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伦敦西区原版音乐剧【猫】等将上演,北京艺术中心好戏不断

2024-09-14国风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粮仓」北京艺术中心矗立于千年运河之畔,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合成一组漂亮的「建筑群」,为市民提供好看、好听的文化盛宴。

吸引年轻观众、推出惠民演出普及艺术、引入国外经典剧目……在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过程中,北京艺术中心正为北京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推进「演艺之都」建设贡献力量。

7月6日,北京艺术中心。图/IC photo

运河上的「货物」装点艺术空间

通州居民王雯对北京艺术中心的初印象颇为惊艳。盛夏时节,她来到新晋网红地——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打卡。从「森林书苑」北京城市图书馆走出,便来到一片静谧的水域前。此时天空湛蓝,草坪中缤纷的格桑花摇曳,不远处,北京艺术中心的金属折板外立面熠熠生辉,屋顶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度,银灰色的建筑和白云一同倒映在水中。「充满艺术气质的文化建筑和如诗的森林景观相得益彰。」她说。

让人过目难忘的建筑造型和外立面,融入了设计师的巧思。北京艺术中心设计总负责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郭鲲说,北京艺术中心的外立面由金属折板幕墙和透明玻璃幕墙组合,形成多变的光影效果。金属折板幕墙由4134块折叠铝板组成,好似一张张幕布,兼顾了「大幕徐徐拉开」的观感和寓意,让人对「好戏开场」充满期待。夜景照明采用了「会呼吸的星光灯」,呼吸灯由暗到亮的变化,像呼吸一样有节奏,赋予建筑灵动的效果,通过控制灯光变化和立面数字媒体投影,整个建筑在夜间流光溢彩,将视觉效果、文化氛围拉满。

「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剧院多维的立面形象都易于识别,同时塑造了一个开放式的水岸建筑,与副中心城市的生活、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无缝交融。」郭鲲说。

2023年12月30日,北京艺术中心夜景灯光璀璨。图/IC photo

除了造型优美,作为文化地标,北京艺术中心在设计上还融入了通州的历史文化。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漕运发展到鼎盛。北京艺术中心以古老的粮仓为设计灵感,动态的曲线造型和屋顶轮廓犹如扬起的风帆,再现了古运河上扬帆启航的盛景。

北京艺术中心建筑内部也独具美感。歌剧院、音乐厅和戏剧场的前厅空间,主题材质分别为金铜、木料和金砖。历史上,这三种材质正是长期经由运河运往京城。「我们将歌剧赋予铜器的磅礴浑厚,将音乐赋予木艺的温婉柔情,将戏剧赋予金砖的悠远绵长。」郭鲲说。

设备效果被大师盛赞「了不起」

经过四年的建设,2023年12月27日,北京艺术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新发展格局开启。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北京艺术中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集剧目生产加工、演出、艺术研讨等于同一城市、同一运营主体的剧院综合体。

北京艺术中心设有观众席5610个,拥有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及小剧场四个室内剧场,和一座户外露天剧场。各剧场汇聚了8K、5G、AR、VR、全景声等「艺术+科技」的最新应用成果,设施建设及演出效果达到国际一流水准。

步入音乐厅观众厅,浅暖色调枫木明亮轻松,营造出温润典雅的空间氛围。演奏区由1500座的观众席合围而成,观众席各楼层分布错落有致,和欧洲山区石块围成的折线梯田式葡萄园非常相像,被称为山地葡萄园式音乐厅。「著名的德国柏林爱乐音乐厅、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音乐厅、日本三得利音乐厅、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都使用了这样的设计,这种设计使演员更贴近观众,加强了指挥、乐师与观众之间的互动联系,增加了亲密感,同时也具有优良的声学效果。」国家大剧院艺术中心运营管理部李宵伊说。

厅内的管风琴有86个音栓、6002根音管,配合观众席两侧的西班牙小号音管,属于管风琴建造风格中最具表现力与戏剧性的「法国浪漫派」管风琴,在风格上更柔和,声音磅礴、立体,音色层次丰富细腻。去年10月25日,北京艺术中心迎来首支国际大团,世界著名指挥大师捷杰耶夫亲自到音乐厅各个角落感受演奏效果,连用了好几个marvelous(了不起的)来称赞。

2023年10月25日,北京艺术中心迎来首支国际大团,世界著名指挥大师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带来国际文化交流演出。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歌剧院观众厅的设计使用了温润的胡桃木,营造出温暖的氛围,空间线条的围合将歌剧院磅礴的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观看歌剧的观众会有强烈的沉浸感,这要归功于沉浸式扩声系统。整套音响系统由148只音箱组成,同时搭配演员动态追踪系统,全新的声像定位技术可以使观众的听觉、视觉与舞台上演员的走位相一致,随着演员移动,观众也能感到声音的移动,达到视觉与听觉的感官统一。

戏剧场观众厅空间以幽暗色调为主,营造出静谧的氛围,让观众不由想去探索中国传统戏剧悠久的历史文化。这里相比国家大剧院戏剧场舞台有更大的后舞台和侧舞台空间,不仅为艺术家提供更宽敞的工作环境,也能提升装台效率。

吸引年轻观众的文艺生活打卡地

揭幕以来,已有190场演出、176场艺术活动在北京艺术中心上演,服务观演观众10.94万人次,参观观众13.59万人次。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乐团、俄罗斯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俄罗斯芭蕾舞蹈家扎哈洛娃、国际著名钢琴家郎朗等国际知名艺术家与艺术机构登台,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精彩交汇在这方舞台。

今年7月,国家大剧院话剧【仲夏夜之梦】在北京艺术中心露天剧场上演,被森林环抱、笼罩在星空下的舞台更具沉浸感,吸引大批年轻剧迷多次打卡。谈及和国家大剧院的差异化发展,国家大剧院艺术中心运营管理部李宵伊说,北京艺术中心融入运河元素、北京文化元素、京津冀区域文化元素,更多着眼年轻观众和市场培养。

今年,300场演出将在北京艺术中心上演,不仅引入国家大剧院的经典剧目,彰显「高品位、高水准」的节目定位,还突出现代性,引入音乐剧、现代舞、先锋戏剧、沉浸式表演等艺术门类,拓展演艺新场景,打造吸引年轻观众的都市文艺生活打卡地。

「在运营上,北京艺术中心注重亲民、育民,策划推出主题艺术周、全时空沉浸式艺术节等活动,丰富大众文艺生活。」李宵伊说,惠民也是这里的一大特色。为了让更多观众走进剧院、了解艺术,以最优惠的价格享受优质的艺术资源,艺术中心打造了公益演出品牌——「河畔时光周末音乐会」。从凡尔赛宫首席管风琴师讲授的管风琴知识音乐会,到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带来的专场音乐会,再到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带来的诗词音乐会,观众只需花40元,便可以观赏到风格多元的精彩演出。

更让剧迷翘首以盼的是,接下来,伦敦西区原版音乐剧【猫】、俄语版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国家大剧院首部原创音乐剧【战争与和平】等精彩剧目将在北京艺术中心上演,丰盛的文化大餐将源源不断地汇聚在大运河畔。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白爽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