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泽连斯基震撼发言:俄乌冲突即将终结,俄罗斯该准备「投降」?

2024-09-16国际

泽连斯基在德国的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发言时,透露出一种对即将到来的「胜利」的坚定信心。他明确表示,乌克兰的最终决战将会在秋季之前到来,俄罗斯会屈服。但事实真会如此吗?

我们都知道,这场冲突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显然不是一个会轻易屈膝投降的对手。

泽连斯基的发言,更多的是一种战略性的「心理战」。他希望通过这种强硬的表态给俄罗斯施加压力,促使对方做出让步。而且,这样的言辞也能够提振乌克兰国内民众和军队的士气,同时吸引更多国际社会的注意力与支持,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军事援助。

尽管泽连斯基在拉姆施泰因呼吁西方提供更多支持,但他其实心里清楚,西方对乌克兰的态度已经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特别是美国方面,拜登政府虽然表面上依旧强烈支持乌克兰,但其内心的犹豫却越来越明显。

泽连斯基急切希望西方,尤其是美国,能够提供更多的重型武器、先进导弹系统和战斗机。因为他深知,只有依靠这些外部资源,乌克兰才能够继续在战场上取得进展。然而,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的回应让泽连斯基大失所望。奥斯汀冷淡地回应道:「仅凭一种武器无法改变战局,乌克兰的胜利依赖于全面的战略。」

这一表态其实透露出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已进入「冷静期」。美国逐渐意识到,持续为乌克兰提供大规模的军事援助,不仅会对自身的国际战略布局产生影响,特别是在亚太地区的安排,也会让美国国内逐渐反感。美国国会和民众对巨额援助乌克兰的反对声也在不断增大。

随着2024年美国大选的临近,泽连斯基的焦虑感与日俱增。乌克兰深知,如果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政策可能会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可能减少甚至撤回军事援助。特朗普在任期间对乌克兰的态度相对冷淡,并且一再质疑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

这也就是为什么泽连斯基如此急切地希望能够在2024年大选之前结束冲突。他知道,一旦美国的政策发生转变,乌克兰将失去其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为了避免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泽连斯基需要尽快取得一些实际的胜利,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外交上。

为了加速战争进程,泽连斯基命令乌克兰军队发动了对俄罗斯战略要地库尔斯克的突袭。库尔斯克是俄罗斯的重要后方基地,对俄军的补给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这样的突袭,乌克兰试图削弱俄军的补给和防御体系,从而迫使俄军在前线出现崩溃。

然而,这一行动风险极大。尽管突袭一度取得了一些战果,但俄军的防御力量并非乌克兰想象中的那样脆弱。俄罗斯军队迅速作出反应,对乌克兰的进攻展开了猛烈的反击。尽管库尔斯克的攻击对俄军的后勤供应造成了短暂的影响,但乌克兰想通过这一行动彻底改变战局的愿望似乎并不现实。

普京对此表示,乌克兰的突袭不过是「象征性的挑衅」,并不会对俄军整体战略构成真正威胁。俄罗斯在边境的防御系统经过多年的加强,并不会因为一次突袭而崩溃。

在泽连斯基公开宣布「秋季倒计时」的同时,普京在东部战线加大了反击力度。俄罗斯军队不仅在前线展开了更为激烈的攻势,而且还加深了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和经济合作。特别是在中东和非洲,俄罗斯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这些地区的资源和经济支持,使得俄罗斯能够减轻西方制裁带来的经济压力。

普京的反应显示,他并没有打算在战场上做出任何让步。他认为,乌克兰的攻势虽然暂时有效,但从长期来看,俄罗斯依然有能力扭转局势。俄罗斯的战略不仅仅局限于乌克兰边境,而是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确保自己在国际舞台上不被孤立。

泽连斯基目前面对的挑战,不仅仅来自俄罗斯的军事压力,还来自乌克兰国内逐渐增加的疲惫感。战争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乌克兰的经济受到严重打击,前线士兵的伤亡也在不断增加。最初的全民团结与高昂士气正在逐渐消退,越来越多的乌克兰民众开始对战争的意义产生质疑。

泽连斯基必须处理国内民众的焦虑,同时争取外部支持。然而,随着战争的延续,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也开始出现分歧。法国和德国对继续提供大规模的军事援助表现出明显的担忧,认为乌克兰若无法迅速结束战争,欧洲也将受到长久的影响。

泽连斯基的「秋季倒计时」计划无疑是他在战场上最后一次大胆的赌博。他试图通过加快战争节奏,取得一些可以在外交上交换的胜利,迫使俄罗斯做出让步。然而,从当前的局势来看,俄罗斯并不会轻易屈服,战争的进展也远比泽连斯基所预期的更加复杂。

即使泽连斯基在战场上取得一些局部胜利,也未必能够为乌克兰带来持久的和平。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特别是美国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乌克兰未来的命运。而随着美国大选临近,乌克兰的未来更是充满了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泽连斯基的秋季计划虽然看似雄心勃勃,但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无论是战场上的胜负,还是外交上的较量,都将对乌克兰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如普京所言,战争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战场上的较量,更在于长期的经济对抗与国际格局的变化。

认同的请点赞,欢迎转发,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