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寻找「基辛格」·专访|李成:仍有人能为中美「基辛格式」交流发挥一定作用

2024-08-31国际
【编者按】
1971年7月,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访华,在时代大潮的推动下挥起了砸破中美坚冰的第一镐。50多年后,基辛格这个名字似乎已成为了「中国通」、「知华派」、中美间「桥梁」的代名词,当然对此也存在一些不同视角的争议。如今,斯人已去,中美关系也经历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即使无法再回到过去,中美之间也依然需要如基辛格那样,坚持不懈维护和促进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有识之士。或者说,中美关系越是艰难,越需要有更多的「基辛格」来努力维系中美之间各领域的交流不绝如缕。
基于此,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国际新闻中心推出「寻找‘基辛格’」系列报道,对谁可能成为「基辛格」进行开诚布公的探讨。也许,当下的中美两国间是否还能出现「基辛格」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抑或「寻找‘基辛格’」的探索和努力将可能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观察和讨论中美关系的一个切入视角。我们也欢迎读者朋友加入这个讨论和思考,期待您在留言互动中分享自己的看法。
作为国际知名的中美问题专家,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李成教授与基辛格有真挚的情谊。
在2023年7月加入香港大学之前,李成曾长期担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同时兼任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理事、美国外交关系协会成员,并在耶鲁大学担任非常驻研究员。从1985年到美国读硕士、博士,李成在美国学习工作的时间有三十八年。
近日,李成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的专访。回忆起他在美国工作、生活的时光,他颇为感慨,在华盛顿工作了十七年,他惊讶于华盛顿对中国的误解并且这种误解逐渐加深。同时,他也意识到部分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仍停留在十年前。
李成特别提到,回到中国的这一年,他发现仍有许多人把自己的子女送到美国学习,但是「现在去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所面临的环境与我去美国时(上世纪80年代)的环境完全不一样了。」他补充说道,近两三年美国的科学家,尤其是华人科学家正在成批量离开美国。事实上,近年来,美国政府针对中国以及华裔学者的审查趋严,该群体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
谈到他与基辛格的友谊,李成表示,「基辛格博士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伟人’,是非常特殊的一个人物」。
李成与基辛格的第一次见面是在纽约的世纪餐厅,就餐时两人聊得最多的话题还是中国和中美关系。此后,李成与基辛格每两三个月就会有一次会面深谈。在他看来,基辛格是自己的导师、挚友,两人也是「忘年交」。
李成告诉澎湃新闻,或许完全如基辛格一样的人物很难再出现,但是美国还是有一些人能作为中美间的「传话人」或「基辛格式」的交流发挥一定的作用。
近日,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李成教授接受了澎湃新闻的专访。澎湃新闻记者 于潇清 图
以下为李成的专访实录:
中美之间的互相了解还有相当大的空白
澎湃新闻: 李成教授您好,从您2023年7月回到香港工作开始,差不多正好是一年的时间,这一年您走了中国内地和亚太的许多地方,这一年的经历和交流让您有哪些新的思考?有哪些是与您回来之前的设想不一致的地方?
李成: 过去一年比我之前在布鲁金斯学会工作最忙时还要更加忙碌,我希望这个新创建的智库(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桥梁。在回到香港之前,我在华盛顿工作了十七年,一直以来我对于美国(华盛顿)对中国的不了解或者说一些误解和错误的判断是非常惊讶的。过去几年,我觉得这样的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与此同时,我也感到了中国对美国的不了解,同样让我震撼。一些中国人包括知识分子对美国的了解停留在五年前甚至十年前的美国,但今天的美国和那时的美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的美国,和我上世纪80年代去读书的美国可以说是「一个天一个地」,当时的美国,冷战即将胜利,充满自信,展现全球关怀,包括对中国也是一样。但现在的美国,共和党的政纲中你可以看到「defeat China」(打败中国),民主党是「slowdown China」(拖慢中国),这背后是美国整体缺乏信心的表现。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强大,已经成为了「房间中的大象」,不可忽视。
现在你问我过去一年到中国有什么令我思考的地方,我觉得最惊讶的就是看到中国仍然有很多人把自己的子女继续送到美国去读书,包括高中、大学。我的感受是现在去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和我那个时候面临的环境完全不一样了,我那个年代,美国许多人对中国好奇,对中国也充满着某种向往。但现在中国学生去美国上学,会面临一些他们那个年纪根本无法回答的问题,比如同学可能会问他新疆的问题。
美国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所有中国留学生都是中国政府的所谓「weapon」(武器),这本身就是非常荒谬的。与此同时,美国官员也明确提出中国留学生不能在美国大学读宽泛的科技(STEM)专业,只能学习人文社科类专业,这也说明求学环境的彻底变化,更别提还要面临枪支问题、毒品问题的潜在风险。还有一个事实情况是,近两三年美国的科学家,尤其是华人科学家正在成批量的离开美国,我了解到的至少已经有4000多位,这也反映出了一种整体的糟糕环境。
澎湃新闻: 您刚才还提到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强大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在这方面您现下有哪些思考?
