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印度试图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但令人意外的是,在一次双方高层均出席的会议上,却没有传出任何会面消息。更令人意外的是,就在莫迪前往会议的前一天,印度内阁决定斥巨资打造两艘核动力潜艇,目标直指对抗中国。
莫迪此次出席的是在老挝万象举办的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中方高层也受邀出席,并在会后访问越南。据悉,中方高层在会议期间,与泰国新任总理赛塔·他威信以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进行了单独会面,预计还将与其他国家领导人进行双边会晤。
值得关注的是,印度总理莫迪也出席了第21届东盟—印度领导人会议,并与东盟国家在多个领域达成合作共识。考虑到近期中印关系出现缓和迹象,外界纷纷猜测双方高层会在这次会议期间进行会面。
然而,从各方报道来看,中印领导人并未举行单独会晤。更令人意外的是,据彭博社援引印度知情人士消息,就在莫迪启程前往万象的前一天,印度内阁安全委员会决定斥资400多亿人民币建造两艘核动力潜艇,并计划购买31架美制远程无人机。
该消息人士透露,这些潜艇和无人机的主要用途是为了对抗中国在印度洋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印度政府认为,这些装备将显著增强印度海军对在印度洋活动的中国军舰的监控能力,同时为陆军提供打击边境目标的利器。
众所周知,中印边境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潜在冲突风险依然存在。然而,在经历了长达4年的紧张关系后,中印关系近期出现了缓和的迹象。印度一改之前的强硬态度,向中国表达了希望改善关系的意愿。
经过多轮谈判,中印双方已在边境4个重要地区实现了军事脱离接触,边境局势趋于稳定。印度方面也确认了这一消息。印度外长苏杰生近日公开表示,中印之间约75%的脱离接触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印度对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持开放态度。
苏杰生的表态表明,印度确实有意愿缓和与中国的边境关系,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由于长期以来单方面抵制中国企业投资,印度经济发展遭遇困境。
在寻求缓和与中国边境问题的同时,印度也开始逐步调整对中国投资的态度,希望吸引更多中国资金进入印度市场,提升印度制造业水平。然而,莫迪政府的「背后动作」表明,印度在寻求与中国合作的同时,依然没有放弃超越中国的野心。
当前的地缘政治格局使得中印关系更加复杂。印度积极向欧美国家示好,并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建立了「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其主要目标就是遏制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
作为亚洲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不会阻止印度的发展壮大,中印合作有利于两国人民。只要印度不主动在边境挑起事端,不在地区事务中阻挠中国,中印合作就能实现互利共赢。
然而,如果印度缺乏诚意,言行不一,只会加剧中国的防备心理,中印合作也将难以持续。印度的真实意图究竟是什么?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印度此举引发了外界对其真实意图的质疑。一方面,印度希望通过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来获得经济利益,寄希望于中国庞大的市场和资金能够帮助其提振经济、发展制造业。
另一方面,印度又在军事上积极准备,试图对抗中国,并加入了由美国主导的「四方安全对话」机制,试图在地缘政治上对中国形成牵制。
这种「两面派」的做法,让人难以相信印度是真的想要与中国和平共处,实现合作共赢。其背后,是印度长期以来对中国的戒备和「南亚霸主」心态作祟,试图在「联美制华」的战略布局中获取最大利益。
对于印度的行为,中国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中国希望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但也绝不会容忍任何国家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如果印度继续奉行「两面派」政策,最终只会损害自身的利益,错失与中国共同发展的重要机遇。
总而言之,印度想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就必须拿出真正的诚意,摒弃「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而不是一边寻求合作,一边却又在背后「捅刀子」。只有这样,中印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健康稳定发展,为地区和平与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