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娱乐

一次「上任」,表明郭德纲要超越姜昆?网友:一个谋职,一个谋生

2024-10-25娱乐

关于郭德纲有望超越姜昆的观点,部分网友表示:

「一个靠相声谋生,一个靠相声谋职,没有可比性」。

「此上任非彼上任」

前几天,郭被任命为「文促会副ZX」的消息在网上引发了广泛关注。

德云系的「钢丝」团队,立刻在网上掀起了一场热烈的追捧活动。

粉丝为自己的偶像助威,这也是情有可原的。

没想到的是,这一系列的操作中竟然夹杂了许多稀奇古怪的奇谈异论。

最开始,有人一开口,就将文促会称为「国家级」的组织;

还有一些博主紧随其后,认为郭获得了国家级的认同。

还有粉丝化身为「科普小达人」,坚定地宣称:

「文促会,官方支持,非常可靠!」

还有一个更加「狂放」的「粉丝」,直接抛出了一句带有「正部级官方背景,财政拨款」的金句;

这几乎让文促会变成了「皇家御用」的感觉。

但事实常常令人意外。

文促会的标识上清晰地印着「NGO」三个字母,显示其为一个在民政部注册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属于纯粹的民间机构。

而且,在其官方网站上清楚地写着:注册资本只有10万元,与「高大上」并无关联。

更令人惊讶的是,文促会这些年可是经历了不少麻烦。

三年前,民政部曾特别提到过。

由于与非法组织合作,乱收费评比,并向19个分支机构收取管理费;

这些措施直接导致民政部对其处以严厉的处罚,包括暂停三个月运作、没收非法所得,并将其纳入「失信黑名单」。

今年四月,由于整改措施不到位,被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

再加上它每年都未能通过「体检」,这文促会简直就像是个「问题少年」。

因此,粉丝们的这次「赞美」确实有些「过于热烈」了。

文促会作为一个民间团体,其实际价值如何,关键在于老郭今后的运营方式。

那为什么要与姜昆进行比较呢?

这就要提到郭与姜两人之间的那段流传甚广的恩怨。

「流传的恩怨」

姜曾担任曲协ZX,始终认为相声应该具备一定的教育意义。

他觉得相声是一种艺术形式,不仅要让观众感到快乐,还应激发大家的思考。

在他眼中,相声演员不仅要娱乐观众,还肩负着文化传承的责任。

然而,郭认为相声应该以搞笑为核心,目的是让观众感到愉悦。

如果观众无法发笑,那就真的显得很尴尬了。

郭认为,相声应该兼顾高雅与通俗,如果总是强调教育意义,久而久之就没多少人愿意听了。

因此,郭的相声风格始终以幽默为核心,通常通过琐碎的小事来进行调侃,从而使观众发笑。

然而过了几年,姜便开始倡导反对三俗。

在北京召开相关会议,并邀请相声界的各位知名人士参加。

郭德纲也同样如此。

然而,在会议进行的过程中,反三俗竟然演变成了反「郭」?

姜觉得以郭为首的德云社段子过于乏味,无法与他们推崇的风格相契合。

因此,他启动了联名倡议书,意在将德云社贴上「低俗」的标签。

显然,郭不会袖手旁观;

他创作了相声【我要反三俗】,以此对姜进行抨击。

至此,双方的冲突愈加明显,局势变得更加紧绷。

据说,郭在讲述「济公传」时,竟然私下里讽刺姜是个太监。

此外,郭还特意作了一首诗,意在讽刺姜在暗中使绊子。

双方在交锋时的情势,宛如「宫斗剧」般激烈。

结果明显显示,郭逐渐开始占据优势。

由于德云社的知名度不断攀升,像姜一样的相声演员不仅在春晚中变得稀少,连观众们对他们的记忆也逐渐淡化。

有传言称,郭在演出中暗讽了姜的女儿。

根据郭的说法,北京一位知名相声演员的女儿为了实现自己的明星梦想,竟然愿意迎合导演的不成文规则;然而,她最终却发现对方居然是一名动画导演,无端遭遇了「被白潜了」的局面。

尽管郭并没有直接提及名字,但网友们心知肚明地将矛头对准了姜的女儿姜珊。

据传,在信息传播最活跃的时刻,相关主题的搜索频次曾达到数十万次。

姜珊无故陷入了这场争斗,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

她原本是一位在幕后努力工作的制片人,但由于家族的恩怨,她成了无辜被「造谣」的对象。

回顾两人之间的恩怨,真的如网上所说的那样复杂吗?

