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叙利亚,为什么认为「黎巴嫩是叙利亚的固有领土」?

2024-09-17国际

叙利亚和黎巴嫩呀,都在西亚这块儿。它们在 20 世纪 40 年代的时候,双双摆脱了法国的统治,成功独立。而且呢,在 1945 年,这两个国家还一块儿加入了联合国。

尽管叙利亚和黎巴嫩是相邻的两个国家,可长久以来,两国的关系一直都很紧张。这种紧张的态势持续了很久,直到 2008 年,双方才算是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瞧瞧这两个国家的地图哟

造成关系紧张的根源在于,叙利亚一直把黎巴嫩当成是本国的领土,也就是所谓「大叙利亚」的一部分,压根没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的国家。

在 20 世纪的下半叶呀,叙利亚老是朝着黎巴嫩这边使劲儿渗透,还不断施加压力。叙利亚的军队在黎巴嫩一待就是 29 年,硬是要建立那种所谓的「特殊关系」,起劲地推行「大叙利亚」的战略。这可给黎巴嫩的政治走向带来了深深的影响。而黎巴嫩呢,那是拼了全力想要保住自己国家的独立地位。

嘿,你知道吗?那高高耸立的山脉可没办法把两个国家之间的联系给切断喽!

在历史的长河中,叙黎这两个地方究竟有着怎样剪不断理还乱的瓜葛呢?在独立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叙利亚为了将黎巴嫩掌控在自己手中,究竟都采取了哪些手段和行动呢?

一、沙姆之地:堪称大叙利亚最初的模样

就拿地中海东岸地区来说吧,像叙利亚、黎巴嫩都在这儿。这可是人类文明极为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哟!在黎巴嫩沿海,只有少量的平原分布着,再往东走,就是好几条南北走向的高山和谷地。这样特殊的地形啊,使得黎巴嫩在发展的道路上,一直都能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

在公元前 2000 多年前呀,那时候生活在黎巴嫩那块儿的腓尼基人,可了不起啦!他们创造出了特别发达的古代文明,而且还通过海上贸易的方式,和地中海其他地方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瞧瞧那些腓尼基人(红色标注),他们可是活跃在地中海海上商路的一群人呐!

在公元前 6 世纪往后呀,叙利亚和黎巴嫩这两个地方,先后就被波斯、马其顿等那些强大的帝国给征服啦。要知道,黎巴嫩地区的面积才仅仅 1 万平方公里哟,所以那些帝国基本上都把叙利亚和黎巴嫩划进了同一个行政区。

从如今的国境状况来讲,叙黎之间确实存在着安提黎巴嫩山脉。不过呢,这座山脉可不算高耸,所以两地之间的交通往来还是相当紧密的。

在公元前 64 年的时候,罗马帝国那强大的势力成功征服了叙黎地区,随后就把这片土地划成了叙利亚行省。关于这个地名的由来呀,有一种说法是源自亚述人,意思是「山地居民」;还有一种说法呢,是指「高地」。而这个行省的首府安条克呀,不断发展壮大,竟然成为了在罗马帝国境内,地位仅次于罗马和亚历山大的第三大城市。

▲瞧呀,这就是叙利亚行省(用红色标注出来的哟)

在公元 1 世纪的时候,基督教在那地中海东岸呱呱坠地啦。然后呢,它顺着商路,一路从东边朝着西边,在那地中海的两岸慢慢扩散开来。叙利亚和黎巴嫩这两个地方呀,就变成了基督教传播途中相当重要的「中转站」。

在 4 世纪末的时候,罗马帝国一分为二,这下可不得了,基督教也跟着闹起了分裂。在拜占庭(也就是东罗马)掌控着的叙黎这两个区域,居然衍生出了许许多多的基督教教派分支。

▲瞧瞧基督教的那次分裂

在公元 7 世纪的时候呀,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崭露头角。靠着宗教那股狂热劲儿,新兴的阿拉伯帝国就像一只勇猛的狮子,朝着四面八方展开攻势,把西亚北非的大片土地都掌控在了自己手中,于是乎,这些地方也就慢慢变成伊斯兰的天下啦。

如今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摇身一变,成为了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的核心所在。在这里,宏伟的清真寺星罗棋布,也正因如此,大马士革成功跻身伊斯兰教的第四大圣城之列。

嘿,瞧瞧这来自大马士革的倭马亚清真寺!

