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贝索斯拒绝让名下报纸公开支持哈里斯,打破36年传统,遭员工谴责

2024-10-28国际

【华盛顿邮报】的一则新动态打破了不少人的期待。曾几何时,这家报纸不仅是一家新闻机构,更在总统选举时以「意见领袖」著称,曾多次公开支持美国的总统候选人,力挺民主党的政见和理念。今年的情况却大不一样。曾在2016年支持希拉里,在2020年支持拜登的【华盛顿邮报】,这次居然在总统选举的关键时刻选择了「沉默」。这一决定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不少人甚至深感愤怒,因为这一传统已经延续了整整36年之久。

这家报纸的沉默并非出于偶然。据报道,这一决定的幕后推手,正是【华盛顿邮报】的掌舵者——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贝索斯的这个选择不仅影响到读者,还引发了媒体界和政界的轩然大波。在【华盛顿邮报】内部,有不少声音直指这位「老板」的做法是懦夫行为,而外界的批评更为直接,甚至有人质疑贝索斯出于对亚马逊联邦合同的顾虑,才不愿得罪共和党人和特朗普。

【华盛顿邮报】之所以长期支持民主党人,是因为该报的价值观倾向于支持社会进步、重视民权和平等,并在许多议题上与民主党的立场高度契合。比如,2016年,他们认为希拉里的政策更符合报纸对社会发展方向的认同,而在2020年则站在了拜登一边,认为他的政策可以帮助国家摆脱分裂。这次的情况却让人大跌眼镜。民主党候选人卡玛拉·哈里斯未能得到报纸的公开支持,连一贯支持民主党候选人的【华盛顿邮报】都选择了中立态度,显然更让人疑惑不解。贝索斯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是新闻理想在他心中分量变轻了,还是商业利益占据了上风?这些都让人禁不住去深思。

贝索斯的这一举动自然让【华盛顿邮报】的员工们「心里不爽」。报纸前执行主编巴伦的评价毫不客气地将此行为称为「懦夫行为」,直指其不敢表态是缺乏勇气的表现。同时,美国知名参议员桑德斯也发声,公开指责贝索斯将个人商业利益置于国家大义之上,认为这是对媒体独立性的伤害。桑德斯的发言直指贝索斯的「顾虑」所在——亚马逊与联邦政府有不少合同,贝索斯可能担心若得罪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恐怕会对自己的商业帝国产生影响。贝索斯虽没有对此做出回应,但他的沉默不免让人觉得其中确实隐藏着一丝默许。

站在【华盛顿邮报】的员工角度来看,他们或许觉得这一沉默是对媒体使命的「背叛」。媒体的职责不仅在于报道真相,还在于在关键时刻发出自己的声音,影响社会的舆论导向。很多人因此认为,贝索斯的选择削弱了【华盛顿邮报】在公众心中的地位。这种批评其实并非毫无道理,因为对于很多支持【华盛顿邮报】的读者而言,他们期待的不仅仅是新闻报道,更是一种立场,一种能够在关键时刻「发声」的新闻力量。

不过,贝索斯的选择也并非没有道理。在当前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公开支持某位候选人可能会招致多方面的压力。尤其在美国,政治已经成为了高度分裂的领域,稍有不慎,可能会让媒体卷入不必要的争端之中。作为一个商人,贝索斯可能考虑的是如何保护亚马逊的利益不受政治波动的影响,他或许认为,这种在两党之间保持「中立」的选择,能够为亚马逊在政界维持更为稳妥的关系。这也许是他所谓「商业决策」的一部分。

但作为【华盛顿邮报】的掌舵人,贝索斯可能忽视了读者对媒体的期望。读者期待的是一家「无畏」的报纸,而非一家「精明」的企业。就此来看,贝索斯的选择,确实让人质疑他是否真正理解了【华盛顿邮报】在读者心中的分量。如果连一贯支持的阵营都选择退却,那么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这无疑会让他们失去对【华盛顿邮报】的信任。

有趣的是,贝索斯的选择不仅引发了内部的争议,还引起了政界的关注。美国参议员桑德斯的批评便是代表之一。在桑德斯看来,贝索斯的这一举动不仅仅是对【华盛顿邮报】传统的破坏,更是对美国媒体独立性的威胁。他认为,贝索斯这一举动可能会让媒体更加趋向于「自我审查」,以避免触犯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桑德斯的言论虽偏激,但却也揭示了媒体与资本之间复杂的关系。毕竟,当商业利益与新闻独立发生冲突时,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始终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

当然,贝索斯的决定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思考:当一家传统媒体被商业资本掌控后,是否还能保持其独立性?媒体的本质任务是揭示真相,为公众发声,而非屈服于资本的压力。现实是,这种理想往往被商业利益所取代。在贝索斯的决定背后,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媒体独立性与商业利益之间的博弈。贝索斯的举动确实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即在当前高度分化的政治环境中,媒体究竟应当如何定位自己?它们是否还能真正做到独立,还是最终只能沦为资本的工具?

这一事件其实也提醒了我们普通民众,面对各种信息时,我们应保持理性。对于我们而言,不应仅仅依赖某家媒体的报道,而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避免陷入单一信息的桎梏。贝索斯的选择或许无法改变美国媒体的整体格局,但却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即在商业与新闻之间,始终存在着一条难以逾越的界限。

或许未来的某天,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会发现这一决定不仅仅影响了【华盛顿邮报】的走向,更可能成为美国媒体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