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令人毛骨悚然的8首诗,你读过其中几首?

2024-03-20国风

诗抒情,诗言志,诗写人生,诗反映社会现实,诗带给人诗意和美感。

战争自古至今都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伴随着整个人类历史,给广大底层百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在很多诗中都有所反映。

提到读后最令人毛骨悚然的诗,你首先想到的是哪首?本文这8首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每首都饱含血泪,都诉说着当时惨痛的历史。

到底是哪8首令人毛骨悚然的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揭晓谜底,感受历史,感悟人生。

第1首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汉魏曹操的【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军阀连年混战,董卓拥兵自重,犯了众怒,群雄讨伐董卓。董卓死后,讨伐董卓的联军,包括袁术、袁绍、韩馥、公孙瓒等部争权夺利,四分五裂,互相残杀,导致尸横遍野,民不聊生,曹操此诗描写的就是当时的真实场景,可谓「诗写历史」。

此诗写的是军阀混战不断,战士们常年征战,铠甲上生满了虮虱,最苦的是老百姓们,他们死伤无数,累累白骨曝露于荒郊野外无人收埋,方圆千里都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惨不忍睹,犹如人间地狱一般,令人触目惊心。

第2首 「白骨半随河水去,黄云犹傍郡城低」

唐朝李嘉祐的【宋州东登望题武陵驿】

梁宋人稀鸟自啼,登舻一望倍含凄。

白骨半随河水去,黄云犹傍郡城低。

平陂战地花空落,旧苑春田草未齐。

明主频移虎符守,几时行县向黔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后荒凉萧瑟的景象,诗人登高远眺,白骨随河水流去,黄云低垂,战场荒芜,春田草未齐,一切都显得那么荒凉破败,令人毛骨悚然,惨不忍睹。

这首诗真实地描绘了战争过后的凄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对百姓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暗含着对统治者的不满。

第3首 「世间怪事那有此,四十万人同日死。白骨高于太行雪,血飞迸作汾流紫」

明朝王世贞的【过长平作长平行】

世间怪事那有此,四十万人同日死。

白骨高于太行雪,血飞迸作汾流紫。

锐头竖子何足云,汝曹自死平原君。

乌鸦饱宿鬼车哭,至今此地多愁云。

耕农往往夸遗迹,战镞千年土花碧。

即令方朔浇岂散,总有巫咸招不得。

君不见,新安一夜秦人愁,二十万鬼声啾啾。

郭开卖赵赵高出,秦玺也送东诸侯。

有多少人曾经读过这首诗?

这是一首凭吊古战场的诗,当时诗人王世贞经过长平,想到当年秦、赵的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万人的凄惨景象,进而想到项羽一夜之间坑杀秦兵二十万,不久秦王子婴成了刘邦的阶下之囚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不仅思绪万千,写下了这首诗抒怀。

此诗将秦军制造的长平之坑与项羽制造的新安之坑这两件惊心动魄、惨不忍睹的历史事件进行精心融合,以涵蓄亭泳、纵横捭阖的笔触巧妙地点明秦的暴虐残酷是自取灭亡的根本原因,揭露了统治阶级之间进行的兼并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骇人听闻的深重灾难,体现了作者对饱受战争之苦底层大众的深刻同情。

全诗构思巧妙,用笔精准,反思深刻,发人深省,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第4首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唐朝王昌龄的【塞下曲】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这是王昌龄很典型的一首边塞诗,此诗并没有具体地从正面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

此诗用语悲壮,以景代情,情景交融,境界高迥,气势恢宏。「水寒风似刀」、「白骨乱蓬蒿」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军旅生活的艰辛和战争的残酷,蕴含着诗人对穷兵黩武边关政策强烈的反对情绪,尤其尾句「白骨乱蓬蒿」触目惊心,令人毛骨悚然!

第5首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

唐朝张蠙的【吊万人冢】

兵罢淮边客路通,

乱鸦来去噪寒空。

可怜白骨攒孤冢,

尽为将军觅战功。

张蠙是晚唐著名诗人和大才子,生卒年月和事迹不详,这首诗是他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感时伤乱的七绝,描写了淮河水岸乌鸦乱飞鸣叫、白骨散乱堆积的凄凉景象,抨击了晚唐社会的腐败黑暗,讽刺了统治阶级对下层人民的压榨和剥削。

毫无疑问,这是一首很精彩的反战诗,说理精准,寓意深刻,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一将功成万骨枯」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6首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唐朝李白的【战城南】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又是一首读后令人毛骨悚然的诗,是李白反战诗的代表作,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是当时惨烈场景的真实描写,悲哉!

这首诗作于唐朝天宝年间,当时在奸相杨国忠为首的奸臣们的鼓动下,唐玄宗穷兵黩武,大动干戈,逞威边远,多次发动不义战争,但大都以失败告终,白白葬送几十万人的性命,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李白目睹了这一严酷的事实,他想到受战争伤害最深的是底层百姓,他忧国悯民的胸怀产生激烈的情感,内心的悲愤和呐喊倾泻而出,汇成了这首反战诗名篇。

此诗从唐军征伐的频繁和战争的残酷性方面落笔写出了无端发起不义战争的罪恶,给老百姓造成了毁灭性的后果,战争的性质和后果一目了然,彰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恨,对百姓的同情。

此诗水平极高,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更是至理名言,流传千古而经久不衰!

第7首 「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

唐朝沈彬的【吊边人】

杀声沈后野风悲,

汉月高时望不归。

白骨已枯沙上草,

家人犹自寄寒衣。

这是一首很精彩的反战诗,战争无情,边关杀伐萧静之后,唯剩野风悲号,圆月高悬。沙漠中的累累白骨,都已经将草覆盖住,经历时日,草都枯萎了。

而战士们的家人们不知道他们早已经变成累累白骨,依旧望穿秋水,仍在盼望他们归来,仍在为他们寄去御寒的衣服,真是令人辛酸,跟「可怜无定河边骨,又是春闺梦里人」何其相似也!

第8首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唐朝张籍的【征妇怨】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这首诗读后同样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在秋风萧瑟的凄寒九月,匈奴兵再次侵扰边塞,屠杀边地将领,血流满地。唐军经过激战,伤亡惨重,出征将士们全部丧生在辽水边境。士兵们惨死万里之外,尸骨无人收,他们的家人无法收尸,只能在城下招魂安葬他们。

战争极其残酷,「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白骨遍野,惨烈悲壮,触目惊心。丈夫战士沙场,腹中胎儿尚小,闺妇们的日子黯淡无光,以后的生活该怎样度过?这难道就是发动战争者想要的结果?

此诗借征妇之口诉说了战争的残酷和对老百姓造成的巨大伤害,体现了作者对战争的谴责,对老百姓的同情,感情真挚自然,是一首精彩的反战诗。

读后令人毛骨悚然的8首诗分享完了,这些诗反映历史,蕴含丰富,诉说着战争的残酷,诉说着老百姓们的悲苦,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无奈,很值得推荐给朋友们欣赏,很值得我们细细的思考和品味。

战争无情,和平无价,读了这些诗,我们更应该尊重和平,珍爱生命,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朋友们,读了文中这些诗有何感想?除了文中这些,还有哪些读后令人毛骨悚然的好诗?欢迎分享高见。