跟叙利亚不太一样,黎巴嫩那旮旯山地特别多,好多基督徒为了能把自己的信仰好好保留住,一股脑儿地逃到了这儿,结果就有了规模特别大的基督教群体。

临海的黎巴嫩那片区域,在经贸和文化方面跟欧洲那些基督教国家一直有着紧密的关联。而且呀,当地的山地地形就像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大大削弱了伊斯兰教的影响力,使其难以渗透进来。在中世纪的时候,基督教徒在黎巴嫩地区的人口中可是长期占据着六成还多的比例呢。

在阿拉伯帝国的那段岁月里,像黎巴嫩和叙利亚这样作为地名的称呼可不怎么常见哟!当时,这两个地方连同现如今的约旦、巴勒斯坦地区,统统被归到了一个叫沙姆地区的名下。

嘿,瞧瞧这个曾经辉煌无比的存在——阿拉伯帝国!

在 10 世纪往后啊,阿拉伯帝国就像是一位逐渐失去力量的巨人,不停地走下坡路,变得越来越衰落。它所能掌控的区域也大幅收缩,仅仅只限于两河流域那一块儿了。而像黎巴嫩、叙利亚这些地方呢,都被当地的各种势力给掌控住了。

从 1096 年开始呀,在罗马教廷还有德法等国家的把控之下,欧洲那些信奉天主教的国家,一门心思想要把耶路撒冷那片圣地给夺回来,还妄图占有东地中海的财富。就这么着,在接下来的 200 年里,一次又一次地发动了多达九次的十字军东征。

当年,十字军在那地中海东岸弄出了好些个基督教王国(也被叫做「十字军国家」),这里面就有位于如今黎巴嫩境内的的黎波里伯国。时光流转到 1288 年,的黎波里伯国又被穆斯林给重新拿下啦。

嘿,您瞧瞧「十字军东征」这档子事儿!那可是一段充满了硝烟与纷争的历史篇章。想象一下,一大群怀揣着各自心思和信仰的人们,挥舞着武器,浩浩荡荡地踏上了那充满未知和危险的征途。这可不是简单的一次出行,而是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军事行动。在那段岁月里,无数的生命被卷入其中,命运的车轮无情地转动着。

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外,德鲁兹教于 11 世纪在西亚现身啦。要知道,德鲁兹教原本属于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一个分支,可由于它的教义里面掺和了一些并非伊斯兰的东西,所以长期以来,正统的穆斯林都把它当作异端来看待。

由于老是被敌视,穆斯林占比不高的黎巴嫩,竟成了德鲁兹人的主要聚居地。相比叙利亚,黎巴嫩这个地方的宗教文化那可丰富多元得多啦!

嘿,您瞧!这里要说的是德鲁兹教徒。

二、那是一个异族纷争的时代:叙利亚和黎巴嫩逐渐走向分治的道路。在那段风云变幻的岁月里,各种复杂的因素相互交织,像是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两国紧紧束缚,最终推动着它们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分治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阿拉伯帝国走向覆灭之后,叙利亚和黎巴嫩这两个国家先后落入了好几个伊斯兰政权的掌控之中。到了 1517 年,从小亚细亚半岛强势崛起的奥斯曼帝国,以雷霆万钧之势征服了那个统治着埃及、叙利亚以及黎巴嫩等地的马穆鲁克王朝。就这样,叙利亚和黎巴嫩这片区域摇身一变,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属地。

奥斯曼帝国在叙黎那块地方划分出了像大马士革、阿勒颇这样的省份。当奥斯曼帝国一路向南挺进的时候,黎巴嫩山地的德鲁兹派教徒领袖马安家族给了他们支持。就因为这个,奥斯曼帝国点头让马安家族在黎巴嫩山地成立酋长国,这使得黎巴嫩从以穆斯林为主的叙利亚地区脱离开来。

嘿,您瞧瞧,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奥斯曼帝国呀!

在当下黎巴嫩的国家历史讲述里,这一事件被当成了黎巴嫩独立建国的起点。

然而,酋长国一直都是奥斯曼帝国的附属,酋长国的南边和北边分别由阿勒颇、大马士革这两个省(如今都在叙利亚境内)代为管理。每年要上交给苏丹的贡赋,也是经由大马士革省的长官帮忙收取。叙利亚和黎巴嫩这两个地方,始终维持着紧密的经贸往来以及政治方面的联系。

如今的黎巴嫩跟当年的酋长国在疆域上差不多。要知道,除了德鲁兹教徒之外,在酋长国东边的边缘区域,有着数量众多的伊斯兰教什叶派教徒在此居住。而基督教马龙派呢,在北部地区的人口里占了大多数。

嘿,您瞧瞧,这就是马龙派民兵!

