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德总理主张德企从中国转移至印度,西门子CEO却很现实

2024-11-01国际

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10月27日报道,德国总理朔尔茨主张德国企业将业务从中国转移至印度,并声称印度对德国经济充满「机遇」。对此,西门子公司首席执行官博乐仁在接受【法兰克福汇报】采访时表示,西门子也希望大幅提高印度在西门子总体收入中的份额,但事实是,目前全球经济总量约18%左右来自中国。印度和中国的人均GDP对比也非常明显:在人口数量相近的情况下,印度的人均GDP约为2500美元,而中国约为1.2万多美元。

德总理主张的背后原因:

经济因素:

贸易摩擦影响:近年来,德国与中国在电动汽车等领域的贸易关系出现不顺畅的情况。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等举措,使得德国企业在中国的营商环境变得复杂,企业发展面临一定挑战,因此朔尔茨希望寻找新的市场来降低这种不确定性对德国企业的影响。 能源问题带来的

成本压力:俄乌冲突导致德国的能源供应出现问题,过去从俄罗斯进口的便宜天然气变得不稳定,德国制造业的能源成本大幅上升,企业压力增大。而印度在能源合作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潜力,对德国企业有一定吸引力。

政治因素:

中欧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在全球供应链的博弈中,德国政府开始考虑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而印度作为与中国有竞争关系的南亚大国,德国希望通过加强与印度的合作,在政治上找到更多的战略选择空间,降低对单一国家或地区的依赖。

印度的所谓 「机遇」:

人口红利方面: 印度拥有庞大的人口数量,这意味着潜在的消费市场巨大。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其国内市场的消费潜力有望逐渐释放,对于德国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个新的市场机遇,尤其在一些面向大众消费的领域。

经济增长方面: 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其在软件、信息技术等领域也有一定的发展,对于德国企业在相关领域的合作和投资可能提供机会。并且印度政府也在积极推动经济改革和发展,制定了一些吸引外资的政策。

西门子CEO观点的合理性:

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可替代 :目前全球经济总量的约 18% 左右来自中国,中国市场规模庞大、成熟度高。德国企业在中国已经建立了深厚的业务基础和供应链体系,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先进的制造业基础,能够为德国企业提供稳定的生产和销售环境。对于像西门子这样的企业来说,中国市场是其全球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难以轻易被其他市场替代。

目标群体差异 :德国高档汽车制造商等企业的目标群体主要是中上层群体,而中国拥有数亿的中产阶级人口,消费能力较强,对于高端产品的需求较大。相比之下,印度的人均 GDP 约为 2500 美元,远低于中国的 1.2 万多美元,其消费能力和市场需求与中国仍有较大差距,短期内难以成为德国高端产品的主要市场。

德国企业的现实考量:

多元化战略 :大多数德国公司更倾向于采取多元化战略,不会为了开拓印度市场就放弃中国的成熟业务。他们希望在保持在中国市场份额的同时,逐步拓展印度等新兴市场,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降低单一市场带来的风险。

印度的投资环境挑战 :印度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物流成本高,官僚作风严重,这些都给外资企业在印度的经营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和挑战。相比之下,中国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完善,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中国和印度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中国

制造业关键环节的主导者 :中国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制造业强国,在全球供应链的制造业环节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组装的关键供应方。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产业门类齐全,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制造业领域,在机械制造、电子设备、汽车、化工、钢铁等众多行业都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例如,中国的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的生产和组装能力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为全球各大汽车品牌和电子科技企业提供了大量的零部件和产品组装服务。

庞大消费市场的终端地位 :中国作为全球主要消费市场,已经成为各大供应链的终端。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群体,消费市场规模巨大,对各类商品的需求旺盛。这使得全球企业都将中国市场视为重要的销售目标,积极参与中国市场的供应链建设。根据相关数据,许多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占其全球销售额的比例相当高,这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

供应链基础设施的优势支撑 :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拥有现代化的港口、高效的物流网络、发达的交通体系和先进的通信设施等,这些基础设施为全球供应链的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中国的港口吞吐量在全球排名前列,能够快速、高效地处理大量的货物进出口;发达的物流网络能够确保货物及时、准确地送达目的地,降低了供应链的物流成本。

创新驱动的引领者 :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在一些新兴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如 5G 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推动了中国国内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也为全球供应链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例如,中国的 5G 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为智能物流、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提升了全球供应链的智能化水平。

印度 特定领域的有力竞争者

信息技术服务出口大国 :印度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出口方面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为众多企业提供了高质量的技术解决方案。印度拥有大量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其软件外包服务在全球市场具有较高的份额,许多国际知名企业都将软件研发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给印度公司。

制药领域有一定影响力 :印度的制药业在全球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生产的药品满足了许多国家的医疗需求。印度在仿制药领域尤为突出,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与原研药疗效相近的药品,在全球药品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

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有亮点 :印度制造的汽车零部件以其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和一定的质量水平,出口到世界各地,在汽车零部件供应方面也在全球供应链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全球供应链的新兴力量 :随着全球供应链的多元化发展,印度逐渐成为一些企业寻求供应链多元化的目的地之一。印度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外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例如,苹果等国际知名企业开始在印度扩大生产规模,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印度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如果德国企业搬去印度,对我国经济是否有影响?

短期经济指标方面

贸易额下降 :德国企业在华投资和经营为中德双边贸易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果部分德国企业搬离中国前往印度,中德之间的贸易额可能会在短期内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影响我国与德国的贸易往来数据。例如,一些德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机械制造企业等在中国市场有较大的业务份额,它们的搬离可能导致相关产品的进出口量减少。

就业岗位减少 :德国企业在中国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为我国创造了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如果这些企业搬离,可能会导致部分地区的就业岗位减少,尤其是在一些德国企业集中的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不过,这种影响相对来说不会过于严重,因为中国经济的多元化和国内企业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部分就业岗位的损失。

产业发展方面

产业升级动力变化 :德国企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与德国企业的合作对于我国相关产业的升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德国企业搬离,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企业学习和借鉴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机会,影响我国相关产业的升级速度。但另一方面,这也会促使我国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和创新的力度,加快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产业竞争格局调整 :德国企业的搬离可能会使我国相关产业的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一定的变化。在一些领域,德国企业的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它们的离开可能会为国内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空间,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发展壮大。然而,在一些高端制造业领域,德国企业的搬离可能会导致短期内市场上高端产品的供应减少,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变窄。

投资环境方面

示范效应的影响 :如果德国企业大规模搬离中国前往印度,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国家的企业产生示范效应,引发一些外资企业对中国投资环境的重新评估和担忧。但这种影响也是有限的,因为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以及完善的产业链等优势仍然对外资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推动投资环境优化 :德国企业搬离的压力也可能促使我国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政策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从而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来华投资,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具有较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国内市场广阔,产业体系完备。虽然德国企业搬去印度可能会给我国经济带来一些短期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不会因此而改变,反而会促使我国加快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