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德国总理施罗德:访华被冷落,回去却说幸运,待了28小时做了啥?

2024-07-17国际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能够被称为「中国人民的朋友」的人不多,除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外,德国的前总理施罗德也是其中之一。

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感受到了强烈的压迫感,他们一边使用各种手段通过打压中国实现自己的目标,一边用各种话术渲染中国威胁论。

但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根本不相信美国的这些话术,他很清楚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不过是美国这个世界演员的自导自演罢了。

于是在就任后,施罗德主动加强与我国之间的联系,还鼓励德国公司在中国建立工厂,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不少助力。

众所周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我国可谓是周到至极,吃穿住行的各个方面事无巨细。按理来说,当我们的朋友施罗德来访问时,应该是使用更高等级的标准来接待。

但他在1999年访华时,却面临了我方的冷落对待,施罗德仅在中国停留了28小时,就乘坐专机匆匆离开了北京。

那么,1999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我们要冷待施罗德?他此次来访华的目的是什么?施罗德此人对中德关系的发展,又究竟有何重要的贡献?

【一】

施罗德访华,却遭受冷遇

1999年5月,一架德国飞机落在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 上面下来了一个面色凝重的中年男人。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他就是德国总理施罗德。

此时机场并没有几个人前来接应,等待在此的几个中国官员,官位也不算很高。

要知道,美国总统尼克松前来时,不仅专门配备了三军仪仗队奏乐,还是我国总理周恩来亲自到机场进行迎接。如此对比之下,便让人觉得施罗德受到了冷待。

毕竟能接待总理级别的人物,最低也得是外交部的副部长。但其实落地前,施罗德便知道自己即将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场面,他也丝毫不将这难堪的场面放在心头。

甚至在多年之后提及此事时,他表示,自己不觉得当时受辱了,相反还惊讶于中国政府竟然允许他的专机降落在北京,表示自己真幸运。

原来,施罗德这次前来,并非是为了磋商政治经济方面的问题,而是单纯前来认错。

因为就在他到来的四天前,我国位于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的大使馆,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疯狂轰炸,造成了三人死亡,数十人重伤的惨状。

这次事件,无异于羞辱中国国家尊严,且侵犯了我国的主权。 毕竟在国际上,人们统一认为大使馆就是国家的脸面,轰炸大使馆就是向该国进行宣战。

虽然这事儿是美国人做的,但是打的旗号却是北约联盟。

作为北约成员国的德国自然也无法脱清关系,得知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的事情后,施罗德震惊万分,他没想到美国人的政治底线竟然低到如此境地。

然而,施罗德无法开脱的是,1998年,他刚上台就决定让德国加入北约,并参加了针对南联盟的空袭行动。

虽然施罗德再三解释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但任凭谁都能看出来,他之所以帮助美国出兵科索沃,其实有着自己的私心:

一是为了彻底解决南联盟这个曾经的冷战对手;二是希望借此机会能够得到美国的帮助,使得德国彻底摆脱自二战以来受到的各种束缚,从而发展自身的军事力量。

但在对南联盟下手前,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次行动也能把中国牵扯在内。

至于为何美国不提前通知德国,根源在于德国此时不过是美国的小兵,美国觉得没必要给他们一个交代。

【二】

为了道歉,施罗德访华28小时

二战结束后,德国忙于发展经济,很快实现了经济复苏。 但德国在80年代后却面临着「生产过剩」这一问题,本国不少产品都出现滞销情况。

就在这时,德国领导人将目光投射到了中国的身上,他们知道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必然有能力将自己这部分多余的产能消耗掉。

于是在1972年,联邦德国的领导人便开始同我国进行联系。十年后,德国领袖科尔更是带领政府官员前来访华,一时间两国外交关系上了一个新高度。

一直到1986年,我国已经一跃成为了德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在交往过程当中,德国将一部分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提供给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90年代末施罗德上台后,一直保持着和我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施罗德时代,中德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历史最高峰,但这份安宁,被美国轰炸南联盟大使馆事件终止。

施罗德很快意识到,若是此事不能处理好,那必然会给中德双方的友好关系埋下巨大的隐患,若是中国心存芥蒂,不愿再与德国来往,那时德国的经济必然会受到损失。

到时国内的反对派很可能趁机出击,对付施罗德及其背后的党派。

施罗德知道,自己必须去北京,即便外人看到施罗德到达北京时,接待的场面十分不体面。但施罗德毫不在意。

他心里很清楚,中国政府之所以如此,并非是在针对自己,实则是向德国所属的北约表达内心的愤怒之情。

而在中德双方领袖见面后,施罗德被中方领导人的大度所感动。

他在访问当中首先表达了慰问,其次耐心解释了北约此举,德国当真不知情。

这事虽然不是德国的本意,但他深感愧疚。

说完这些话后,施罗德害怕自己的诚意不够,当众表示回去后一定会督促北约针对这次事件进行详细的调查,确保将真相大白于天下,还中国政府和无辜枉死的人一个交代。

其实当时,我国领导人非常明白,德国在北约的地位也并不算高,就算他们出言要求美国做这些事情,也不一定能够达成目的。

【三】

访谈解除误会,中德加强联系

1999年,当访华遇冷的施罗德站在北京的土地上时,在和中方的交流过程当中,他知道,问题的根本还是在科索沃战争上。

在同我方领导人协商后,中德双方一致认同,科索沃危机不应该由某一个国家、组织进行处理,而应该上交给联合国解决。

5月份,施罗德才刚刚离开北京,在6个月后他又重返中国。第二次访问,双方探讨的中心还是5月的一些遗留问题,双方交流的范围从经济向政治进行转移。

施罗德吸取了此次中国南联盟大使馆被炸的教训,向我国做出保证,无论何时,德国都是中国的朋友,不会参加任何会损害中方利益的政治、经济、军事活动。

同时在针对主权问题方面,德国坚定认为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德国人将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这次会谈,双方可谓硕果累累。除了在政治方面达成了统一步调,在经济方面的合作也获得了重大突破。

双方就化石能源领域签订了多个项目,同时施罗德还推进不少德国公司在中国建厂的进度,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大众汽车厂,就是当时会谈的成果。

单论施罗德此人,他确实担得起一句「中国人民的朋友」,在这几年他甚至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为我国说话。

文中阐述了三个观点:一是欧洲不应该紧随美国打压中国,而应该将其当做贸易伙伴;二是德国需要和中国合作,这样能够实现自身贸易输出量的增长;

三是目前中国已经融入了世界发展格局当中,欧洲应该加深和中国的交往。

虽然施罗德和我国的接触当中必然有政治私心,但他确实是欧洲国家难得的清醒的政治家。

比起那些又想从中国获得利益,又想干涉中国内政,还想骑在中国头上的政客,施罗德不知道讨喜多少倍。

文/月亮泡面

参考资料:

1.【德国前总理将出任俄罗斯石油公司董事会主席】郭倩

2.【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当前需要更好地理解中国并延续欧中对话】 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