这到底是人们的闲聊,还是确凿的真相呢?

对此,我想冒昧地分享一些个人见解。

「主观分析」

首先,众所周知,姜并非一位普通的演员;

他可是个名副其实的干部。

因此,他的每一个举动并不是他个人能够完全掌控的,还受到各方大佬们的注视。

抛开他的相声不谈,至少他能引导相声避开ZZ雷区,这一点值得点赞。

相声这个行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马三立那样,在边缘游走却依然能够保持冷静。

因此,演员们如果不加顾忌地发言,说不定哪天会因为某句过了火的话而让整个行业受到牵连。

因此,姜这支队伍打算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提到这里,郭顿时感到困惑:为什么相声一定要以教育为目的呢?

那剧团里的熊和猴子玩得可开心,但也没有人要求它们来教导观众。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只能归咎于相声是一种语言艺术。

演员们只需几句台词便能触动观众的情感。

因此,可以选择不教导他人,但绝不能误导他们走向错误的道路。

相声注重「把点开活」,在与观众互动时,演者需好好运用内容。

当然,不是说相声就不能带点世俗气息,可以带,但要确保方向正确;

否则如果哪一天不小心触及了底线,政府一旦发布命令,整个行业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当年,侯宝林等大师们正是怀着这样的想法来培养马季的;

而姜他们接手马季的班,也是这样安排的。

可惜的是,他们没有马季那样的技巧,想要做到既让ZZ合乎规范又迎合观众的喜好,这太难了!

但既然身负职责,底线必须坚守。

「三俗」的事情,谁会没做过呢?姜本人也经历过那样的时刻,比如那首【醉酒】,同样得了一个字:俗。

如果姜真用这个「俗气」的说法来压制郭,那么即使郭删掉段子,凭他的能力,仍然能迅速走红,到时候姜就会感到尴尬。

然而,郭并不买账,他对体制内的人始终心存不满,再加上他是班主。

一旦下面的人做了调整,改好之后他会发怒,那些徒弟们该如何应对呢?

因此,他只能忍耐,静待局势的变化。

不过,他的应对方式与众不同,既不是消极地躲避,而是采取了直接反击的态度。

他说:「我可以不俗,但你要说我三俗,那就俗给你看,我还要把三俗和通俗搅浑水。」

反对「三俗」本身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标准由谁来决定?

缺乏标准,就变成了压制他人的工具,是否能产生积极效果,全看操控者的情绪。

如果不是郭遇到了姜,其他人可能会因为一时冲动而去寻求私仇。

但郭在圈内的关系不太好,敌人不少,大家趁机对他进行嘲讽。一旦事情闹大,这个责任,只能由姜来承担。

姜在公开场合中提到过:郭在相声领域有一定的贡献,并具备说相声的能力,希望他能够保持正道。

还主动支持小剧场,但强调必须杜绝三俗。

认为姜在背后搞小动作,如果没有证据,谁能证明这是真的还是虚构的呢?

如果只听郭的话,这件事就简单多了,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姜干。

但伤害郭的人肯定不止一位,且不一定是姜。

即使是郭的铁杆粉丝也清楚,三俗并不是什么好东西。

郭的相声之所以有趣,是因为他并不完全迎合世俗,甚至可以说,在德云社中,他算是比较少见的非俗派。

如果一方面觉得郭的相声幽默,另一方面又认为反三俗是在针对他,那就无疑是将郭和三俗划上了等号。

关于郭和姜之间的恩怨,实际上部分源于人们的误解。

郭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利用衰退的「主流」形象,为自己树立了一个相对独特的人设。

在相声界,这种风格独树一帜,历久弥新。

结语

姜与郭,实际上分别象征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

此次郭表面上看似是在「招安」,但实际上背后有着他自己的考量。

在郭这里,谁超越谁似乎并不是关键。

当前的他,更加关注德云社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