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娱乐

中产父母发懵:钢琴崩盘后,卖琴的倒了,教琴的跑了,学琴的哭了

2024-07-21娱乐

「钢琴之王的没落!」

谁能想到,曾经象征高雅与贵族的钢琴,如今竟然变得无人问津。

其价格不仅大幅下滑,连学习钢琴的学生和购买钢琴的顾客都几乎消失。

一年内,有700家钢琴制造企业宣告倒闭,连珠江钢琴和海伦钢琴这两大品牌也面临生存危机。

许多琴行和音乐培训机构因经营困难而纷纷关闭。

从曾经的年销量40万台、市场规模接近两千亿,到现在的年销量仅20万台,市场规模缩减至不足百亿。

钢琴为何会突然从高峰跌落?

在中国,钢琴曾深受家庭的喜爱。

据【经济学人】报道,全球约有5000万学习钢琴的儿童,其中80%为中国儿童,高达4000万。

钢琴不仅因其高昂的价格而受到追捧,更是作为贵族的象征而存在。

最初,只有王室贵族能够拥有钢琴。

钢琴在中产阶级中流行起来是在工业革命后,当时欧洲中产阶级崛起,随着财富的增加,他们的精神需求也提升了。

随着立式钢琴的诞生以及交响乐团和音乐厅的兴起,钢琴逐渐普及。

一些中产家庭开始让孩子学习钢琴,成为当时的潮流。

有些家庭为了展示自己的品味,甚至将钢琴作为昂贵的家具摆放在客厅中央。

钢琴真正传入中国是在19世纪中期,由英国商人带到广州。

当时只有租界、使馆等少数外籍人士场所才能见到钢琴,因此当时的销量非常低。

在民国时期,上流社会开始将钢琴视为一种时尚和文雅的象征,除了少数人以外,主要是乐团和学校才能购买钢琴。

直到经济发展,钢琴才开始在一般家庭中流行。

2001年,中国每百户城镇家庭的钢琴拥有量仅为1.3台,到2017年增长至5.82台。

据统计,全球生产的48万台钢琴中,有38万台来自中国,大部分销售在国内。

钢琴在中国家庭中广受欢迎是在2008年左右开始的。

当时国家推出了一项政策,中考中钢琴9级以上的艺术特长生可以加10分,这对于重视分数的家长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

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家长的私心,他们希望通过孩子实现自己未完成的钢琴梦。

在他们的时代,钢琴仍然是上流社会的专利,普通家庭难以接触。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富裕,再加上学钢琴可以帮助孩子进入好学校,许多家长开始积极参与。

于是,家长们将自己未完成的钢琴梦寄托在孩子身上,而且还有加分的额外好处。

家长们投资,孩子们努力,共同编织了属于两代人的钢琴梦。

以至于无论是在办公场所还是在私下聚会,家长们讨论的都是自家孩子学了什么曲子,谁家孩子考了几级。

琴因此在有望子成龙心态的家长间形成了一种风潮,席卷了全国。

钢琴产业曾一度火爆,堪比学区房的重要性。

为了让孩子通过钢琴学习提升升学机会和艺术修养,不少父母可谓竭尽全力。

其中,宁峻嶙就是这样一位全力以赴的琴童父亲。

与常见的家庭母亲陪练不同,他是为数不多的陪练父亲。

他依旧记得女儿初学钢琴的情形,七岁的她边看琴谱边演奏,曲子流畅至极,让他感觉女儿似乎在发光。

为了更好地指导女儿,他每次都会趁女儿上课时坐旁听,甚至购买了音乐理论书籍学习,只为了更有效地辅导她。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随着曲目难度的提高,每日重复的枯燥练习逐渐消磨了孩子的兴趣,练琴时间常常变成家中一片混乱。

如宁峻嶙这样的家庭在国内十分普遍,有的母亲甚至为此辞职,全职陪练。

然而,随着教育制度的一系列改革,很多父母长期坚持的信念开始动摇。

2018年,国家废止了钢琴九级以上的加分政策,让许多原本寄望于通过钢琴加分的家庭顿时失去了方向。

这些大多是中产阶级家庭。

他们一方面希望通过孩子学习钢琴进入好学校以实现阶层跃迁。

另一方面,学习钢琴的费用昂贵,许多家庭为此倾尽所有。

一架好的钢琴价格高达数十万,加上课外辅导费用,每课时三四百元,一年学费便是几万。

投入的不仅是金钱,更多的是父母的时间和精力。

很多家长从孩子幼儿园或小学开始就让孩子学习钢琴,这需要每天的练习,否则技艺会生疏。

为了孩子的基础,许多家长牺牲了个人时间,全力陪伴孩子练琴。

这种看不见的时间成本,是家庭巨大的投入。

当一切发生改变时,父母们心中的失落和无奈可想而知。

钢琴,这个曾是无数家庭的骄傲,一夜间变成了无人问津的烫手山芋。

钢琴,仅仅是一种乐器,一旦失去教育加成,其魅力也逐渐消退。

据统计,2018年之前,钢琴市场的规模高达1947.9亿元,而现今仅剩88.96亿元。

仅在2023年,就有近三成的琴行默默关闭。

市场的萎缩也直接冷却了资本的热情,国内两大钢琴品牌均遭遇重挫。

曾经的行业领头羊海伦钢琴,其立式钢琴销量在短短四年内锐减三分之一。

珠江钢琴的境况更加糟糕,2023年的销售业绩同比下降31.47%,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暴跌93.54%,几近谷底。

这一切的变化,表面上看似因为疫情影响和消费降级,但实际上是由于消费者需求的转变所致。

曾经追求「考级」、「学分」的家长,面对行业的虚假繁荣,终于意识到现实。

如马佳琦所经历的,她2016年毕业进入教培行业,起薪高于许多行业,而现在,钢琴学生寥寥无几,相关琴行也接连倒闭。

当学习钢琴的实用目的消失后,整个行业也开始经历多米诺骨牌效应。

家长重新评估学习钢琴的价值,仅为加分而学的学生也失去了继续的动力。

叠加疫情影响,人们对消费变得更加谨慎。

曾经不可替代的钢琴,现在被更经济实惠的电钢琴所取代。

民族乐器的兴起,尤其是琵琶市场的显著增长,也分流了一部分关注。

预计今年国内琵琶市场将达到160亿元,年增长率超过10%。

此外,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参加体育培训,也影响了钢琴学习的人数。

尤其在一线城市,许多家庭的孩子至少参加一项体育培训,这反映了家长从单一的分数追求转向全面发展的趋势。

也许,回归艺术的本质,培养孩子真正的音乐素养,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作为在中国发展了百年的钢琴,现正面临新的市场格局变化。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活消费习惯的变化,如何在这个变化中寻找稳定的发展机会,是每个行业都面临的问题。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会经历革新。

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从实体到平台的演进,行业的每一次转型都是对未来的一次探索。

钢琴行业同样经历着这样的变革。

珠江钢琴从2008年起进军电子琢琴市场,在二级及以下城市开设了96家直营店,产销量均实现了20%的增长,显示出这一战略布局的初步成效。

而围绕钢琴的其他行业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许多线下培训转移到了线上,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营。各种小型音乐会和社区演出也相继出现。

当钢琴回归其作为乐器的本色,不再仅仅是功利的追求,它的美好才能被更多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