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娱乐

6年前,那个用「公式相声」叫板郭德纲的博士李宏烨,现状如何

2024-07-09娱乐

「下次坐在评委席上的可能就是我」,这句石破天惊的话,不是出自哪位相声界大佬,而是一位顶着「上海交大博士」光环的年轻人——李宏烨。2018年,他带着他的「公式相声」登上了【相声有新人】的舞台,公开叫板郭德纲,直言「郭德纲不懂相声」,并立下豪言壮语,声称要20次登上春晚。此言一出,舆论哗然,李宏烨和他的「公式相声」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有人说他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有人说他是哗众取宠,博眼球。那么,李宏烨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公式相声」究竟是颠覆性的创新,还是一场荒唐的闹剧?要解开这些疑问,还得从李宏烨与相声结缘的故事说起。


时间回到2006年,彼时的李宏烨还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一名学生,出于对相声的热爱,他加入了学校的相声社。起初,他也是从传统相声入手,勤学苦练,也获得了不少同学的认可。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遇到了志趣相投的妻子,两人因相声结缘,最终走到了一起。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宏烨夫妇渐渐对传统相声产生了一些困惑。他们认为传统相声的创作方式过于依赖经验和灵感,缺乏系统性和可复制性,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的需求。

「能不能用一种更科学、更规范的方式来创作相声呢?」李宏烨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作为理工科出身的学霸,他尝试将数学公式和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应用到相声创作中,试图用一种可量化的标准来定义「好笑」,这就是「公式相声」的雏形。

2018年,李宏烨带着他的「新语相声」(「公式相声」的前身)参加了创业节目【创业英雄汇】。在节目中,他自信满满地阐述了自己的理念,声称可以用「公式」快速创作出好笑的相声段子,并希望能够获得投资,将「公式相声」推广开来,让「人人都能成为相声演员」。

李宏烨的理念新奇大胆,令现场的投资人和观众耳目一新。虽然部分投资人对「公式相声」的可行性表示怀疑,但也不乏一些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最终,李宏烨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成功拿到了200万元的天使投资。

这笔融资无疑给了李宏烨极大的信心,更加坚定了他在「公式相声」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而他与郭德纲在【相声有新人】中的交锋,则将「公式相声」的争议推向了高潮。

在节目中,李宏烨夫妇表演了「公式相声」作品【好浪漫啊】。然而,这段表演并没有像他们预想的那样引起观众的共鸣。观众的反应平淡,笑声寥寥,甚至有人觉得尴尬、无聊。

究其原因,李宏烨夫妇的表演虽然在形式上颇为新颖,但却缺乏传统相声的韵味和包袱,段子逻辑生硬,笑点牵强,更像是一场刻意为之的「学术汇报」,难以真正打动观众。

节目播出后,李宏烨夫妇的表演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支持者认为他们敢于打破传统,勇于创新,为相声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反对者则认为他们哗众取宠,故弄玄虚,「公式相声」不过是披着「科学」外衣的闹剧,是对传统相声的亵渎。

事实上,早在参加【相声有新人】之前,李宏烨就曾在其他节目中遭遇过类似的质疑。2017年,他带着自己撰写的「公式相声」理论书籍参加了喜剧综艺【我为喜剧狂】。

在节目中,李宏烨一上台就自称是「相声演员中学历最高的」,这种略带自负的言论引起了评委的不满。相声演员苗阜直言不讳地指出,李宏烨只是「相声爱好者中学历最高的」,并非真正的相声演员。

面对质疑,李宏烨非但没有反思,反而搬出自己的博士学位,试图用学历来压倒对方。然而,苗阜也是正儿八经的博士出身,李宏烨的这番言论反而显得更加可笑。

从【我为喜剧狂】到【相声有新人】,李宏烨和他的「公式相声」始终伴随着争议。那么,「公式相声」究竟是创新还是玩闹?是相声的未来还是死胡同?

