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苏轼的一生 第三篇:与妻子王弗的岁月

2024-04-03国风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这首词想必大家都很喜欢,也知道这是苏轼在亡妻去世十年后的一天夜里,因思念过度梦到亡妻,醒来后写了这首词,竟成了经典之作。今天就来聊聊苏轼和妻子王弗的故事。

前面第二篇说过苏轼求学于寿昌书院,后来又来到中岩书院拜老师王方门下求学。相传学院中有一池水,里面有很多鱼,召唤即来,挥之又去。王老师一直想给水池取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字,可是找了好久,都没有得到中意的。这天,苏轼与几个同窗一起游玩来到这里,感觉景色优美,很是喜欢:这个鱼池有个美妙之处在于,鱼儿很有灵性,只要你站在池边,轻拍手掌,唤「鱼儿过来」,鱼群就会听话地向你游过来。苏轼不轻易间说出「唤浴池」三个字,其他人也都题了各自的名字,老师都一一记录了。后来老师让女儿王弗来选择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名字,女儿看了一下拿起了苏轼题的「唤浴池」。原来她自己根据对鱼池的感觉也是取的这个名字,于是有了不谋而合的意思。当然,刚开始王弗并不知道这是苏轼题的字。当知道后,便对这个当时被誉为眉州「神通」的苏轼更加钦佩和仰慕。王老师晓得这必定是一桩美好的婚姻。于是找人说媒。根据当时的规矩,在寺庙主持的引荐下,婚事可成,虽完成了三娉之礼,喜结良缘。实际上苏轼比王弗大了三岁,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苏轼之妻--王弗

为啥这么急于成婚呢?这要说一下当时的社会情况。他们父子三人(苏洵、苏轼、苏辙)即将赴京城赶考,一旦有了功名,京城各家有闺女的就会争相求亲,为了避免这种所谓的「门当户对」现象发生,苏家是早有打算,也是避免了一些麻烦,事实证明的确就有这种情况。

因他们是有备而来的,兄弟俩考试还是比较顺利的。这次考试的主考官是欧阳修,副主考官是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参加考试的学生有哪些,说出来吓死人。除了苏轼、苏辙,还有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吕惠卿、章惇、王韶。这十人后来都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入京考试

这一届科考,因此被称为「千年科举第一榜」。考完阅卷,梅尧臣拿着一张试卷手舞足蹈。欧阳修接过一看,啧啧赞叹:「真是妙文啊!」他提起笔,立即想把此卷圈为「第一」。正要下笔,他忽起一念:「这肯定是我弟子曾巩所写,我若将他圈为第一,其他人必会觉得不公平。于是笔锋一转,将此卷定为「第二」。哪知解封一看,此卷作者竟是苏轼。

在第二年的制科考试中兄弟俩再次中榜,苏轼是三等,弟弟苏辙四等,简直就是爆棚了。在等待朝廷安排工作的过程中,家乡传来噩耗:他们的母亲程氏去世了。于是父子三人返回眉山,安葬母亲并守孝三年。守孝期满他们兄弟俩携带家眷和父亲一起来到京城。他们找人在京城花了钱购买了一处院子,想着余生就在京城度过,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可惜造化弄人 ,朝廷给苏轼派了个凤翔府通判,苏辙被留在京城照顾父亲。

于是苏轼同妻子王弗一起踏上了自己的人生旅程。弟弟苏辙临行送别,一送就是一百多里路。那时候不同现在高铁从开封到陕西也就是几个小时,他们家眷坐车,兄弟俩骑行。据说是从京城开封送到了现在的郑州,可见兄弟之间的情谊有多深。但终须一别,苏轼在马头登上一高坡回望弟弟的背影,见苏辙正策马远去,最后能见到的只有他忽隐忽现的帽子。于是,「 郑西分马涕垂膺 」的苏轼忍不住取纸笔写下一首【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的诗,其中既有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 的惆怅,又有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的承诺提醒。当苏辙的身影离开苏轼的视野后,苏轼终于在 「童仆怪我苦凄恻」 的目光中转马向西,取道凤翔而去。

兄弟俩

在凤翔任职期间,因为不是主治,所以有时还是比较悠闲,经常外出登山访友,游览胜景,也写了不少佳作。家里的事情都有妻子王弗负责,一点也不用他操心。除了家务以外,工作上的事妻子有事也给与一些建议,使得他在为人处事上更加的得心应手。

但世事难料,命运弄人,妻子王弗因操劳过度生了病,那时候医疗条件也不好,后来就没有治好,于嘉祐六年五月二十八日去世,终年二十七岁。时值夏季,天气炎热,苏轼只得先将妻子的遗体停放在京西的一处地方,年底将她运回家乡,安葬在苏轼母亲旁边,并在墓旁栽了很多松树,以寄托哀思。

苏轼对妻子王弗的情感很深,一直无法释怀,于是在十年后的一天爆发了。那天饮酒后入梦中,见到了结发之妻王弗,情真意切: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尤其是感情深切的人,一个先走后,另一个很是思念。最后用一首诗结尾:「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