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娱乐

写实与梦幻!【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充斥着巴洛克式艺术风格

2024-05-23娱乐

影片的色调和视觉效果

【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拍摄技术和吕克·贝松的其它电影如出一辙,它保留了大量的、甚至奇异的画面,反映出贝松本人对于画面的强烈偏好。

电影的视觉效应主要表现为「幻」与「动」两个方面。这个「幻」字,自然是从画卷上散发出来的如梦似幻的颜色。而彩色过滤器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它的视觉效果,也给人一种不真切的感觉。

整个电影以黄色为主要色调,城市的背景则是偏暗的色调,这一点在电影的后半程和斯坦出现的那一幕中尤为突出。

室内的景物则大多为中等偏上的色彩,以炫目的金色为主,这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以淡黄色为背景的画面表现了外界的黑暗和寒冷,而以淡金色为背景的画面则表现了人物内心的丰富。

这种反差不是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只是一种人工渲染的色彩,表现出了由屏幕图像所创造出来的虚幻的魔力,并且直接服务于电影的主题。

影片中大量运用了广角拍摄,这也是影片「幻」的一大特色。其中最典型的一点,就是电影一开始就使用了大量的广角手法。

广角镜头自身呈现的是相对狭窄的空间,而在电影中,大广角和大特写镜头的结合近乎完美。对观众的视角进行了极大的局限,并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力,形成了强烈的紧张感,并从中衍生出了悬念。

而在拍摄中采用广角或动态的拍摄方式,会让角色更加张扬,卡通化,富有动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让角色的动作变得更快,也让整个电影的节奏变得更快。

斯坦登场时所采用的大广角与大特写,将角色的癫狂与畸形展现得淋漓尽致,并且这种畸形的比例越高,癫狂出现的频率就越高。

通过使用广角镜,电影中的角色形象变得更好,性格变得更鲜明,悬念变得更大,效果也变得更突出。

同吕克·贝松的所有电影一样,这部电影采用了2.35:1的屏幕比,这样既增加了电影中的动作,又增加了角色和背景的融合。

莱昂和玛蒂达行走在这座城市里,就好像被一座座房子团团围住,而这些房子就是「包围」他们的对象。

当画面中只有一个人或几个人时,通过使用了一个广角,或者使用了一个移动的镜头来扩大画面中的空间,从而产生了一种很强的节奏感和动感。

而「动」则是运用了移动的透镜。动作镜头是吕克·贝松最喜欢的一种摄影方法,它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动态效果。

而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则呈现了一幅缓慢而又深邃的画面。但是到了后面,拍摄过程中的节奏就又变得更快了。

摄影师们利用了空间的优势,或者是拖,或者是摆,或者是跟,与屏幕上的人进行了有效的交流,让拍摄过程变得更加流畅。在镜头移动的过程中,景别并没有出现过大改变,很少有从中景推至近景或特写,也很少有像这种反向的摄像机运动。

更多的时候,是由一个景别推动摇转到另一个相同或相近的景别,这就将行动的一致性和空间环境的一致性都表现出来。

角色的移动与镜头移动一样令人印象深刻。不管镜头的运动是什么,是怎么运动还是不动,人物始终在动作之中,这也让影片的运动感更强,人物也更有生气。角色移动的速度也是影响电影速度的一个关键因素。高速的动作,总会与迅速的转换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很强的急迫感。

但当一个人的动作从高速变成缓慢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紧张,让观众去猜测,在缓慢的时候,画内空间就会变成一种有悬念的、有趣的东西。

影片的画面构成

在拍摄过程中,大部分都是近距离拍摄和中距离拍摄,很少有拍摄到全景的镜头。拍摄的视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在调整着。

有些特殊的取景有着其画面本身的独特作用,比如,仰俯拍摄更多的时候不是展现人物的身份与状态,而是展现出了空间的方位感和某些被忽视掉的重要细节。

对斯坦的高视角照片经常显示出他的怪癖和疯狂。尤其是在拍摄城市时,电影的结构往往充满了主观性,多是以倾斜的或是不规则的构图方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冲击,让都市显得歪歪扭扭,令人望而生畏,高楼林立,似乎随时都会崩塌。

都市镜子是电影中少有的几幅全景式画面之一,这也使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更加具有象征性,而这种象征性也使电影中的人物具有一种怪诞的虚幻。

巴洛克艺术在影片摄影中的体现

巴洛克时期的艺术,第一个特征就是奢侈,即有一种宗教的韵味,也有一种快活的意向:一种热情的艺术,这种艺术破坏了理智的平静与和谐,充满了浪漫的气氛,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极强调运动。

