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未来还能撑多久?战争下一代在哪里?战争不仅仅是彼此掀起枪炮,还带来了一个更残酷的现实:人口。乌克兰,曾经是欧洲的「粮仓」,现在却变成了人口急剧流失的「空房子」。
根据联合国数据显示,乌克兰的人口自2014年危机以来急剧减少,尤其是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整整减少了1000万,其中800万人逃亡他国,成为难民。一个国家,如果连下代的孩子都看不到了,又怎么还能谈未来呢?
战争让乌克兰成了人们离开的理由。先不说军队上的伤亡,哪怕是那些能侥幸躲过炮火的普通百姓,他们的生活也因为持续不断的炸弹和破坏,变得毫无安全感和希望。于是,逃吧,找个最起码还活得下去的地方,再也不回头了。乌克兰的脱逃人潮不就是这样么?
那些远离家园的难民,在国外可不是安享天伦之乐的日子。有人认为他们是为了躲避战火,但其实不少人是被活生生逼出了自己的国家——连吃口饭,喝口水都能成问题,谁还愿意待在战火连天的乌克兰?
即使是那些出逃的乌克兰人,现如今再想回来已经变得几乎不可能。在波兰、德国等欧洲国家,他们忙着找工作,给孩子上学,适应新生活。久而久之,许多人心里已经划下了一条心照不宣的界限——老家虽好,但再也回不去。时间一长,甚至连乌克兰的出生率也「跟着溜了」。
剩下的年轻人不敢生孩子,或者没法生,这加剧了乌克兰整个社会的老龄化问题。一片「老龄化」狼烟下,怎么能指望未来?
战争中的人口流失,不仅让乌克兰家庭破碎,也让乌克兰的兵源越来越紧张。乌克兰军方不是没意识到这个问题,从战争初期就频繁修改征兵要求。最初的20至30岁男子已经不够用了,现在25至60岁的男人都纳入了征召范围。
这就像是越烧越旺的火堆,能烧的柴早已被消耗殆尽,越苦越穷的人早早被派去了前线,越穷的人被充满了无奈和愤怒地送上了战场。而这并不公平。
乌克兰政府起初只是在平民中抓人,当时盯着的还是低收入者。很多年轻的贫困家庭沦为了政府的征兵目标,对他们来说,躲是躲不过的,只能被一轮轮征兵通知逼上前线。
可后来,这远远不够看了——政府的脚步越来越迈向富人阶层。于是,发生了这样的一幕:征兵办和警察不是在贫民窟抓人了,而是开始出现在基辅豪华商场、高级餐馆、夜总会等场所,一边享受一边躲战的人,也无法继续「消极待战」。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富人们可不是穷人,他们早就尝遍了怎么逃避兵役的「路数」,打通条条门路,交上巨额罚款来买个清静。
在以赚钱为第一要义的社会,战争并不足以改变这些规则,富人依然可以不用戴上「军帽」,依然能躲在舒适的‘避风港’,继续享乐。
你说,这公平么?只有当更多富人在酒吧庆祝时被拖走送到前线时,才可能意味着社会「齐心抗战」,但到目前为止,这种局面还没有完全出现。
关于战争是否应该继续,这个问题一度激烈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讨论。乌克兰的未来是否需要通过继续战争来「恢复尊严」和「拿回」领土?
或许不少人认为,是该打下去的,国土不容侵犯。但是从另一个视角来看,乌克兰上下多少人其实也希望尽快找到和平的解决方案。数百万难民漂泊,数万人死去,本质问题就是一个——这场延续的大火,能否熄灭?
泽连斯基也曾面对这个问题,尝试给出他的「停战提议」。他说,只要俄军停止进攻乌克兰的能源基础设施,乌克兰军队可以不再攻击俄罗斯境内的目标。乍一听,还似乎有点「和解」的味道?
可咱们不妨细细琢磨:乌克兰自己在打击俄罗斯基础设施上的能力有限,再加上他们被俄军频繁打击的能源设施,自己都快过不下去了,拿什么还手呢?泽连斯基提出的这个提议,难免有点缓兵之计的意味。
这措施看起来像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局面,但实质上乌克兰的处境已呈无法再战的窘境。
泽连斯基的提议并不能把战争结束,只不过是寻找一个喘息的机会,尤其在面对即将来临的冬季时,乌克兰的能源供应成了最大的问题。正如很多分析人士提到的,乌克兰内部的民众已经因为能源短缺而苦不堪言,冬天即将成为乌克兰全民心里的「寒冬之刃」。
战争的结局如何?没人能提前预言。但乌克兰的未来,已经不能单靠「硬碰硬」的战争方式来解决了。
人口流失、兵源不够、能源危机——这压在乌克兰每一个人的肩上,如同千斤重担。一场战争打得谁也别想好过,乌克兰的这个「未来路口」,显得越来越窄。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