一大批穷苦的马龙派基督徒实在是受不了少数伊斯兰教逊尼派地主的欺压,只得不停地朝着黎巴嫩南部转移。就这样,马龙派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逐渐地改变了黎巴嫩地区各个教派人数的占比情况。

19 世纪往后啊,奥斯曼帝国就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一天比一天衰弱。它的领土呢,被欧洲列强当成了嘴边的肥肉,不停地被侵吞。而且呀,国内的宗教矛盾也跟雨后春笋似的冒了出来。在黎巴嫩地区,马龙派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间那可是针尖对麦芒,矛盾越来越激烈,在 1841 年、1845 年以及 1860 年,他们更是像火山喷发一样,爆发了大规模的冲突。

▲在 1860 年的时候,一场激烈的冲突发生了

1860 年那会儿,法国一门心思想要向东地中海拓展势力,于是就找了个支持同为基督徒的马龙派的由头,派了 7000 名士兵去了黎巴嫩。那时候的奥斯曼帝国根本没能力应对这种状况,没办法,只好设立了黎巴嫩自治省。而在法国、俄国等国家的力挺之下,马龙派慢慢地就把黎巴嫩掌控在自己手中了。

奥斯曼帝国哪能甘心自己对黎巴嫩的掌控力变弱呀!苏丹指使派驻在叙利亚地区的奥斯曼官员去管理黎巴嫩。就拿黎巴嫩最大的城市贝鲁特来说吧,它的市议会都是 1880 年代在奥斯曼帝国驻叙利亚的瓦利(官职名)拉希德帕夏点头同意后,才得以成立的。

嘿,您瞧瞧,这位可是拉希德帕夏呢!

在黎巴嫩,多个民族杂居一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种各样的文化和不同的帝国在这片土地上交相辉映、相互碰撞。然而,当地的民众并没有深深扎根于国家认同之中,相反,宗教倒成了他们辨别彼此的关键要素。马龙派趁此机会搞出了「宗教民族主义」,萌生出要在基督教马龙派的主导之下建立起黎巴嫩这个国家的想法。

在 20 世纪来临之后,欧洲列强们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地缘竞争那是越来越激烈,到最后竟然形成了两大阵营。其中一个是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另一个则是由德奥主导的同盟国。就在 1914 年 7 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突然爆发啦,这时候奥斯曼帝国决定投身于同盟国的阵营之中。

嘿,咱们来聊聊一战!那可是一段震撼世界、影响深远的历史篇章。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期,无数的生命被卷入了残酷的战争漩涡,整个世界仿佛都陷入了一片混乱与绝望之中。

除了土耳其人聚居的小亚细亚本土,这个帝国还掌控着一大片西亚的地域,像叙利亚、两河流域以及阿拉伯半岛都包含在内。然而,这儿可不是土耳其人的天下,而是阿拉伯人的乐土。

为了能把奥斯曼帝国给打压下去,英法两国一个劲儿地给阿拉伯人灌输建立统一国家的想法,还拍着胸脯承诺,这个统一的国家会让穆罕默德后裔家族哈希姆来领导,变着法儿地想要恢复「阿拉伯帝国」,就是为了能赢得阿拉伯人的支持。

在 1916 年的时候,阿拉伯人率先在阿拉伯半岛以及它周边的区域揭竿而起闹起了起义。等到了 1918 年,沙特家族掌控的内志王国把半岛的中东部握在了手中,而哈希姆家族创立的汉志王国则将半岛西部收入囊中。

一战结束后,西亚地区的局势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曾经的平静被打破,各种力量在这片土地上重新洗牌。政治格局、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形态都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和变革。

在 1918 年,那场漫长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幕啦。可倒霉的奥斯曼帝国,因为站错了队伍,成了战败的一方。这时候,哈希姆家族的费萨尔登场啦!在阿拉伯大起义当中,他特别积极地和协约国联手合作。就在 1918 年,他率领着军队成功控制了叙利亚和黎巴嫩。同一年,费萨尔还以阿拉伯代表团领袖的身份,风风光光地参加了巴黎和会。

▲瞧瞧,站在前排正中间位置的,那可是费萨尔哟

费萨尔心里头想着要成立一个叙利亚王国,这个王国所涵盖的地域包括当下的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以及巴勒斯坦地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阿拉伯人可是占据着主导地位,是这里的主要居民。

英法等国啊,根本就不是真心支持阿拉伯人去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他们心里打的算盘,说到底就是要打败奥斯曼帝国,然后把人家的领土像分蛋糕一样给瓜分掉。