支持者认为,「公式相声」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相声的创作壁垒,为相声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认为,传统相声创作依赖于演员的个人经验和灵感,难以复制和推广,而「公式相声」则提供了一种标准化、可复制的创作方法,能够让更多人参与到相声创作中来,有利于相声的普及和发展。

此外,支持者还认为,「公式相声」的受众群体与传统相声有所区别,更能吸引年轻一代的观众。他们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的笑点和审美趣味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相声的包袱和表演形式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公式相声」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然而,反对者则认为,「公式相声」过于强调「公式」和「逻辑」,而忽略了相声的艺术性和情感表达,导致作品缺乏灵气和感染力。他们认为,相声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其魅力在于演员的表演功底和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而「公式相声」将相声创作简化为简单的「套公式」,忽略了演员的个人魅力和表演技巧,最终只会导致作品千篇一律,缺乏生命力。

此外,反对者还质疑「公式相声」的笑点设置过于刻意,缺乏自然流畅的节奏感。他们认为,传统相声的包袱是建立在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之上的,而「公式相声」的笑点则更多的是依靠逻辑上的反差和语言上的技巧,缺乏生活气息和情感共鸣。

「公式相声」的兴起,实际上反映了相声界在传承与创新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博弈。

一方面,相声作为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其发展和传承离不开对传统的尊重和继承。传统相声的表演形式、语言风格以及包袱技巧,都是经过几代相声艺人的不断打磨和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是相声艺术的根基所在。

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相声艺术也需要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生命力。观众的审美趣味和文化需求在不断变化,如果相声还停留在传统的表演模式和内容题材上,就很难吸引新一代的观众,最终只能走向衰落。

「公式相声」的出现,正是这种矛盾和博弈的产物。它试图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创作和表演相声,打破传统相声的固有模式,探索相声艺术的更多可能性。

然而,创新并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传统。「公式相声」在强调创新性的同时,也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相声的精髓。

相声的本质是「让人笑」,无论是传统相声还是「公式相声」,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给观众带来欢乐。如何将「公式」与「笑点」有机结合,如何平衡创新与传承之间的关系,是「公式相声」未来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李宏烨和他的「公式相声」在经历了短暂的喧嚣之后,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他在社交平台上也不再更新动态,仿佛消失了一般。

「公式相声」的未来会如何?是会像它的倡导者所希望的那样,成为相声发展的新方向?还是会像流星一样,最终归于沉寂?

或许,时间会给出答案。

但无论如何,「公式相声」的出现,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相声艺术发展的新视角,引发了我们对相声创新和艺术本质的思考。

相声的创新之路,需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内容题材,才能创作出更多既符合时代精神,又具有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


而对于李宏烨来说,他的「相声公式」或许并不完美,但他对于相声的热爱和探索精神,仍然值得我们肯定。

「公式相声」的兴衰,只是相声发展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而相声艺术的未来,还需要更多像李宏烨这样敢于尝试、勇于突破的后来者,去探索、去创造。


毕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相声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继续为观众带来欢乐。

而相声的舞台,也永远欢迎那些真正热爱相声,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人。


「公式相声」的争议,或许可以告一段落了。但关于相声创新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李宏烨的「公式相声」虽然饱受争议,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它至少引发了人们对相声创作模式的思考,以及对相声受众群体变化的关注。

传统相声的创作,往往依赖于演员个人的天赋、经验和灵感,缺乏一定的可复制性和推广性。而「公式相声」则试图打破这种局限,用一种标准化、流程化的方式来进行相声创作,希望能够让更多人参与到相声创作中来。


这种尝试虽然在艺术性上存在争议,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相声创作的普及化和大众化。


此外,李宏烨也敏锐地捕捉到了当代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以及年轻一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他将「公式相声」与网络平台相结合,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进行传播,试图开拓新的表演空间和受众群体。


这种尝试虽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为相声艺术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而言之,「公式相声」的出现,是相声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大胆尝试。它虽然存在着种种不足,但也为相声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和启示。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相声艺术会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表演。


而「公式相声」的争议,也将成为相声发展史上的一段插曲,提醒着后来者,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也要不忘初心,守住相声艺术的本真。


「公式相声」或许只是一场闹剧,也或许是未来相声发展的一种可能。但无论如何,它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相声艺术发展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