商业片的开头,往往都是为了制造悬念,让剧情发展起来。这部电影也不会有什么不同,但是法国导演的聪明之处就是,他总是先把话题引出来,然后才让自己置身其中。

整部电影的第一幕,就是这一幕广为人知的空中场景。镜头掠过了湖面,掠过了森林,掠过了远方的摩天大楼。

从一片湖泊,到一片树林,再到一片建筑,都是意味深长的。而在这个画面中,我们看到的则是一幅画卷,在和这个城市进行着一种视觉上的交流。

两人的目光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对立」,镜头带着一种情绪,变成了电影中的人物。正是这样的「对立」,才使得影片的主题得到了最直观的体现。

在这张从空中拍摄的照片中,湖泊,茂密的森林,建筑,三者并肩而立,相映成趣。就材料而言,湖泊和树木是天然的生灵,而远方的房屋是人工建造的,没有生机,和自然相比,显得冷淡和麻木。

从运镜上来看,对于大自然,使用的是迅速掠过的俯拍,而对于城市,使用的是几乎是定格的极远景,一种是相对比较近,也比较亲昵,一种是太远,立刻就会有一种距离感。

从音效上来说,一开始有水声、有树林的时候,音乐声很清晰、很欢快,但到了都市的时候,音乐声就变得很低了,听起来就像是一个大工业时代。

开头的一幕,用清晰的视觉和听觉语言,传达出整部电影的主导理念,同时也实现了从原始活动和自然世界到工业化城市的转变,为下一幕做好准备。

紧接着,又是一个画面出现在了这座城市的外面。三幅图片分别是三幅街景,它们通过组合的连贯性将城市街景呈现出来。

在这个地方,所有的一切都被过滤掉,变得黯淡无光,给人一种冰冷的感觉。在反映街头的最终一幕中,摄像机将重点放在一条标语上,标语上写着:「欢迎来到小意大利区」,并预兆着下一幕。

其中一个镜头是莱昂与玛蒂达共同拍摄的,在这一画面中,镜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连续的剪辑,一种动态的视觉配合,将「生命的流动」形象呈现在了观众面前。而摄像机的快慢,也随着角色的情绪而变化。

在电影中,有好几个关键的地方都使用了升格的场景。当玛蒂达穿过血迹斑斑的大门,朝着莱昂家的方向走去时,镜头放大,将那种压抑的氛围渲染到了极致。

电影的结尾,莱昂一步步走上了人生的巅峰,虽然也是为了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但更多的还是为了表现出一个人的真实想法,将时空拉长,让人感受到主角从出生到死亡的每一个瞬间。吕克·贝松所做的放慢动作更注重对角色的深度把握,这和吴宇森他们所做的那种单纯的视觉审美有着天壤之别。

再加上镜头的移动,使画面呈现出一种虚实不定的状态,和「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由于镜头所描绘的东西都是真实的,所以,摄影师往往会利用动态的镜头来营造一种虚幻的感觉,而莱昂和玛蒂达之间的那一幕,更是如此。

屏幕本身呈现的是一种如梦似幻的金色,而流动的动态画格更是让这种梦幻的感觉更加强烈,此时的摄像机通常都是以中速或慢速进行移动,在它慢慢地运转的时候,可以感受到生活的宁静和恬美。

【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拍摄手法,给电影带来了一种半真半假的感觉,是一种介于写实与表达之间的创作,既有对现实的反应,也有对过去的渲染,这才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

这也让所有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这种巨大的跨越,并没有让他们感到迷茫,反而让他们更加满意。画面的连贯性在电影中的某些部分被反复运用,从而营造出一种既快又强的叙述模式。

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对于速度的控制,尤其是射击场景,更是如此。影片第一场动作戏,在前三分之二的时间里,枪战一直持续,当进行到三分之二处时,声音和动作好像在一时间突然停止了。

随后,伴随着一阵密集的枪响,画面再次变得快速,画面的转换速度也是越来越快。同样的,高潮戏的激战也同样用到了这样的手法,激战——暂停——引出新的情境——再激战。

在后期制作中,大部分都是从人物身上切下来的,并没有刻意去处理,而是用动作来突出人物的位置。

在武打镜头中,有很多镜头都是交错的,尤其是在最后一幕中,莱昂,玛蒂达,斯坦,警察,还有一条不属于战斗的道路,显示出了他对各种镜头的娴熟掌握。

电影开始时迅速的分切也是电影的一个重要特点,配合着大角度的特写,使电影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更增加了电影的神秘性。

结语

【这个杀手不太冷】这部电影,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涵上,都堪称九十年代的经典,充满了华丽的表现力,充满了「巴洛克」的魔力和热情,也充满了强烈的情感色彩。

【这个杀手不太冷】也能说得上是「作者的电影」,这部作品的所有细节都是由吕克·贝松一手策划的。这部片子延续了贝松的很多一贯的题材,并且有一个清晰的外部构架,不管是哪个部分,都在为这部片子的主旨而努力。

他的拍摄技巧具有明显的个体取向,即汲取了写实与表现主义的各种特质,却在两个层面上都有所偏离,这一点是作者张扬的人格,也是「巴洛克」式的片子对自己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