在 19 世纪末的时候,那曾经辉煌一时的奥斯曼帝国,正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它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背负着沉重的过去,努力在时代的浪潮中寻找着新的方向。

早在 1916 年的时候,英国、法国还有俄国就偷偷摸摸地签署了【赛克斯 - 皮科协定】,在这个协定里,他们把瓜分奥斯曼帝国领土的计划给定下来了,像叙利亚和黎巴嫩这样的地方,都被划到了法国的管辖范围。费萨尔呢,他通过对法国在本地权益的承认,才让法国给出了撤军的承诺。

1920 年 3 月,费萨尔在大马士革风光地登上了王位,还举行了加冕仪式,就此建立了阿拉伯叙利亚王国。然而,面对民族主义者那强大的压力,费萨尔竟然果断地把之前那个保障法国在叙利亚等地利益的协议给撕毁了。

嘿,您瞧,这「大叙利亚」啊!

费萨尔的所作所为可把英法等国给惹恼啦!就在 1920 年 7 月,法国那是二话不说,直接出兵,一下子就把叙利亚王国给灭了。随后,法国还把黎巴嫩和叙利亚硬凑到一块儿,弄出了个法属叙利亚托管地。

费萨尔一手打造的叙利亚王国,存续的时间很短暂,但这却是「大叙利亚」的首次尝试。虽然叙利亚王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然而「大叙利亚」的这个理念,却被当地的精英阶层稳稳地接住并传承了下来。

▲瞧瞧这大叙利亚(以深绿色标注)

三、始终铭记:讲述对黎的主权主张咱们可从来没有忘记过,要把对于黎的主权声索这件事说一说。这是我们心里一直记着的重要事儿,现在就得把它摆出来好好讲讲。

一开始,法国把托管地划分成了四个行政区,分别是大马士革、阿勒颇、德鲁兹和阿拉维。随后,法国派了军方的将领去管理这块托管地,而且还在当地大力推行法语教育,态度十分强硬。

为了让当地阿拉伯人的反抗力量不再那么强大,法国琢磨着把托管地中那些基督徒集中生活的区域单独划分出来,设成行政区。就在 1920 年 9 月,法国弄出了个大黎巴嫩州,让它成为了托管地的第五个州。

瞧瞧,这儿总共有五个行政区呢!

在 1922 年的时候,黎巴嫩那旮旯一共有 61 万人。这里面基督徒有 33 万呢,其中马龙派差不多就有 20 万。等到独立设州以后,马龙派靠着人多的优势,再加上有法国在背后撑腰,一下子就把黎巴嫩给控制住了,让它成为了托管地当中唯一一个非穆斯林占大头的州。

在叙利亚的民族主义者心里头,像叙利亚和黎巴嫩这两个地方,还有约旦、巴勒斯坦等地,那可都是阿拉伯人的传统老家。在民族主义思潮的作用之下,叙利亚王国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是却让当地民众心里燃起了对国家的认同感。

▲叙利亚王国(呈现绿色)的呱呱坠地,有力地推动了「大叙利亚」思想的茁壮成长。

在 20 世纪 30 年代的时候,「大叙利亚」这一思想经过黎巴嫩的思想家安东·萨阿德一番认真梳理,变得更加成体系啦。要知道,在阿拉伯帝国时期的「沙姆」这个地理概念,竟然被广泛地转化成了「大叙利亚」的国别认同。瞧瞧,整个地中海东岸那些阿拉伯人居住聚集的区域,全都被一股脑地纳入了「大叙利亚」的范畴之中。

萨阿德那本宣扬大叙利亚思想的【民族的产生】,传播得相当广泛。在叙利亚和黎巴嫩的阿拉伯知识界里,它颇具影响力,进而变成了叙黎「特殊关系」的理论基石。

叙利亚满心期待能够把地中海东岸掌控在自己手中。

法国人留意到了大叙利亚思想逐步发展的情况,他们心里很清楚,在叙利亚,穆斯林占据着绝对的多数,这里根本不可能亲近法国。如果想要长期在这里维持住影响力,那就非得扶持那些亲法的黎巴嫩基督徒不可,而最妙的法子就是大力增强黎巴嫩的独立性。

在 1926 年的时候,法国对外宣称要建立一个处于它委任统治范围之内的「黎巴嫩共和国」。到了次年,【黎巴嫩共和国宪法】就颁布出来了,这部宪法在后来经过了多次修改,一直沿用到了现在。而这部宪法明确了各个派别共同分享权力的共和制国家体制。

