一日可以实现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