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电影

看完王千源的【彷徨之刃】,我如鲠在喉,心情复杂地写下这篇文章

2024-05-22电影

小说【彷徨之刃】,被认为是东野圭吾最黑暗,最压抑的一部作品。

少年犯罪、被害者家属的情感、警察的职责、法律的弊端……

最后的结局更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2009年,日本把这部小说改编成了电影,搬上了大银幕。

2014年,韩国也翻拍了一版。

2021年,日本又一次把这个故事拍成了六集电视剧。

顺道说一下,在电影版里演警察的竹野内丰,到了剧版变成了演父亲。

如今,轮到我们了。

巧合的是,这部电影上映的节点,刚好和前不久现实中某一悬而未决的未成年犯罪案件形成互文。

因此,我对它还是很期待的。

我期待它能够结合我们当下社会语境,提出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看完电影,我承认我天真了——

【彷徨之刃】

1

三个版本的故事主线和小说内容基本一致。

少女被三个少年绑架,下药、性侵后死亡,随后被无情抛尸野外。

父亲没有等待法律为他主持公道,而是选择了复仇。

连复仇的顺序和报仇的方式,国版【彷徨之刃】也没有做出改动。

只是在一些细节上,做出了微调。

而这些细节上的微调,又更多的是建立在韩版的基础上。

比如在杀第一个凶手时,日版的父亲是等待少年进屋后,在背后用刀刺他。

韩版是愤怒的父亲,用棒球棍打碎了少年的蛋蛋,再活活把他打死。

国版进一步放大了父亲的愤怒,王千源饰演的李长峰,在王天笑(阿如那 饰 )没了气息后,仍然举起饮水机狠狠地又砸了一下。

最大的一个改动,当属最后父亲用枪指着犯罪少年的那场戏。

日版和韩版都是父亲没有真正下手,就已经被警察击毙了。

而国版则是父亲和警察同时开枪,最终父亲被警察击毙,少年被射瞎了一只眼睛。

这些对受害者家属愤怒的排解和处理,多少能算是应时应景。

但可惜,这已经是本片最大的一个优点了。

有一个细节改动,是我最反感的。

电影详细地把少女被绑架的过程拍了出来。

但镜头却更多地聚焦在少女的小腿、白裙,性暗示的味道很浓。

后边更是反复播放受害者视频的画面,除了引起观众生理性的不适外,完全没有一点作用。

日韩两版,在这一点上的处理,是一笔带过。

只有国版反其道而行之。

未成人犯下禽兽不如的罪行,却因为「未成年」而不用血债血偿。

绝望的父亲只能选择以暴制暴的复仇,是电影最能打动观众的看点。

然而,即便有如此优秀的原著打底,还有日韩两版珠玉在前,国版仍然做到了「取其糟粕去其精华」。

最终画虎不成反类犬。

2

很明显,导演把宝都压在了王千源身上。

妄图靠他一个人撑起整个故事。

但是,直到看完电影,我都无法对他饰演的父亲产生共情。

就说认尸那场戏,我们来看下三个版本对于父亲这个角色处理:

日版的处理相对克制。

父亲缓缓拉下白布,用手轻轻抚摸着女儿的脸。

镜头给了父亲黝黑粗糙满是皱纹的手的特写,和女儿光滑的皮肤形成鲜明的对比。

韩版的处理情感上要浓烈一些。

父亲看到女儿的尸体,双眼通红,眼泪一直在打转但没有流出来。看得出父亲有在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随后,他双手握住女儿冰冷的手。

再看国版,情绪上的处理有点过了头。

父亲看到女儿手上的纹身这个细节,不知道导演是不是有意在致敬【甜蜜蜜】的经典场面。

张曼玉看到豹哥为自己纹的米老鼠先哑然笑然后再痛心哭。

那是张曼玉演技封神的时刻之一。

但王千源在这里的痛哭却让我感到尴尬。

之后他的行为更是让我大跌眼镜。

他抱着女儿的尸体就想往外走。

我自问我看的影视作品也不少,但这样的人物行为我真是头一次见。

「这不是真的,想想办法」,台词上的尴尬,更是反衬出这个行为不符合基本逻辑。

在接下来的剧情里,王千源所有情绪都过于直白和单薄。

绝望就只用嘶吼来表达。难过就是皱眉低头。

在干瘪的剧情下,他的表演让本就糟糕的戏份又多了一份尴尬。

最明显的一场戏,就是最后高潮部分。

李长峰用枪指着谢宇(周政杰 饰 ),当着在场所有人的面大声喊道「你强奸了我女儿,你是cs。」

这种情绪上的宣泄,全靠台词念出来,反而无法让观众产生代入感。

同样是对着犯罪未成年呐喊,韩版的父亲你却能通过他的面部表情和拿枪颤抖着的手,体会到那一份绝望。

3

在原著小说里,关于案件的发生和父亲选择复仇,占的篇幅并不是最多的,剩下的篇幅讲的是不同人物在面对这个事情上的彷徨。

在日版里,借老刑警和年轻刑警的对话,引出了对社会法律体系的讨论:

同样是杀人,对于杀害少女的未成年,法律却在保护他。

但面对父亲复仇杀死其中一个犯罪少年,警察却要抓捕他。

身为警察,我们到底是在保护市民,还是保护法律?

韩版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另一个观点:

犯罪没有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只有同样肮脏的罪犯。

国版几乎照搬了这个观点,只是换了个说法:

犯罪不分小孩,大人,都是坏人。

但是,国版弱化了警察这条线,这条线本应该是最具思辨性的。

以王景春饰演的梁队长,作为警察的代表,从头到尾正确得没有一点人味。

在追捕李长峰的过程中,没有一丝对他的怜悯和动摇。

在日版,年轻刑警起初按照规定执法,在深入了解为女复仇的父亲后,开始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同时也开始质疑法律的正确性。

在韩版,老刑警一方面对于未成年犯罪却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感到愤怒,一方面是对受害者家属只能选择这种方式伸张正义感到痛心。

但他却无力改变这一切。

然而国版,只是借警察的口,说出一大段一大段教化性的台词。

明明是未成年犯罪量刑难以抵消罪恶的问题,愣是被转移成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这种避重就轻的处理,充分暴露了主创的「鸡贼」。

想拍现实主义,又不敢把矛头指向法律,连提的勇气都没有。

除了这些说教性的台词,还有不少圣母心泛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台词。

充分暴露了主创毫无生活阅历的短板。

「你多想想你的女儿,如果你的女儿还活着,她会希望看到这样的你吗?」

「你女儿要是还活着,肯定不希望看到你成为杀人犯。」

请问这种假设,有什么意义吗?

如果我是那个父亲,我一定会怼一句: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韩版的老刑警,就能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对于失去孩子的父母来说,人生已经不存在了。」

在这个案件中,所有人都可以彷徨,唯独父亲不可以彷徨。

如果发生这种事情,他都还能保持理智的话。

那我觉得,他对于女儿爱根本没有存在过。

看完电影,我也在想,如果我是那个父亲,我也会选择以暴制暴。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原谅是上帝的事情,我要做的是送他下地狱。

END

【彷徨之刃】的导演陈卓,之前翻拍过西班牙悬疑经典【看不见的客人】。

但是,最终的成品都让人一言难尽,糟蹋了一手好题材。

【瞒天过海】5.8,【彷徨之刃】6.6。

前者票房1.6亿,后者预测最终票房不到1亿……

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陈思诚,都能玩得转翻拍宇宙。

题材是国内观众需要的好题材,但【彷徨之刃】并不是观众所想要的好电影。

它只是一部毫无创造的,平庸的,投机取巧的翻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