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娱乐

俄派风格的不同层次|乐评

2024-08-29娱乐
如今,人们看待钢琴演奏中的「传统」「学派」等概念日渐淡薄,但无论世事如何更变,风格如何转换,在钢琴演奏方面,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始终拥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柴院」是俄罗斯学派的核心,也是许多国内乐迷心之所向的重镇。
8月18日,「柴院」钢琴系系主任皮萨列夫(Andrey Pisarev)与教授纳塞希安(Pavel Nersessian)登台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接续演出了一场马拉松独奏会。纳赛希安弹奏贝多芬【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与【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以及肖邦第三、第四叙事曲和【b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皮萨列夫带来舒伯特【降B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和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两场皆是非常传统、非常俄派的曲目。这些作品的演绎都能在俄派脉络中找到很深的根源。
纳塞希安的演奏体现出俄派诸多典型的技巧风格,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也许可称之为「钢筋铁骨」。他的触键颇有深度和分量,音质刚劲,营造乐句有一种坚实的轮廓,声部层次的划分也见用心。俄派那种字字有功底的扎实,用来弹奏线条简洁的古典派作品,特色便愈发鲜明。钢琴家在踏板精简的基础上,弹出颗粒凝聚的指触所编织的歌唱句,是更深一层的俄派风格。他弹肖邦【第三钢琴奏鸣曲】时展现得尤其充分。第一乐章副题细心的分句引人注目,在对慢乐章悠长线条的把握中,音乐流动与句法的表达都不失自然,由此体现手指控制力与品味。
可是听这位钢琴家的演奏,有时却仍给我一些不满足之感。两首贝多芬奏鸣曲的呈现基本就是中规中矩,缺少了俄派伟大传统中千锤百炼的结构魅力。偶见有趣的处理,譬如在「悲怆」的末乐章中,纳塞希安会强化左手律动的分量,偶尔对右手主要旋律的进行造成一些「冲击」。效果独特又不造作,但仅限于局部,全篇的吸引力仍显不足。
而相较于前者,皮萨列夫的音响是俄派那种交响性声音的范本——以指触的深透与清晰为基础,踏板提供丰富的色彩,绝无任何的含混。皮萨列夫弹出的交响化的音响,既有触键的高光、精妙的踏板法,也有对于结构高度的专注和非凡的整体性。
几代钢琴巨匠所建立的整体性,始终离不开的一个大方向,就是简洁。弹出惊人的效果很重要,但如何让它以一种简洁的气质融入整体,是更加重要的。前述两方面,就是皮萨列夫将舒伯特【降B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弹成当代范本的原因。
俄派钢琴家弹这部作品受到里赫特的影响很大,第一乐章宽广的线条与相当缓慢的速度是明显体现,皮萨列夫却反其道而行之。他采用紧凑的速度来弹,不断强调音乐的推进力,而在推进力的背后,就是音乐发展环环紧扣的逻辑。当第一乐章的线条被拉得太长,似乎很优美,但若不能像慢速一派的顶尖演绎者那样去抓住发展的逻辑,结构其实撑不起来。皮萨列夫用紧凑的速度来弹,却远非单纯以速度推动作品,正相反,他在结构方面有深刻的考量。以快速表现第一乐章,不少钢琴家会省略呈示部的反复,皮萨列夫却弹了,并由此扩展结构的规模。在音乐的进行之中,钢琴家以强大的控制力把握一切细节,目的是揭示音乐的推进力量与丰富的音乐内容之间的平衡。
音乐的前驱力量并非单纯取决于速度,也取决于音符距离的把握、自由速度(rubato)的运用等等。尽管皮萨列夫弹得毫不「学者型」,却在那种光辉的声音背后,对音乐动态发展的结构有深邃洞察,才能弹出如此生机盎然的推进效果。
真正把结构的内涵理顺了,哪怕弹出间不容发的密度(如展开部戏剧性的高潮),也不会让音乐的呼吸有滞涩感。这样的梳理当然不仅限于乐章每一段落发展的大方向,而是对各种细节如何作用于整体,都给予深入的关注。
皮萨列夫能够将【降B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的推进与展开表现得扣人心弦,又充满说服力,恰恰是因为他对作品各种微小的细节都不仅能弹得清楚,更能在音色、质感、不同句法的表达性方面做到浑然一体,沿着音乐发展的方向前进。
表现「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的声部对答时,皮萨列夫也很好地体现了俄派「用乐器说话」的理想。乐句犹如语言般生动。未必有很多人会把这部作品的终曲视为技巧性音乐,但皮萨列夫在此,以最精细的力度控制将线条层次弹得无比清晰,委实展现出顶级超技。可惜,皮萨列夫的有些录音并不能很好地捕捉他的音响特质,听过现场才知唱片的局限。
张可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