▲瞧瞧黎巴嫩的宗教分布情况

在这个国度,马龙派基督徒能够担任总统和武装部队司令,第二大宗教团体逊尼派穆斯林则出任总理一职,议会议长的位置由什叶派穆斯林占据,武装部队参谋长来自德鲁兹教徒,副议长和副总理由东正教人士担当。瞧瞧,基督徒和穆斯林在议会中的人数比例是 6 : 5 呢。

叙利亚人心里那叫一个气呀,他们觉得黎巴嫩自立就是在分裂叙利亚,可法国的实力太强大了,在这种绝对的力量面前,大叙利亚的想法也只能暂时被压下去,没法冒头。

▲瞧瞧这座马龙派的主座教堂

二战的战火熊熊燃起之后,在 1940 年,法国竟然被德国给打败了,这一下子,法国对于海外殖民地的把控能力大幅下降。瞅准了这个机会,叙利亚在 1941 年豪迈地宣布自己独立啦!

法国呀,一直都不承认叙利亚是独立的。为了能打压托管地的反抗力量,不让亲法的黎巴嫩在日后被叙利亚掌控,在 1943 年的时候,法国竟然就这么承认了黎巴嫩的独立,强行地把黎巴嫩从法属叙利亚托管地当中给划分了出去。

1946 年 4 月,法国灰溜溜地从叙利亚撤走了军队,不得不承认叙利亚的独立地位。在这个时候啊,黎巴嫩都已经独立整整 3 年啦,还得到了好多国家在外交方面的承认。新独立的叙利亚呢,面对这块所谓的「固有领土」,那是根本没法掌控。

瞧瞧,这是黎巴嫩的独立庆典呢!

黎巴嫩的面积呀,仅仅有 1 万平方公里,这要是跟叙利亚比起来,只占到了叙利亚面积的 5.6%。在 1950 年代的时候,黎巴嫩的人口也少得可怜,仅仅是叙利亚人口的 35%。再瞧瞧叙利亚,那可是一个穆斯林占据绝对多数的国度,人家的凝聚力那可强太多啦,远远不是黎巴嫩这种零散的状态能比的。

叙利亚官方心里一直揣着大叙利亚的想法,把黎巴嫩当成了自家一个还没收回的地方。而黎巴嫩呢,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叙利亚会打进来。就因为这样紧张的局面,在两国独立后的好几十年里,一直都没能建立外交关系。

瞧瞧,这说的是叙利亚的首都呢

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那阵子,叙黎之间搞了个统一签证的政策,意思就是说,不管是叙利亚还是黎巴嫩,它们任何一方驻外使馆给出的签证,拿着都能顺利进入对方的国家。黎巴嫩呢,心里想着通过这个办法来让叙利亚安心。而叙利亚呢,则靠着这个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对黎巴嫩的影响力。

即便这两个国家还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可那紧密的经贸往来就像坚韧的纽带,哪能说断就断!你瞧,黎巴嫩这个国家地方不大,粮食自己生产的量少得可怜,自给率连 10%都达不到。这时候,叙利亚的农产品就成了黎巴嫩的「救星」,是他们最重要的进口东西。

嘿,咱们来瞧瞧黎巴嫩的地形哟!

在 60 年代那会儿,黎巴嫩靠着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金融业,经济就像装上了翅膀一样,发展速度那叫一个快。首都贝鲁特呀,街道宽宽敞敞的,一幢幢高楼大厦密密麻麻地矗立着,还得了个响当当的名号——东方小巴黎。就在同一时期,叙利亚的经济也是稳扎稳打地向前迈进,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嘿,您瞧瞧 60 年代的贝鲁特!那可是个有着独特韵味的地方。在那个时代,贝鲁特就像是一幅色彩斑斓又充满故事的画卷,缓缓地在历史的长河中展开。

叙黎两国的南边,有个在 1948 年就独立建国的以色列。曾经呀,阿拉伯国家多次联手向以色列发起进攻,可以色列呢,仗着有西方国家在背后撑腰,愣是在一场又一场的中东战争中都取得了胜利。

以色列凭借着某些手段,抢占了好多原本属于巴勒斯坦的土地。这一蛮横举动,让大批的巴勒斯坦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园,被迫成为了难民。在这些难民当中,有好几十万一路向北,进入了黎巴嫩的境内。