李成: 关于中国自身的强大,中美关系之所以出问题说穿了其实就是因为这个。这与「修昔底德陷阱」所描述的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的矛盾有一定关联。但我不认同「修昔底德陷阱」的导致战争的宿命论观点。中国国内也有不少人抱有「老大老二」的心态。尽管中国人中真的持有取代美国想法的人可能并不多,但美国并不是这么想。他们会认为如果你在我的位置上,也会用现在我对你的办法来对待我,这种思维的差异也许可以用不同文化来解释。美国的文化受宗教的影响,「非黑即白」,希望改变别人影响别人,但中国的儒家思想并不是这样,追求的是相互成就和中庸之道。
今天,强大的中国被认为是美国自二战以来遇到的最大挑战,这种挑战是全方位的,与此同时美国也出了问题。近年来中国的中产阶级面临增长率降低的问题,这跟美国的中产阶级大幅度萎缩是很不一样的。(美国财长)耶伦最近在芝加哥演讲时提到,美国的工人、蓝领工人的工资几乎已经40年没有变化。美联储最近的报告也指出,美国1%的富人的收入在2023年超出了所有中产阶级收入的总和。以上这些构成了中美关系恶化的基本原因,这些是结构性的矛盾,和中国领导人的做法或者谁做美国总统都没有太大关系。
像基辛格这样特殊的人物可能很难再出现了
澎湃新闻: 结合您刚才说的,今年2月份,您也撰文提到「人文交流、民间交往是中美关系的源头活水」。我们认为,像您的导师基辛格博士那样的前辈,在中美关系和交流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基辛格博士已经去世,中美关系走到当下,我们应该如何去继承基辛格博士这样的前辈给中美关系的遗产也好,智慧也好?谁会是未来的「基辛格」?
李成: 这里边是两个层次的问题,只要美国不与中国全面脱钩,中国总是会有很多人去美国读书的,这是一个必然的现象,只是很多国内的人不了解这里需要面对的现实,要有各种准备。2018年10月份,当时特朗普政府的团队曾经讨论过,是否要完全彻底终止与中国的留学生交流,当时特朗普的白宫幕僚全票通过,最后被特朗普否决了。我说这个案例是想说,中美文化或者说教育交流是存在被中止的风险的。
正是因为这一点,我认为这种交流很重要,也是有益的。美国年轻人对中国比较友好,但现在美国在华留学生很少,美国大学里面学中文的人一共只有28000人左右,另一方面多少中国人在学英语呢?这两者是不对称的。所以如何让更多的美国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国有一个更开放和欢迎的环境更为重要。
你提到基辛格,他是我的导师、挚友。就在得知他过世的消息之后,我对他的助理说,基辛格博士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伟人」,是非常特殊的一个人物,我认为这样的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可能再出现。因为像基辛格、布热津斯基、乔治·凯南这样的美国人都有过很深的国际化背景,有些是在海外长大,他们有全球的眼光和战略思维。这些人当然爱美国,但看问题的视角超脱出了美国,所以他们的实际贡献是全球性的。
但今天,美国的这个时代已经结束了,目前的一些政客和官员非常傲慢,孤陋寡闻,他们脑中的美国是狭隘的美国,所以我才说不太可能了。也许,在企业界里面还能找到一些起关键作用的人士,像苏世民、约翰·桑顿、马斯克和传闻如果特朗普当选未来可能会出任财长的杰米·戴蒙等,但美国国内的麦卡锡主义也会限制他们的影响力。在民主党那一边,比如前国务卿克里。包括如果未来哈里斯胜选,她的副总统沃尔兹和加州州长纽森也可能会扮演一定的角色。
但总的来说,像基辛格这样既有战略眼光,又与各国政要有很深的渊源,并能在美国乃至世界呼风唤雨的思想家、战略家、外交家很难再出现了,作为中美间的「传话人」或「基辛格式」的交流,刚才我提到的这些人可能会发挥一定的作用。
澎湃新闻: 那这些能起到这样作用的人或者组织,他们所具备的共通点是什么,又有何局限性?
李成: 举一个例子,比如欧伦斯领导的美中关系委员会,我也是常务理事,但只靠这些人是不行的。虽然他们在中美关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他们实际上在美国正在变为「独角兽」,在目前美国的政治氛围下他们很孤立也备受压力,比如上次他们在旧金山中美元首会晤期间举办的欢迎中方领导人的活动,之前之后他们都被国会要求谈话,要求他们交出参与活动者的名单,组织活动的经费从哪里获得等等。
中国应以深层次的开放等待美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澎湃新闻: 放眼未来的中美关系发展,您认为中美之间未来这种「基辛格式」的交流还会有吗?
李成: 我认为这需要一个过程,到了一定的时候,美国会认识到它自己的错误,就像温斯顿·丘吉尔讲的一句名言,「美国会做正确的事情,但是是在试了所有错的事情以后才会这样做」。现在美国认为所谓对华脱钩断链,技术上「卡脖子」是有效的,但最终他们会意识到这些事情是走不通的。我相信只要没有发生战争的话,中美关系最终会恢复,但这是十年或者十五年以后的事情。在目前情况下,由于美国政治自身的情况和结构性的原因,还看不到这种前景。
澎湃新闻:最后一个问题,在这样的前景下,中国应该怎么做来促进中美两国的交流?
李成:中国必须保持开放、更加开放,用各种方法吸引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来到中国,尝试用中国的进步、包容、自信来改变西方尤其是美国舆论场上存在的「来中国很危险」的这种叙事,进一步的深层次的开放。
澎湃新闻记者 于潇清 杨文钦 实习生 王昱茵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