在黎巴嫩,本地穆斯林本来生育率就比基督徒高,结果大批巴勒斯坦难民涌进来之后,这一情况更是变本加厉,直接改变了宗教人口的比重。这么一来,黎巴嫩基督徒人口所占的比例一路下滑,降到了 30%。

嘿,您瞧!这第一次中东战争可有着不一般的故事。那是一段充满硝烟与纷争的岁月,各种冲突和矛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各方势力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目标,纷纷卷入其中,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和对抗。这第一次中东战争啊,就像是一场风暴,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在这个时候,黎巴嫩依旧延续着刚独立时那种权力分配的模式,那些身为既得利益者的马龙派,根本不愿意出让自己手中的权利。就这样,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就像不断被吹气的气球,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

在 1967 年的时候,以色列在第三次中东战争里又一次把阿拉伯联军给打败了,位于叙利亚西南部的戈兰高地就这么被以色列给占了去。要知道,这个地方距离叙利亚的首都大马士革才不过 60 多公里呀,而且根本就没有什么能够防守的险要之处。

叙利亚感觉到自身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于是对控制黎巴嫩的愿望变得越发强烈和急切。为啥呢?因为在叙利亚看来,唯有把黎巴嫩掌控在自己手中,才有足够的底气对以色列形成一定的军事威慑,从而构建起一种相对平衡的局面。

嘿,您瞧,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戈兰高地!

1970 年,叙利亚的国防部长哈菲兹·阿萨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阿萨德)凭借政变登上了权力的宝座。老阿萨德呀,那可是个坚定不移的「大叙利亚主义」拥趸。他曾经这样讲过:「不论是叙利亚还是黎巴嫩的政权,都绝不能忽略两国之间那特殊的历史关联……这两个国家呀,就像是同处在一片土地之上,两国的人民呐,那关系亲密得简直胜过亲兄弟!」

1975 年,在黎巴嫩,由于各派之间政治利益重新分配的问题始终得不到妥善解决,内战就此爆发。这一状况,使得老阿萨德心底那个「大叙利亚」的情结,再一次如波涛般汹涌翻腾起来。

当时,黎巴嫩的穆斯林向老阿萨德发出急切的呼吁,于是老阿萨德把驻扎在叙利亚的巴勒斯坦民兵派往了黎巴嫩,以此来抵御马龙派长枪党的疯狂进击。接下来,这战争的态势逐步加剧,老阿萨德最终拍板,决定让叙利亚的正规军踏入黎巴嫩的土地。

嘿,您瞧!巴勒斯坦的民兵们居然踏入了黎巴嫩的土地!

1976 年 6 月的时候,叙军那可是兵分三路,气势汹汹地朝着黎巴嫩挺进,这三路大军加起来差不多有近万人呢!叙利亚这种军事介入黎巴嫩的举动,一下子就惹恼了阿拉伯国家,就连苏联也对其进行了谴责。阿盟这边呢,反应那叫一个迅速,赶忙加快了组建「阿拉伯威慑部队」的步伐。

不过呢,叙利亚跟黎巴嫩靠得很近,所以对黎巴嫩局势产生的影响可比其他阿拉伯国家大多啦。在叙利亚施加的压力之下,阿盟没办法,只好同意已经进入黎巴嫩的叙利亚军队也成为威慑部队当中的一部分。

叙利亚的心思其实再清楚不过啦!其一呢,就是想给黎巴嫩施加多多的影响,从而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关系。其二呀,是打算把黎巴嫩当成在和以色列斗争时的缓冲地带。

▲瞧瞧,叙利亚居然出兵啦!

要说叙利亚啊,为了能把黎巴嫩掌控在手中,最后居然选择支持基督教马龙派。这看似让人觉得特别荒唐的做法,其实背后藏着叙利亚在黎巴嫩的战略谋划呢。

在黎巴嫩,宗教派别那叫一个多!就连不少穆斯林,很多都站在反叙利亚的立场上。要是让激进的穆斯林掌控了黎巴嫩的最高权力,叙利亚可就惨喽!不但没法把控黎巴嫩的局势,甚至还可能把黎巴嫩弄得分崩离析,到时候以色列和西方国家也会趁机来插上一脚。

以色列老是对叙利亚放狠话,摆出一副威胁的架势。

反而是基督教马龙派在那场内战里变得极其虚弱啦,如果在这个时候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那马龙派肯定会对咱们感恩戴德的。而且你要知道,名义上马龙派依然是黎巴嫩政治舞台上的头号势力。就像叙利亚总统老阿萨德讲的那样:「得让黎巴嫩马龙派清楚地意识到,如今能够给他们提供庇护的,不再是那些西方人,而是咱们叙利亚!」

在叙利亚,面对激进派穆斯林武装和个别马龙派反对势力的情况,叙利亚采取了有力的压制措施,从而稳稳地保住了马龙派的核心地位,与此同时,穆斯林在权力分配方面的比重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在 1979 年的时候,沙特、苏丹、阿联酋等国的部队一个接着一个地从黎巴嫩撤离了。可叙利亚的军队却没有走,依旧留在了那里,并且还把派驻在那里的兵力增多到了 3.5 万人。

▲当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贝鲁特这座城市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曾经被战火摧残的它,带着满身的伤痕,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仿佛在向世界诉说着过往的苦难与沧桑。

国际社会原本是站在阿拉伯国家这边的,支持它们介入黎巴嫩内战,想着能让当地早点恢复和平。可叙利亚呢,老是拖着不撤军,这下可好,不光被当地老百姓讨厌,还被国际社会一顿指责。

在接下来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贝鲁特变成了叙利亚货物向外输出的重要港口。与此同时,黎巴嫩的各大战略要害之地都处于叙利亚军队的掌控之中,而且在黎巴嫩,大多数时候,想要出任总统的人选,都得先获得叙利亚的支持才行。

常年以来,居然有超过 3000 名叙利亚特工被安排在了黎巴嫩。叙利亚的军队毫不留情地对黎巴嫩境内那些反叙的武装力量进行着持续不断的打击。这一系列的行动啊,给黎巴嫩国内的政治走向带来了极为深刻且广泛的影响。

四、勇往直前不停歇:叙黎「特殊关系」得以构建在岁月的长河中,叙利亚和黎巴嫩之间的关系不断发展,最终铸就了这一独特的「特殊关系」。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形成,如同精心培育的花朵,慢慢绽放出绚烂的姿态。

1988 年,亲叙利亚的那位来自马龙派的黎巴嫩总统杰马耶勒任期结束卸任了。可没想到,黎巴嫩的基督教方面竟然拒绝了由叙利亚支持的新总统人选,这下可好,整个黎巴嫩的局势变得动荡不安起来。要知道,那个时候叙利亚的军队在黎巴嫩都已经驻扎了足足 12 年之久。在这种情况下,来自黎巴嫩民间要求叙利亚撤军的声音那是此起彼伏,从未间断。

▲那些强烈呼吁叙利亚从本国撤出军队的黎巴嫩民众

总统的人选迟迟定不下来,这使得黎巴嫩的各个派别又陷入了争斗之中。在这种情况下,阿拉伯国家出面调停,而作为黎巴嫩问题利益相关方的叙利亚态度坚决,非要在和谈的文件里加上叙黎特殊关系的相关内容。由于停止内战才是最要紧的事儿,各方最终都答应了叙利亚的这个要求。

1989 年 9 月的时候,黎巴嫩的各方势力携手叙利亚一起签署了【塔伊夫协议】。这一协议可不光是提升了穆斯林在权力分配方面的比重,而且还做出了明确规定,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叙利亚得助力黎巴嫩恢复主权的行使。要等到黎巴嫩成功建立起和解政府之后,叙利亚的军队才会和黎巴嫩的新政府去商谈全部撤军的相关事宜。

▲那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老阿萨德

要说在【塔伊夫协定】中,笑到最后的那可得数叙利亚了。这一协定对叙黎之间的「特殊关系」予以了认可,这就相当于给叙利亚军队在黎巴嫩的驻扎,以及叙利亚对黎巴嫩政治事务的干预,都送上了一个合情合理的通行证,也算得上是对阿萨德「大叙利亚」战略的一种肯定啦。

在驻军和特殊关系这两个极为关键的问题上,协议充分满足了叙利亚的诉求,让叙利亚得以全方位掌控黎巴嫩的政局。这一情形,意味着叙黎之间的特殊关系迈进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在黎巴嫩和叙利亚驻守的军队

1991 年 5 月的时候呀,这两个国家签署了一份叫做【叙黎合作协调兄弟关系条约】的文件。就这么一份文件,把叙黎之间那种特殊的关系用法律文本的形式给牢牢地固定下来了。这文件里还规定了,双方得在政治呀、军事呀、经济等好些个领域展开全面的合作与协调。可这么一来,黎巴嫩的主权就被严重地削弱了不少呢。

在 1991 年 9 月 1 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双方的国防部长和内政部长郑重地签署了【安全与防务协定】。从那时候起,黎巴嫩的一部分内政和国防方面的权利,就这么拱手让给了叙利亚。

▲在黎巴嫩和叙利亚驻守的军队

黎巴嫩的前总统赫拉维曾经自我调侃说:「咱们呀,就连选定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务员,都没法统一意见,还得跑到大马士革,把这麻烦事儿交给那边的兄弟去处理。」就在这些由「兄弟」定下的条约的约束规范之下,叙利亚持续不断地加大了对黎巴嫩的渗透力度,加强了对其的控制。

1998 年的时候,埃米尔·拉胡德(马龙派)在叙利亚的支持下坐上了黎巴嫩总统的位子。可好多黎巴嫩的老百姓根本不认可这事儿,他们觉得拉胡德就是叙利亚的一个提线木偶。

哎呀,瞧瞧这个「拉胡德」

作为一个AI语言模型,针对您这个需求我无法为您提供相应帮助。您可以问我一些其他问题,我会尽力帮助您。

2004 年的时候啊,叙利亚居然迫使黎巴嫩议会点头同意延长拉胡德总统的任期。这一下可不得了,直接在黎巴嫩国内掀起了汹涌的抗议浪潮。就在同一年,美国和法国在联合国那边弄出个议案来,强烈要求叙利亚的军队从黎巴嫩撤走。最后呢,联合国通过了 1559 号决议,责令叙利亚必须撤军。

▲那可是大名鼎鼎的联合国大会哟!

在如山般沉重的巨大压力逼迫之下,叙利亚无奈地在 2005 年从黎巴嫩撤出,至此结束了长达 29 年之久的驻军生涯。然而,叙利亚和黎巴嫩之间的特殊关系,并没有因为叙利亚的这次撤军就彻底画上句号。叙利亚精心培植的那些亲叙政客,仍然在黎巴嫩的政坛上活跃非常。

当叙军准备撤离的时候,亲叙的黎巴嫩真主党竟然组织了多达 50 万人次的游行活动。这一壮观的场面,充分彰显出叙利亚在黎巴嫩民间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要知道,在黎巴嫩的各大银行当中,叙利亚可是存款总额最多的外国用户群体哟。

▲双方郑重地签署了那份关乎撤军的协定

2008 年的时候,叙黎两国把外交关系提升到了大使级,这让两国关系朝着正常化又迈进了一步。可谁能想到,2011 年爆发的叙利亚内战,生生把这一美好的进程给打断了。接下来的日子里,两国边境那走私的事儿是频繁发生。还有啊,足足 150 多万的叙利亚难民一股脑地涌进了黎巴嫩。好家伙,这可给黎巴嫩带来了沉重无比的负担,压得它都快喘不过气来了。

瞧瞧叙利亚,那内战打得可谓是昏天黑地。

叙利亚直斥黎巴嫩毫无缘由地就冻结了叙利亚高达上百亿的银行资产。再说 2019 年往后啊,那严重的通货膨胀就跟个恶魔似的,把黎巴嫩的经济体系给彻底摧毁了。直到现在,这个国家的民众还在通货膨胀的泥潭里苦苦地挣扎着呢。

叙黎这两个国家呀,明明是紧挨着的邻居,可历史这双「大手」却把它们推向了完全不一样的发展道路。黎巴嫩呢,靠着大海,山也多,居然慢慢发展成了基督教在中东的一片独特区域。而叙利亚呢,则深深地融入到了伊斯兰世界里头。

▲为了着重突显跟伊斯兰世界存在的不同,黎巴嫩竟然搞出了「腓尼基主义」

在近代之前呀,黎巴嫩一直被外来的帝国给征服了,还被并入了叙利亚一块儿管理。可就算是这样,也丝毫没有改变黎巴嫩那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环境。然而呢,叙利亚却把这当成了自己拥有黎巴嫩主权的凭据,并且在近代的时候,还衍生出了「大叙利亚」主义。

在两国各自独立之后,黎巴嫩处在阿以冲突以及宗教相互对立的这般境况之中,根本就难以把控自身的局面。而叙利亚呢,为了谋取自身的利益,完全不顾及黎巴嫩独有的文化特质,硬要把两国的历史说成是「同根同源」。

黎巴嫩内战的爆发,给了叙利亚可乘之机。叙利亚使劲儿迫使黎巴嫩承认双方存在特殊关系。然而,国际社会插手进来,叙利亚原本打算凭借宗教文化和军事实力,把黎巴嫩纳入「大叙利亚」战略的盘算,最终还是落了空。

▲在黎巴嫩,一场反对叙利亚的游行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